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宁波籍作家占有相当的数量,在文坛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与家乡宁波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虽然不少作家在家乡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故乡特有的文化习性还是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因而他们在作品中不时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文学成就都为传播家乡文化、提升家乡宁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建树是宁波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幽默风趣、质朴亲和,独具特色,其风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宁波方言的娴熟运用。作品中散落其间的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大量重叠形式的运用、村言土语刻画市井人物以及宁波俗语谣谚的有机融合,使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
招宝山旅游诗词是宁波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招宝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海防历史,招宝山旅游诗词作品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作品题材主要有登高抒怀、望海思仙、观旭赏月、爱国怀古四大类,为宁波旅游文学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4.
宁波旅沪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体的多元自治组织。他们在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合法身份后,采取现代党团组织的选举法和任期法,代表宁波旅沪同乡的共同利益。同乡会自筹资金开展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保障同乡的利益。虽然他们实行的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在当时政府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其社会保障事业却覆盖了相当多旅沪宁波人,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对旅沪宁波同乡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宁波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事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与老一辈宁波帮商人相比,新宁波帮商人既传承了传统的宁波帮精神,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老一辈宁波帮商人捐资助学传统的影响下,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自身价值追求的引领下,新宁波帮商人积极捐资助学。他们的捐资助学活动具有3个特点:从形式上看,捐资助学往往冠以企业之名;从地域上看,捐资助学地域以桑梓地为核心向外辐射;从对象上看,捐资助学主要面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著名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诞生八十五周年之时,回顾近年来柔石作品的出版及学术研究情况,我们感到无比欣喜。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在大夜迷茫之中,鲁迅先生说过:“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今天,这预言已经完全实现了。 1980年十月,我院前身宁波师范专科学校举行了国内首次柔石研究学术讨论会,对柔石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初展探讨。根据当时柔石作品极难找到,柔石手迹(书信、日记及未发表的作品等)严重散佚,柔石同时代人相继去世的情况,呼吁有关部门抢救烈士的遗著、遗物,建议出版部门重新编选柔石作品,增加篇目,以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大学语文是宁波教育学院全日制脱产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覆盖面广、受益面大,2008年被遴选为学校第二批重点建设课程。大学语文的5位任课教师均有高级职称。他们认真钻研教材,一丝不苟地教学,既有过硬的教学水平,又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于1986年。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宁波大学。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  相似文献   

9.
金燕 《文教资料》2009,(14):10-13
众多的相同将拜伦和雪莱紧密相联.然而他们的诗歌艺术却有很多不同之处。通过对他们生平和作品的剖析.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却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高艳艳  卢涛 《中国德育》2012,(23):39-44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这里是河姆渡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这里有江南水乡的缠绵韵致,也有海纳百JII的雄浑气魄;这里寄托着宁波赤子浓浓的乡情,也孕育着敢于创新的后来人。走进宁波,如同翻开一本厚重的古书,须细细地品味:面临大海,他们视野开阔,艰险的环境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闻名遐迩的“宁...  相似文献   

11.
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辛弃疾,除了表现其爱国情怀的慷慨激昂的诗词外,还有一些表述人生哲理的诗词,这些作品表现了他们旷达、恬淡的人生态度,意蕴深厚,文采斐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门五邑人杰地灵,散文创作其活跃,与内地作家的创作不同,五邑本土作家的散文创作大都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典雅,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对原始自然山水的不同,更关心的是自己个体的生存状态,更注重的是个人的内民感受。对大地的礼赞与心灵的揭示,构成他们散文的共同主律旋。  相似文献   

13.
当代陕西作家长时间一直忽视都市写作.在对都市生活的叙事中,陕西作家出现了反城市化和反城镇化的倾向,这种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导致作家文化转型陷入了两难的悲剧困境.陕西青年作家的都市写作彰显个体意识与私人化的叙事方式,直面人在精神的苦痛中寻找精神家园的自我救赎,但是存在很大的不足.只有不被固有的都市写作模式所束缚,我们才有可能打破都市写作的困境,毕竟都市写作是一种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言为心声,作家通过自传的形式来向外界抒发自己内心的志向,以此来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得到外界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进行自传创作的一种动机,本文从这些作家的创作动机入手去分析这类自传,还原他们的内心真实感想,理解认识他们的人生志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讨论20世纪30年代乡土创作同当时文学批评观念的关系。现代作家既立足乡土,也把握了世界文学的脉博,在创作上表现出新的风貌;而围绕乡土创作的批评活动也运用了新近的心理分析观念,对创作起着互动的阐释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和批评上形成了一种既“现代”亦“乡土”的特征,现代作家的人格结构亦显现于此。  相似文献   

16.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白先勇、田纳西.威廉斯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剧作家却能在各自作品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而其各自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散发出她们特有的魅力。这些女性人物在时代背景、身世遭遇、性格特点等三个方面有着某种契合,虽然她们来自不同国别、不同阶层,却有着殊途同归的悲惨结局。她们的迷茫失落是一代代人共有的青春创痛,也更是一代代人共有的时代创痛。本文选取三部作品《谪仙记》、《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析,加深我们对这些迟暮美人的理解,深化我们对时代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彭偲 《海外英语》2012,(15):109-113,133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f language transfer,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on Chinese students’English writ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x.During one and a half months’teaching practice in Shannxi Hanzhong No.1 Middle School,the author lived through the real teaching process and found that there were lots of problems in students’English writings.The author mak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xist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 es at the level of syntax,and analyses the typical syntactic errors appearing in the 60 students’English compositions collected from one or dinary class.These syntactic errors are caused by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The purpose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to study in what pat tern students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Chinese in their English writings.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analysis of the mother tongue transfer on English writings,some implications are also provided in order to help minimize or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 Chinese in students’English writing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相似文献   

18.
章培恒、骆玉明二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中关于"台阁体"代表作家"三杨"诗文作品的分析,有先人为主、以偏概全之嫌,故其评判有失客观公正,令人生疑."台阁体"代表作家"三杨"的创作虽有偏颇,但亦有清新之作,有的也颇为真实地展示了明初盛世太平宰相的精神风貌,其文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时期,爱情进入文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爱情在政治夹缝中孤独地生长。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爱情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政治的深深印痕,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所以这一时期的爱情小说只不过披的是爱情的迷人的外衣,其实质是一篇篇的政治教化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