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是根本违反帝国主义意顾的。帝国主义总是要利用一切可能、抓住一切机会来反对以至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从苏维埃国家成立的第一天起,美帝国主义就是苏维埃国家的死敌。在帝国主义对苏维埃国家进行的包括武装干涉、柜绝外交上承认、进行反革命颠复活动等一切反革命敌对行动中,美帝国主义都是倡导者、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美帝国主义把德国军国主义当作反苏突击队,假手于德国军国主义妄图消灭苏联的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反  相似文献   

2.
布列斯特和约是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条约。根据和约,苏维埃共和国同四国同盟之间停止战争状态,条件是苏维埃俄国必须复员军队、丧失部分土地和向德国赔款等。布列斯特条约是当时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摆脱帝国主义战争,集中力量巩固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而实行的一种革命的妥协。这个和约的签订,虽然使苏维埃俄国受到割地赔款的巨大损失,但是没有触动十月革命的根本成果,并为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了和平喘息时机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整顿国家经济和建立正规红军,为后来击溃…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大战还在进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德帝国主义仍然处在交战状态,为了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必须尽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签订和平条约。苏维埃政权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为此而进行斗争。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曾经通过了“和平法令”,并向各国人民及各交战国政府提议立即进行和平谈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在145年前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列宁在75年前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变为现实,并使其成为一种社会制度而屹立于欧洲大地。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年轻的苏维埃战胜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德国法西斯的猖狂进攻。用较短时间内医治了战争创伤,迅速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苏俄与德国同盟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1917年11月布尔塞维克领导的俄国革命获得了胜利,给了陷在世界大战血污中的帝国主义体系以严重打击.苏维埃政府向各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进行关于公正的民主的和平谈判.可是英、法两国拒绝了苏维埃政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年底,苏维埃俄国取得了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的伟大胜利。诞生不久的苏维埃政权终于渡过了历史上最艰苦的岁月,在产峻的历史考验中站住了脚,苏维埃俄国进入了历史的转折时期。在国际上,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伤元气,又被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所围扰,内外交困的帝国主义国家再也无力组织新的对俄武装干涉了。帝国主义国家与苏维埃俄国出现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均势,被迫与苏俄和平共处。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军事斗争时期转入和平建设时期。一九二○年十二月,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人会召开了,在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七年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使遭受着战争痛苦的西欧各国工人和士兵群众受到了很大的薰陶,这些工人和士兵对罪恶的战争之迁延益感不满,他们反对把人民陷於筋疲力竭和饥寒交迫的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种情况特别使德国军队渴望和平的趋向大为加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基尔军港的海军起义,各地工人响应,爆发了推翻威廉政府的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度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不久即为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正猛烈地冲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震撼着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集团。从昔日的“金元帝国”——美国,到资本主义工业比较集中的西欧,以至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都陷入了经济危机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必然是加剧帝国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特别是美苏两霸之间的矛盾,促进革命高潮,导致战争的爆发。因此,一次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一定条件下,是会转化为革命和战争  相似文献   

9.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继续扩大侵华战争,占领了东北。1933年1月3日又占领山海关、九门口,然后大举进犯热河。平、津危急。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  相似文献   

10.
我看到铁托的反动演说,感到无比愤恨。铁托说“社会主义国家团结起来就会造成紧张局势和战争危险。”这是铁托的阴谋,他企图用这话来混淆是非,借以瓦解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团结,瓦解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力量,便于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各个击破,毁灭社会主义阵营,达到帝国主义战争贩子的霸占世界的目的。铁托实在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是阴毒的国际奸细。  相似文献   

11.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根据苏德力量的对比情况,为了尽可能推迟卷入战争,为了避免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挑拨离间的牺牲品,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起了负面作用。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后,苏联倾其全力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944年将德军逐出苏联国土,1945年5月攻克柏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18——1919年的德国革命是德国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矛盾极端尖锐化的结果。它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求解放思想的巨大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德国的政治危机在战争前几年本已成熟。因此,德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了世界大战,他们不仅妄想按照自己的利益来重新分割世界,而且还企图利用战争巩固自己的政权、预防革命的爆发。但是,发动战争的结果,使得帝国主义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变化,这就更促使了帝国主义德国内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相似文献   

13.
论泛德意志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德意志民族主义宣扬生存空间、种族主义和战争万能的理论, 为德国发动帝国主义战争, 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制造理论依据。其所谓 “世界政策”是它的集中政治表现。各政党朝着泛德意志民族主义方向发展和泛德意志民族主义组织的不断出现是它的组织表现。泛德意志民族主义标志着近代德国民族主义完全走向反动, 它推动德国走向帝国主义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工农检查院是苏联国家监察机关存在和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1920年2月成立,到1934年1月被撤销,存在了十四年时间。考察这段历史,给予客观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天的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建立了苏维埃国家。1918—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打退了外国帝国主义和白匪军的联合进攻,粉碎了他们妄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阴谋。联共(布)在领导人民进行军事战争的同时,积极地进行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工作。工农检查院就是在国内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平时期即将到来之际建立的。  相似文献   

15.
二月革命发生后,列宁为尽快回国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斗争,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借道德国返回俄国。德国方面出于瓦解东线、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的目的,积极促成列宁等俄国侨民回国。列宁在一战中所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立场,客观上与德国的利益有重合之处,这是列宁等俄国革命者能够经过德国返回俄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第十六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课时)这一章教材的基本任务是:1.通过对帝国主义形成的叙述和解释,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2.讲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战争.第一课时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课题.教师应着重说明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2.怎样理解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紀末叶,德国資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它本身的經济发展水平已经迅速地赶上老牌的资本主义英国。德国经济力量的迅速必展,一方面是由于向外掠夺对内压榨劳动群众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由于它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了技术进步的成果和采用了高度现代化的生产机构。伴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发展,德国的垄断资产阶級集中了大量的財富,夺取海外殖民地也就成了德国政府对外的斟酌政策。但由于德国是后起的資本主义国家,当时世界殖民地已經大都为老牌的帝国主义分割完了,当这个新起的强盗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为了达到重新分割世界的目的,德国反动的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的政府积极准备战争,用战争来掠夺殖民地。我們試看它在十九世纪末掠夺殖民地的积极措施:1884年强迫喀麦隆为德国的保护国,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本课,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争夺霸权和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化而爆发的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帝国主义是侵略和战争的根源。然而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各国人民革命运动普遍高涨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相似文献   

19.
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俄国反革命势力,接连不断地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1920年4月,波兰地主武装和弗兰格尔匪帮又在俄国的西部战线重新燃起了战火。侵占西伯利亚的日本干涉军也蠢蠢欲动,图谋把新的战争强加在苏维埃俄国头上。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已经被连年战祸拖得疲惫不堪,如今又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20.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及其各自盟国之间除采用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这场紧张程度不亚于“热战”的战争的原因何在?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是人类社会的飞跃。所以,从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的那一天起,帝国主义国家就对它实行了包围和封锁,并进行了长达3年的武装干涉。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胜利地打退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第一轮军事对抗中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