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第15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中19队38场次比赛的统计分析,了解到男足队员在攻入对方罚球区附近30m区域内的进攻失误中传球失误是造成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接停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接停球过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第12届亚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中国足球队比赛的统计分析,了解到男足队员在攻入对方罚球区附近30m区域内进攻失误中传球失误是造成进攻失败的主要原因,接停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接停球过大和第二动作缓慢.今后应加强这些薄弱环节的针对性训练,以促进男足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足球运动中的停球技术是有意识地将球停接下来,控制在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内,以便更好地处理球。足球停球技术有多种,其中包括脚内侧停球、脚背停球、脚底停球、脚外侧停球、大腿停球、胸部停球、腹部停球等,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常见且实用的停球技术是脚内侧停球。足球比赛中,停球技术的掌握情况会影响停球后的动作连贯性和团队的技战术发挥,甚至影响比赛结果。因此,停球技术是队员控球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比赛中攻防与团队配合的重要环节,更是队员必须掌握的足球基本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特别是青少年队员)经常出现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失误,在诸多原因之中,手感(球性)不好是导致失误的根本原因。本通过实验,阐述球性练习与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辨证关系及球性练习在篮球训练中正确运用的方法,以提高广大篮球教练员对球性练习的重视,完善教学训练方法,使青少年运动员尽快掌握篮球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华燕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1001-1004
中外女排比赛中接拦回球数量仍然较多,占扣球总数的14%左右,比赛中80%左右的拦回球落在3m线前区域。中国女排接拦回球的效果好于日本女排、塞尔维亚女排和多米尼加女排,但与巴西女排、美国女排相比差距较大,同俄罗斯女排、意大利女排接拦回球的效果相差不大。接拦回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有接拦回球队员反应跟不上造成无防守动作形成失误,其次是接拦回球队员防守意识不强未及时进入防守位置形成失误。中国女排应加强接拦回球跟进保护意识培养,努力提高各种倒地和单手垫球技术,从而提高接拦回球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9届全国运动会女足第二阶段决赛中进攻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及与第8届全国运动会女足比赛相关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九运会女足比赛进攻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传、接球失误,与八运会女足比赛的统计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加强传、接球训练仍是当前提高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进攻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第8届全运会女子足球决赛失防失球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84全运会女足赛的12场比赛进行失防、失球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盯人不紧,抢球失误是造成放射门和失球的主要原因,区域防守战术配合是防守薄弱环节,放射门时局部区域的防守人数占优。建议大力提高队员个人防守能力,创造比赛环境的防守训练方法,增强队员防守战术意识,争取防守人数的优势,注重防守质量。  相似文献   

8.
足球教室     
二、接控球技术 当一个队员得到队友的传球,他需要将球停住并控制在自己脚下,再飞速带球前进,离开双方队员密集的争抢区。 请注意一个技术纯熟的球员是如何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停球的。无论他用身体的哪一部位,其基本技术几乎都是一样的。当球飞近时,身体接触球的部位都需放松,并稍向后收缩,以减弱和吸收球的冲击力。如果身体僵硬,球就会弹离身体而去。 在传球过程中,两眼要紧盯球移动,双臂要保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9.
在排球比赛场上有时可以看到两个队员同时去接球,却谁也没击球而看着球滚地,或两个队员都抢着去接球,结果撞在一起谁也没有接好球而造成失误的现象。产生这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方面训练得不够,分工不够明确,怕互相“抢球”失误而出现“让球”和怕互相“让球”失误而出现“招球”的心理影响,以及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解决办法就是每一个队员分工明确,一人主动去接球,其他人保护,默契配合,从而化险为夷。要做到这一条,就要明确接班时的十条原则:1.当距球稍远和距球较近的队员都能接球的,距球近的队员应主动接球。2.当向网…  相似文献   

10.
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即。中国女足备战情况如何?中国女足实力如何?实为广大球迷关注。中国女足可以说是亚洲女足最高水平。这一点在今年5月日本福冈举行的第8届亚洲杯赛上再次得到证实。此次杯赛中国女足的技术水平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一是传接球失误现象明显减少。再是拼抢积极,对抗激烈,技术动作运用合理。三是整体作战配合协调,整体水平提高,自信心强,技术水平发挥正常。此外,主力队员表现出色。如牛丽杰、孔庆梅等人。此次杯赛主要是对中国台北队、朝鲜队和日本队作战,其他队都以悬殊比分败在中国女足脚下。但是,中国女足要想在本届世界锦标赛上有所作为,却还面临重重关山。大家都会记得1988年广州国际女足邀请赛上,中国女足在半  相似文献   

11.
裴恩才对中国女足的第一印象很好,他直言道:“在西山的首次身体训练时,队员表现非常好,很能吃苦,精神饱满,这就是希望。”不过裴恩才也坦陈,女足队员的技术水平与男足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第一次训练课时,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在场上做示范动作,“那堂训练课是我当教练以来第一次喝三瓶水,讲、做得我最后连自己都没力气了。第二次训练课时就有变化了,从队员的训练中能体现出东西来,并且很明显,这就是进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女足成绩一直不佳,前景令人担忧。对山东女足现状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女足存在着训练水平偏低、竞赛制度落后、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同时也发现球队缺少尖子队员和经费短缺等现象。为了改变女足的落后状况,扭转被动局面,重新崛起,从理论和实践出发为女足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充满希望的中国女足在易址到美国举行的2003年女足世界杯上止步四强之外,不仅让女足队员、球迷失望,也让中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非典的原因,原定在中国举行的女足世界杯最终花落美国,在女足世界杯举办地确定易址后的一次世界杯组委会总结会上,阎世铎披露一组数字,非常量化地反映出女足世界杯易地  相似文献   

14.
停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我们可以把影响停球技术的诸多因素看成一个集合体,科学地确定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对停球技术作出定量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外女足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统计法对我国女足和世界女足强国在技战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国女足近几年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找出目前中国女足和世界女足在技战术运用方面的差距.研究表明: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传接球技术还不错,但大多是横传和回传,很难形成有效的进攻机会;中国女子足球队的抢断总次数,抢断对手带球次数,抢断对手传球次数,抢断对手接球次数都明显低于世界女足前四强队;中国队虽有进攻欲望,但传球跑动时机不当,技战术运用意识合理化尚有欠缺;高速度、强对抗的比赛中射门质量不理想,中国女足缺少优秀的得分选手;中前场抢断发动的进攻成功率(进球率)高是女足重要趋势特征之一;助攻队员人数,助攻次数趋多是当代女足进攻战术发展的鲜明特点;中前场积极抢断次数与成功率提高是当代女足强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第3届女足世界杯赛看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3届女足世界杯赛对队员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战术素养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更显重要。其中,个人技术的重要性越发明显,以中国的孙雯、巴西的西西为代表的球星,依靠良好的脚法、娴熟的控带球技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  相似文献   

17.
对全运会女足决赛队伍的调查分析表明,全运会女足整体竞技水平发展不均衡,竞技水平呈区域性非均衡发展特征;最高水平女足队伍的整体年龄尚合理,但优秀队员年龄普遍偏大,强队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均已过竞技高峰年龄;女足科技服务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偏差.而整体优势开始弱化;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教练员缺乏系统培训,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偏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等是全运会女足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临场观察统计法,对2002—2003年冬训中国内优秀少年足球守门员防守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少年足球守门员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统计研究表明,判断选位意识差与反应能力低是2002—2003年冬训中少年守门员防守技术失误的主要原因,技术粗糙以及缺乏自信等导致少年守门员接、扑球技术不稳固,对抗条件下难以有效发挥位置优势,强干扰情况时出击失误增多。增强自信心、提高战术意识和专项身体素质水平、重视反应训练和提高接球动作质量要求应是提高少年守门员技术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在排球比赛场上有时可以看到两个队员同时去接球,却难也没击球而看着球落地,或两个队员都抢着去接球,结果撞在一起谁也没有接好球而造成失误的现象。产生这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训练得不够,二是分工不明确,三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解决办法就是每一个队员分工明确,一人主动去接球,其他人保护,配合默契,要做到这些,就要明确接球时的十条原则。至.当距球稍远和距球较近的队员都能接球时,距球近的队员应主动接球。2.当向网和背网人能同、时接球时,向网人应主动接球。3正对来球方向和侧对来球方向的队员都能接球时,正对来球…  相似文献   

20.
张晓刚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70-71,81
对2008年甘肃省大学生足球联赛16支球队中的后卫队员在31场比赛中的防守技、战术运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卫队员防守技、战术运用中的主要问题是基本技术不扎实;心理稳定性不够;临场比赛战术运用成功率低;失误较多。建议训练中要努力促使大学生后卫队员掌握全面的基本技术和战术理论知识,强化后卫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加强攻防意识与心理素质的引导和培养,改变比赛中后卫基本技术及战术不过硬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