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玉运 《教育与职业》2007,(35):158-160
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贫困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经济等多重原因影响,因此出现了较多心理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效疏导与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尤其是影响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院校与社会带来较大的危害.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是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的重要对策.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的措施,以期为解决新时期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蒋臻 《文教资料》2010,(12):199-200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经济上的缺乏,而且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就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造成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本文试从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入手,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探求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上的贫困,这部分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威 《职业技术》2010,(2):73-73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他们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加不容忽视。较大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等一系列的心理救助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心理问题的易发人群.文章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对象,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运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理念审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其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采用赋权、抗逆力、整合等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及建立伙伴关系、同理心、对原生资源的利用等方法,尝试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升,然而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重也在日趋上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现阶段心理问题的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有人际敏感、心理韧性差、易激惹等心理问题,并且有普遍性、复杂性和独特性三个特点;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再结合社会、学校、个人提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旭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4):105-107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加不容忽视。较大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等一系列的心理救助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奈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白瑛  张晓雁 《文教资料》2009,(9):221-222
目前,在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因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帮助贫困大学生预防和克服心理问题,对其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运用一切手段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社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预防的重要性,在正确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和科学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应遵循科学的原则,积极参与预防工作:净化媒体环境,发挥主流媒体的思想引领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引导贫困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大学生因经济拮据及学业压力繁重,承受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存在着悲观、逃避、焦虑、抑郁、依赖、懒情等心理问题。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帮助贫困大学生真正、彻底脱贫;利用高校的党团组织,营造勤俭节约、诚信感恩的校园氛围;完善高校心理服务咨询机制,加强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杨日晨 《文教资料》2007,(30):187-18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几个方面。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校应当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扶持和帮助,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自信心缺失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影响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提出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和调整认知方式,进行认知重建等五种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困难给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造成了多重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出现危机,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分析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探讨教育对策,将会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新的经济形势下,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校园和谐、社会和谐。认真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其树立信心,认知自我,自觉进取,完善人生,服务社会,是新经济形势下,解决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自信心缺失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影响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提出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和调整认知方式,进行认知重建等五种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