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孩子的路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为孩子指定一条路,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家长在这样做时,是否想过孩子?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难道孩子累得苦不堪言,就会有美好的未来?难道为了遥远的未来就要牺牲儿童今天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正>积极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根本不够!即使排除了社会背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自愿参与孩子课外活动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表现,反而比父母完全不干预的孩子差。怎么会这样?在学校社区做志愿者,不正是表明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吗?那些陪伴孩子出游,给参加比赛的孩子带上水果的父母,不正是为孩子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相似文献   

3.
新的世纪——21世纪即将来临,家长们忧虑地思考着: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到底该把孩子教成啥模样? 家长们的思考,也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如何面对21世纪?家庭教育怎样才能与未来21世纪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正真衔接?怎样才能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家人呵护惯了,只会索取,不会付出。若孩子长大了带着这种心理到社会岂不处处碰壁?那么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付出”呢?  相似文献   

5.
我通过对比中美孩子的不同发现,中国孩子在考场上是能人高手,但做实验、做课题的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都不高;而美国孩子,别看他们在考场上并不利索,但做起实验和课题来,主意大着呢。美国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也很强。为什么美国孩子“低分高能”?我们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问题的反证? 美国孩子“低分”的一  相似文献   

6.
何大澄 《中国教师》2010,(11):11-11
今天的孩子处在一个传媒异常发达的社会,网络等新媒体给予今天的孩子的影响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怎样面对新媒体对于孩子的影响?社会各方在孩子们的价值塑造上具有怎样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何大澄呼吁要呵护孩子的真诚。  相似文献   

7.
1.父母必须了解的幼小衔接的三大内容是什么?2.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家长是否应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3.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有哪几方面?4.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主要有哪几方面?5.孩子的读写技能主要有哪些?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8.
顾萍 《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28-129
在当今贫富现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贫穷人家的孩子和富有人家的孩子该如何教育?我们要用心思考:教师、父母、社会、教育该为问题孩子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罗昱 《中华家教》2011,(11):20-21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和疑惑。不少家长认为,教导孩子克己让人的观念已不适合下一代,会影响孩子在竞争社会中的生存。但是如果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凡事占"上风",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对社会是不是也是一种危害?故事回放之一:几个孩子正在儿童乐园里玩耍,明明和飞飞因为都想骑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初入幼稚园,"分离焦虑"、"陌生焦虑"接踵而至。他们的入园焦虑会有哪些?每个孩子的症状是否相似?有哪些特点?家里家外有哪些不同?在迎接新生幼儿入园之初,多是在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担忧中开始的。幼稚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  相似文献   

11.
爱是什么?是给予和索取?不对,是一份尊严,孩子需要一份有尊严的爱。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老师,深感国内给予教育体制培养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给予。孩子只求别人能给自己多少,却忽视了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给予教育下,长辈给予孩子的是一种溺爱,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很差,一旦得不到他人的关爱,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存发展,给孩子一份有尊严的爱。  相似文献   

12.
9月1日,是两周岁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则暗自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人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都为家长所担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如何缓解和调节孩子以及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孩子们共度—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如何借助疫情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社会生活课,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4.
虽然家长和孩子是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是,几乎没有家长不抱怨:实在是不了解孩子!也几乎没有孩子不抱怨: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代沟抑或隔阂让两代人都感到困惑。怎样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与孩子更好地接触,与孩子尽量少一点隔阂?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钱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被视为一个怪物,人们不肯轻易地跟孩子谈“钱”,认为“钱”会腐蚀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世俗、不可造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不该让孩子知道钱?怎样向孩子正确解释钱?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这些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学期开始,记者在市区几所学校,就“该不该教孩子花钱”这一课题,在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中间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弄坏玩具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天,两个孩子在争夺羊角球时,把羊角球的耳朵撕坏了。要不要让损坏玩具的孩子进行赔偿?老师们为此犯难了……孩子损坏玩具要不要赔偿?当然要!为什么必须要赔偿?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有“法”的意识。当一个人损坏了不属于他的东西,他必须进行赔偿,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孩子必将长大成人,应让他从小知道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之“法”,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如何进行赔偿?首先,我认为不能用钱来赔偿。因为如果让家长用钱来赔偿,至少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对于孩子有害无…  相似文献   

17.
方岩 《中华家教》2011,(6):24-25
孩子升入小学后,跟社会有了更为"亲密"的接触,为了方便与家人取得联系,很多孩子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部手机。那么,给刚上小学的孩子有必要买手机吗?家长教孩子使用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对于是否让孩子持有手机,我们一直是持肯定态度的。事实证明,只要选择得当,手机  相似文献   

18.
目前社会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智商水平的逐步上升,小学的入学年龄也不断地提前。然而,孩子过早入学是否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呢?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小学化,让孩子过早接触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的课程,效率会高吗?  相似文献   

19.
李静 《山东教育》2011,(33):44-4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称职的家长?笔者结合美国学者R、F尼赫茨通过调查得出的10条给父母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上网记     
孩子上网无节制,玩起游戏上瘾,很多家长为此烦恼。但真的没法子吗?网络社会,孩子不可能不接触电脑,所以,如何引导孩子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