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是我有面子,可能是因为我对他比较客气、比较尊重吧。”曾不悔赶忙纠正说。 有没有搞错啊?像老姜这样“心狠手辣”的家伙,对他客气、尊重一点他就会放过你?  相似文献   

2.
魏青  李琴 《英语辅导》2000,(11):21-21
在德国酌一个小村庄曾住着—位理发师,他有一只燕八哥。理发师很喜欢对着燕八哥说话。  相似文献   

3.
侯天简直是连抄也来不及了,但他还是回头逮住曾不悔,要求他把作业本给自己“对照对照”。偏偏这一次曾不悔认真起来了,他说:“上次班长不是说过的吗,不懂的事先问好,不能再,临时抄作业的。”坐在另一组的何画今听到了,特意走过来说:“干什么?侯天你又想抄作业啊?你可是小组长哦!”侯天差点急得哭起来了:“要抄也已经来不及了!完了完了,竟然敢不做作业,老姜这一次不剥我的皮才怪!”  相似文献   

4.
那天,我故意将一盆水倒在爸爸身上,就这样他整整一个星期都没跟我说话,对我来说爸爸一天不跟我说话,就像10年没跟我说话一样,我很害怕,怕爸爸再也不跟我说话了。  相似文献   

5.
比喻趣话     
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关于它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哲学家叫惠施。他说话很喜欢用比喻。有人便对当时的梁王说:“惠施说话喜欢打比方,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第二天,梁王就召见惠施,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只许直来直去,不要打比方了,如何?”惠施听了,很巧妙地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6.
他出生时难产,曾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到医院检查过。后来他总算开口了,但说得极不流利,而且讲的每一句话都好像经过吃力的考虑后才说出来.到九岁入学时还是这样。上学后老师给他的评价是:智力迟钝、不守纪律。老师甚至毫不客气地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不会有出息!”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交往。  相似文献   

7.
充电器     
午睡时间到了,不爱午睡的岑岑又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起了话:“我家有充电器,手机要充电,MP3要充电,摄像机要充……”“嘘!”我使劲地对他嘘,示意他不要说话。“充电器真方便,刘老师你也有吗?”岑岑不仅不停止说话,反而把说话的对象转向了我。怎么办,他这样大胆?我绞尽脑汁地想了想,走到他床边,故作神秘地说;“刘老师有个高级的充电器,专门给小朋友充电的,你一定很想充电,对不对?”  相似文献   

8.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老头儿丢失了一把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他出生时难产,曾被认为是不祥之兆。3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到医院检查。后来他总算开口了,但说得极不流利,而且讲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经过了吃力的考虑后才说出来的。上学后老师给他的评价是——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交往。老师甚至毫不客气地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不会有出息!”  相似文献   

10.
认识郭新民很难,因为他不爱说话。天生的。他坐在那里,就象太行山坐在那里。头上也是很荒芜的。便是说话,话里也没有温度,没有表情。仿佛是一种天才的冷漠,将他成功地冷藏在自身固守的哲学里。与任何一种真实都保持某种真实的距离。仿佛体内有一种本能,将他与真实的现实之间的距离理解成一行诗,而他正是凭这行诗的呵护,才能真实地活着。这些说法有点带美学意识的褒义,我不喜欢的。我喜欢真实,尤其在朋友之间,尤其在为朋友写点文字的时候。他其实就是不爱说话,不爱得你坐在他身边也不想说话了,甚至很冷。我与他交往了十年,不得不老老实实对他…  相似文献   

11.
不倦的追求不悔的人生———记北京市十杰教师李中涛姚睿耕耘者第一次见到李中涛老师是在北京市农业学校庆祝第十个教师节的大会上。当时他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三不悔”:学农不悔,做教师不悔,从事中等农业教育不悔。简短的几句话,感动了在场的每...  相似文献   

12.
王侠 《班主任》2013,(12):26-27
第一次看到张皓时,觉得他很怪异:看起来文质彬彬,很干净的白色衬衣、得体的西裤,皮鞋几乎一尘不染;见了老师同学微微点头微微笑,但基本不说话。开学一周,有六科课代表反映他不交作业;一周五天,他迟到早退九次。  相似文献   

13.
他是我初中时的同桌,苍白的脸,人很老实,不太爱说话。他家住在偏远的郊区,那里是这座小城的贫困地带。也许是家远的缘故,中午放学他不回家。学校有食堂,可一次也没见他去过。他的午饭很简单。  相似文献   

14.
舂米情     
生活啊,多么象谜!当初曾叹自己没命穿军装、没命握方向盘,悔自己当了娃娃王。十五年后,回首往事,依稀如梦,感慨万千,曾悔曾叹的如今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但唯有一段舂米情却至今难忘。那是刚到一个彝族山寨教书不久的一个黎明,我捆好被盖,拴好书箱,倚着栅栏,望着晨雾笼罩  相似文献   

15.
<正>房东家有一个小弟弟,他今年八岁,既顽皮又可爱。他乌黑的头发,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能说会道的小嘴,一见到我就扯着嗓门喊:"大哥哥,大哥哥!"他的个子虽然不高,但显得很结实。  相似文献   

16.
每当看到小从欢快的身影,我就会想起发生在去年的那一幕,想起自己精心设计的"连环计"。哎,我的肠子都快要悔青了。那是一个上午,小从突然跑到办公室找我。对于他的"来访",我感到很意外,因为近三个月来我们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他不给我添乱,我也不找他"麻烦"。"小从,有事吗?""老师,我想当劳动委员!"原来是来要"官"的。"当劳动委员干什么?""班里谁也不跟我说话,没人肯和我做朋友,好像我是  相似文献   

17.
说话     
王小波曾写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把有些人说的话看成一种话语的“捐税”。他觉得在那些说话的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税吏,促使他们交纳税金的动力就是内心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挺幽默的一段话。于是想起我的“说话”经历。我曾经也是个很听话乖巧的“纳税人”,在小学领操台上对台下无数张“死板僵硬”的面孔,做过几次“以天下为己任”的演讲。  相似文献   

18.
艾欣 《小火炬》2014,(6):26-28
如果要问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大家恐怕都会亳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爱因斯坦!他小时候曾是个“笨孩子”,直到三岁才会说话,在学校被嘲笑为“不爱说话的小老头”;他总是不修边幅,在一堆堆的书本和稿纸中埋头演算;他热爱诗歌、小说和音乐,拉得一手绝妙的小提琴;他不是一位十分称职的丈夫和爸爸,但他对亲人怀着一份细腻而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19.
李飞同学写信给我,把他的烦恼一一列举出来。我就和大家聊聊,看看如何帮他破解。 上中学一年了,我和同学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同学相处.我很拘束,很难受。我不敢问问题.不敢说话,而且一说话就脸红.我觉得自己很软弱。因为紧张.我说话时经常口吃。经常害怕受到某个同学的打击,而自己却像个傻子似的不知如何反击!  相似文献   

20.
李飞同学写信给我,把他的烦恼一一列举出来。我就和大家聊聊,看看如何帮他破解。上中学一年了,我和同学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同学相处,我很拘束,很难受。我不敢问问题,不敢说话,而且一说话就脸红,我觉得自己很软弱。因为紧张,我说话时经常口吃。经常害怕受到某个同学的打击,而自己却像个傻子似的不知如何反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