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天气炎热,运动员在高温下训练或比赛,体内水、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蛋白质等代谢变化很大,大量排汗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加,所以夏季的饮食有其特殊的要求。 高温下训练或比赛,运动员的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唾液、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所以运动员的食欲下降,必须进行合理的补液并应进行氯化钠、钾、钙、镁、磷的补充。食物调配应注意清淡可口、品种多样化以促进食欲。在常温下,一般人氯化钠的摄入量为每日10~15克;在高温下进行训练或比赛时,氯化钠每日的摄取量应增加至20~25克。运动或比赛中还应不断补充水分。  相似文献   

2.
经过冬训和春训的基础训练,学生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都得到了加强,随之而来的是一年中最主要的夏季训练。一般各个学校都会在暑假期间组织集训,加大训练强度,巩固技术,加强实战性训练,这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可是,在夏季训练,高温热环境是大家最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克服的困难,它会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如何利用好这个重要训练期,尽可能每日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是每一位运动员和教练员关心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在运动训练中减、控体重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努力达到该项目所需要的最佳体形,体成分和能量储备,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能力或为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等。可以说,减体重和控体重已经成为以上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减、控体重也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柔道男子运动员的控体重阐述,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雪上项目发展缓慢、运动成绩滞后的主要瓶颈为我国雪上项目运动员的雪上训练时间不足,而协调和缓解这一主要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有效地提高我国雪上项目运动员的夏季训练即无雪期训练的训练质量。笔者详实地回顾我国雪上项目夏季训练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发展一些好的做法,为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夏季训练质量和增加运动员的全年训练的时间,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训练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一、夏季训练的特点青少年在夏季从事室外训练或比赛时,容易遭遇高温高湿的极端天气,这对人体生理状态和运动能力都会造成影响,特别是长距离耐力性项目,更容易发生疲劳,甚至导致中暑,进而影响运动成绩和训练效果,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运动员延缓夏训时疲劳的发生,加快训练后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6.
一、老师您好!夏天我在田径场上训练觉得出汗特别多,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感觉出汗出得身体发虚,没劲了似的,可是喝很多水都不解渴,我应该怎么办呢?答:运动训练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因出汗而失水达体重的2%~5%就可显著降低运动能力。例如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运动员,体重下降2%~5%就是1.4~3.5公斤,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炎热的夏季,在有阳光的室外,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  相似文献   

7.
冬季训练是运动员整个训练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冬训期间的训练效果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冬季训练期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自然温度较低,一些露天训练项目(自行车、划船等)的运动员,在寒冷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面临低温环境及大运动量训练两大问题。这时运动员的机体处于环境和代谢的双重应激。由于应激所致的垂体肾上腺系统的紧张反应,使运动员体内的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并产生相应的代谢及营养需求的改变,所以,  相似文献   

8.
<正>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体育高考也是以田径项目作为考试的主要项目,因此田径项目运动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学生运动员进行夏季训练时因为同时受到训练和高温的双重影响,能量大量消耗,因此必须从营养的质量和数量上加以补充,因为如果营养跟不上训练的需要,将影响运动积极性,使运动能力下降,阻碍疲劳的消除,甚至产生伤病。合理的营养可极大地提高学生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9.
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4):32-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运动性疲劳的的长期积累,可导致过渡性疲劳的产生。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措施,能有效预防过渡性疲劳的产生。分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认为提高整理活动的效果、加强膳食营养和进行积极的放松等是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广西柳州市业余蹼泳队在夏季训练中加入力量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文献法、数理分析法以及实验法对广西柳州市业余蹼泳队在夏季训练中加入力量训练的实效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在一个周期内经过科学的、水陆结合的力量训练后,运动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比夏季训练中不加入力量训练的运动成绩提升幅度大,建议教练员在安排夏季训练计划时,重视运用陆上专项力量训练和水下专项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中一些按体重级别参加比赛的项目,如举重、摔跤、拳击、柔道等,运动员的体重已经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动训练中减、控体重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努力达到该项目所需要的最佳体型、体成分和能量储存,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能力;或为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等。可以说,减体重和控体重已成为以上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减、控体重也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中暑是人在高温环境或受到烈日的暴晒而引起的急性病。某些运动员在炎热或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长时间耐力训练或比赛易患中暑。连续剧烈运动后,身体疲劳、失眠、失水、缺盐,对热适应能力差及训练水平较低者,也比较容易发生中暑,在相同条件下,儿童少年由于体温调节能力比成人差,更易发生中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特点和业余青少年训练的现状,从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和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营养补充与运动训练实际需要、运动员自身的需求的关系,为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训练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好队伍的训练监控,指导运动员合理营养膳食和积极恢复。并结合营养补给的情况以此来指导教练员科学训练,同时结合运动训练安排来合理安排营养补充的时间,以保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状态,能较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的负荷量。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赛后恢复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针对速度滑冰运动的训练环境和项目特征,结合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源消耗的特点,总结提出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前、中、后期及日常进行营养补充的方法和手段,为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支炜  李爱萍 《精武》2013,(18):17-18
很多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从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很好训练效果,都与合理的运动营养搭配密切相关。但是,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和成年运动员又略有不同。本文分别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方面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补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田径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勉 《体育科研》2002,23(2):29-30,37
在现代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以及恢复期 ,耐力型运动项目运动员对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受到其本身项目特点的特殊性而明显区别于其它田径项目 ,运动员的饮食营养合理化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本文从训练和比赛中 ,运动员对水和电解质、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不同需求和补充 ,来讨论耐力型田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合理营养问题 ,促进教练员、科研服务人员注意对运动员膳食进行科学搭配和调整 ,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在炎热的夏季大负荷高强度的训练中由于饮水量大,代谢加强,排汗量增加,肌体内无机盐中的钠钾盐排出量大,由于其特殊作用会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能力,但又极易让大家忽视,科学合理地补充钠盐和钾盐,对促进运动训练具有很大的适用意义。夏训是构成运动员全年训练的重要阶段,在炎热的夏天,高温环境下高强度的运动训练,由于排汗量增加,代谢加强,无机盐丢失加大,尤其是钠盐和钾盐丢失比冬季训练多,夏训中合理科学的补充钠、钾盐对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训练恢复,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适用意义。在夏训和冬训比较中,许多运动员更易表现出浑身没力、状态差、身体酸痛、头晕、易疲劳、心率加快、抽筋等现象,并且在训练结束时,没有食欲不想进食、口渴感强可是越喝越渴,训练激情降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仅是气温环境变化影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优秀竞走运动员备战高温环境赛事赛前训练安排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第一阶段以长距离走为主要训练内容,以中距离跑作为补充性耐力训练内容,以此提高其专项耐力水平。赛前第二阶段以中距离、大强度的耐力性竞走为主,以极限强度训练提升其耐受高温环境的专项运动能力,为正式参加比赛提供负荷强度基础。赛前最后一个阶段训练中根据高温高湿、跨昼夜竞赛环境,安排夜间大强度中距离竞走的训练,通过调控训练过程中的饮水量和次数提升优秀竞走运动员身体耐受脱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热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影响正常训练与比赛,因此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主要营养物质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以及不同项目运动员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20.
宋来  徐磊 《冰雪运动》2012,(5):14-18
短道速滑项目夏季训练与赛季训练的不同在于夏季训练没有比赛的干扰,教练员可以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训练,运动员也可以在相对完整的训练中迅速恢复、积累体能,提高竞技能力。所以夏季训练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最为系统的训练,是决定运动员赛季成绩优劣的关键性基础阶段。因此,对短道速滑项目夏季训练的时期划分、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安排等训练问题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夏季训练阶段运动负荷的监测表明,夏季训练的时间为4~9月,共计21周,划分为四个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的比列为冰上专项练习占总训练内容的65%,而陆地模仿练习及力量练习占整个练习时间的15%和10%,跑步、跳跃与其他练习各占5%;运动负荷的安排与特点为负荷强度成一条上升的斜线,由第1周到第21周依次逐渐升高,而负荷量却呈倒V字型,由第一阶段的低到二三阶段的高再到第四阶段的低,具有鲜明的训练负荷节奏变化安排的特征,对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具有一定的训练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