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的素和力问题成为媒体和受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使经济报道具有亲和力,必须强化受众本位,从社会和生活视角拓展经济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迅速组织经济热点、难点的深度报道,注重文本创新,增强经济报道的易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梅俊生 《视听界》2002,(1):23-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活动日益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相应地,电视传媒对经济现象的报道也不再拘泥于消息等形式,而是愈来愈注重运用电视专题来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度报道。不过在为数众多的经济报道、经济栏目中,真正有深度、有影响的却不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多媒体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经济报道的难点也不少,专业人士觉得报道很业余,普通读者又觉得罗列大量数字的报道太“硬”,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报道,一个单薄的事实产生无...  相似文献   

4.
朱永斌 《声屏世界》2011,(10):25-25
经济报道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纵观各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需要在六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不敢迅速触及热点,面对经济热点总是绕着走。二是不能与经济运行同步。经济报道的时效性差。三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建议,一般概念性报道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报道少。四是注重报道结论,缺乏报道深度,只知道数据,不知道数据背后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深度报道的各国学者的著作中,即使是深度报道发源地的美国,对深度报道的认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状况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无论是哪种说法,深刻性、整合性与递延性都是深度报道的言中之意。深度报道的这种本体性意义曾一度被认为是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专属,因为文字偏重学理,能够驾驭严密的逻辑且不必担心受众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而看不懂。尽管它实际上是在广电媒体与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后。报纸等平面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的选择。 1993和1994年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追求“深、广、新”;后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的大型调查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将电视深度报道的深刻性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目前电视深度报道对经济领域的关注开始逐步“热身”。本文通过对《经济半小时》的分析,来透视电视如何关注深度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6.
经济热点报道,是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事件和经济问题的报道。根据热点的特征,参照经济报道的分类,它可包括:政策性经济热点报道、理论性经济热点报道、经验性经济热点报道、成就性经济热点报道、社会性经济热点报道、问题性经济热点报道等。经济热点报道与一般性经济报道的区别在于,经济热点报道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经济价值;在这里,新闻价值指的是报道对于读者、听众、观众的有用性,经济价值指的是报道对于指导和服务经济工作、经济生活的有用性。如何开展经济热点报道?以下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一、抓住矛盾写经济———经济热点报…  相似文献   

7.
继晚报、都市报浪潮之后,财经报刊风起云涌,一改软性的大众化、通俗化之风,以深度报道见长,我国的经济深度报道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演变后,逐渐走上成熟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和发展1987年被称为是深度报道的崛起年。正如学者杜峻飞所言,“自报纸出现以来,经济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一年,出现《关广梅现象》(《经济日报》)、《鲁布格冲击》(《人民日报》)、《西部贫困探源》(《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人民日报》)等一批有影响的经济深度报道作品,因而这一年也是经济深度报道的崛起年。(一)经济深…  相似文献   

8.
王甚恺 《新闻世界》2013,(10):78-79
让经济报道成为地方党报的主打产品,就要整合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引导;要围绕中心大局,在经济新闻深度上下功夫;要关注百姓,贴近生活实际,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要直面经济热点,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经济新闻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的时代,变化最快最丰富的是经济生活,人们急于掌握变动的经济信息以应对自己的生活,经济新闻也随之成为媒体竞相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纸质媒体,因为自身擅长深度报道的优势与经济领域事件专业性太强需要解释的特点相契合,尤其关注经济新闻的报道。地方各级党报、晚报、都市报三大报业市场的生力军自然也将经济新闻作为日常新闻采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吴冬艳 《记者摇篮》2007,(4):54-54,69
“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相对于客观性报道而言的,深度报道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思考和判断,不仅追求报道的真实,更追求报道的深刻。经济新闻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重点。因而,在各类深度报道中,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尤为抢眼。  相似文献   

11.
提到“深度报道”,许多人脑海中的印象,都是那些“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动辄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被誉为我国深度报道经典之作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章,每篇洋洋洒洒近万字,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征服过千千万万读。如此看来,深度报道似乎不是大主题、长章,就有名不符实之嫌。难道说深度报道,除了宏观中观经济扫描透视、对政策决策阐释分析之外,抓社会热点难点聚焦特写,油盐酱醋、水电气等为老百姓经济生活服务的报道,就与深度报道无缘么?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参与国际经济报道工作以来,我主要从事美国经济的报道,其间两次在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担任经济记者,时间长达8年,因此对美国经济报道有着比较深切的体会。深度调研重视热点深入调研把握脉搏是经济报道的基本功。只会对看似无比纷乱繁杂的经济现象迷惑不解,无从下手,从而无法准确把握和报道美国经济的实质和动向。  相似文献   

14.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天之意义”,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经济类报道与时政报道、社会新闻不同,它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快”。一个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经济数据,其背后往往蕴涵着国内的、国际的和历史的背景,读者也希望透过表象把握经济的未来走向。所以,一篇质量上乘的经济题材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刘敏 《新闻传播》2010,(3):12-14
本文主要从党报改革与创新、深度报道、经济报道、报网融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报道、民生新闻、公民新闻等方面,分析和研究2009年应用新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沈洪香 《新闻三昧》2000,(11):38-39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如何搞好企业报的经济报道,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企业报社长、总编们苦思冥想的重要课题.成为企业报编辑、记者苦苦探求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职工读者对企业报关注的热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必要对企业报经济新闻进行探讨,使企业报经济报道的指导性不致滞后企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傅健 《视听纵横》2007,(2):111-111
许多电视经济节目的深度报道,往往是观点 数字,千篇一律,形成令人乏味的模式。那么,如何使电视经济节目更好看,笔者认为,记者在制作节目过程中,注意抓住电视经济报道的特点,使之形象化,就有可能会使经济节目摆脱陈旧乏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更丰富实用的经济信息,更具有内涵和深度的财经类报道,必然会成为竞争的焦点,也成为读者的关注热点。但这类报道却往往因为实用、专业、深度等原因,不如社会新闻热闹,又比社会新闻难做,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9.
略论西方媒体的经济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的经济报道尤其是财经报道近几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传媒竞争的热点也从娱乐转向财经。各种媒介纷纷开办经济专栏或专题节目,不仅经济类  相似文献   

20.
刘扬 《新闻与写作》2000,(11):17-18
传统的经济报道,一般是按照上级有关经济报道的精神,从国家和本地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中确定选题;或是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做出了成绩,有了经验,记者及时采写、报道。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单纯地从经济工作角度去搞经济报道,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必须拓宽选题思路,扩大选题范围,创新思维模式。 记者拟结合见诸报端的一些文章及本人的采写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用政治的眼光透视经济现象,增强经济报道的深度。 经济活动关系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