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Perlin噪声叠加法在生成大规模地形时出现运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DA架构的地形生成并行算法。通过结合Perlin噪声叠加法的特点(对一个点的计算与其他相邻点的计算是不相关的),将每一个地形网格点Perlin噪声值的计算进行并行处理,从而使得地形的生成过程完全在GPU中并行执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算法,并行处理算法较大提高了地形生成的效率,能够满足大规模地形生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行算法的产生及其重要意义,阐述并行算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情况,综合提出并行算法研究内容、研究层次以及当前的前沿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实数插值并行算法:采用一种高效优化的1-D插值替代经典公式插值,实现2-D插值,使得运算简便迅速,其计算模式类似于"流水"运行,不需要数据记录和数据暂存设施;而且插值运算时间的复杂性同插值单元因子的复杂性互不相关;每个插值计算周期持续时间相当于执行一个相应的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时间;这为实现高速计算、存储共享的并行处理硬件设施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并行计算环境与有限元分析并行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并行计算机硬软件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了有限元分析并行算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并对国内开展这方面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中,许多问题往往归结为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其并行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全面总结了当前求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两类并行算法:直接解法和迭代解法,并介绍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董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232+144-232,144
对求解旅行商问题(TSP)的回溯搜索算法进行并行化的设计和改进,对该并行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在MPI并行计算环境下应用该并行算法进行计算,求出了旅行商问题的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适合求解小规模旅行商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三年前的1987年11月,在北京翔云楼宾馆召开了我国首次并行算法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在原国防科工委支持和帮助下,由国防科技大学承办。在当时,虽然我国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已经诞生,但远未全面开发使用,并行算法的研究刚刚开始,因此当时参加会议的代表和收入的论文数  相似文献   

8.
快速傅立叶变换并行算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属于数字信号处理中最基础的运算,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医学电子学、雷达或无线电天文学等领域。高性能计算机以其巨大的存储容量和极快的计算速度得到了信号处理界的重视,成了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在并行计算机上快速有效地计算DFT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对FFT的主要并行算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期望对快速傅立叶变换并行算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现实的通信网络由多重网络组成,构成具有多维任务分配的复杂网络结构,在任务处理中会产生并行振荡,对复杂网络中的振荡抑制是提高复杂网络并行处理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并行振荡方法采用奇异值分解降维的特征匹配算法,在面对大规模复杂任务求解时产生大量的内存需求和时间损耗。提出一种基于隐性群体双模分解的并行振荡抑制算法,首先进行复杂网络多维业务并行处理模型设计,得到了复杂网络多维业务并行处理模型的指标参量体系,采用隐性群体并行特征匹配方法实现双模特征匹配并行处理。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复杂网络隐性群体的并行特征匹配,实现并行处理和串行处理,双模分解的时间成本及空间成本大幅降低,加速比提高2倍,有效抑制网络振荡。算法在进行复杂网络多任务并行处理中发包数量,时延和能量效率等方面具有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超短脉冲激光与金属薄膜相互作用的多维模拟计算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pen MP的物质点法并行算法。通过优化边界节点整合的背景网格区域分解法避免节点更新阶段出现的数据竞争问题。采用物质点法模拟二维情况下,金薄膜在能流密度为175 Jm-2,脉宽为100 fs的激光辐照下的温度响应,比较并行算法和串行算法的计算效率,研究并行计算对不同规模网格数量的提速效果和特点。计算结果表明,采用Open MP实现CPU多核并行计算,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且不影响计算结果,且对于越大规模的网格模型并行效率会稍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核处理器及并行计算机的发展,并行程序设计在高性能计算及进程通信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消息传递接口)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并行编程工具,提供了丰富的消息传递库函数,极大方便了并行算法的实现。本文首先介绍并行计算及MPI的基本内容,然后在MPI并行计算环境下实现了一种n×n阶矩阵相乘的并行算法,并与传统的串行算法进行了性能方面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用生物分子建造的装置有希望使尺寸紧凑与数据存储更快。它们适于用在并行处理计算机,三维存储与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之眼——计算机图形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用数字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与计算几何、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侧重于将数据和几何模型变成图象。本文重点论述了科学计算的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和并行处理时代的图形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89年,丹尼·希利斯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他说,到1995年,世界上并行处理计算机的使用将会超过传统计算机。这位美国科学家对其预测非常有信心,以致于将他的名为“思考机器”的公司的前途全都寄托在一台取名叫“连接机器”的并行处理计算机上。 连接机器是由彼此连接的数万个微处理器构成的并行处理计算机,它能将大量运算分解成若干工作量比较小的部分,各部分同时进行计算。它的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并行算法、并行编程环境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国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近几年中科院高性能计算环境建设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发展情况,最后对我院发展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应用给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Java语言是新一代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当前网络程序设计的最优秀工具。Java语言提供了语言级的多线程机制,它可以运行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完成不同的任务,各线程间必须实现必要的同步。通过研究Java语言的同步机制,提出了解决异物环境下进行并行处理出现的多线程存取共享变量的同步问题。从而扩充了Java的对象库,为Java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为在异构广域网络上实现超大问题的大规模分布并行处理及多线程同步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并行处理与面向地学分析的高分辨率时实成像”重大科学基金项目通过了验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图像处理的可行性,在分析了二维小波变换的数学模型后,改进了基于多处理机的均匀分块并行算法,有效减少了算法中的通信量。该算法具有通信量小、负载均衡等特点,适合实现多级小波变换,符合实际应用中对分辨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油藏数值模拟的现状,简述了并行算法、网格技术、粗化技术等技术,指出了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交通网络等抽象的图结构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面对数据量大、结构复杂的图数据的最短路径计算,原始的最短路径算法已经不再适用,数据的并行化处理是大规模图计算较为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计算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因此多源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参考Floyd算法思想,提出一个并行处理的大规模图多源最短路径算法,该算法将图中节点与边的关系抽象为矩阵,再通过矩阵分割的方式,将超大规模的矩阵切分为多个子矩阵进行并行处理,减少最短路径计算中算法迭代时间复杂度以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