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一名考古学家。2.你最不满意自己什么地方?做事马虎。3.你觉得学习累不累?不累。4.你心里有话最想对谁说?写在日记本上。5.你经常为家长做哪些事?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性别:男出生日期:1990年4月12日学校:双鸭山市集贤县第八小学四(2)邮编:155900性别:女出生日期:1988年9月29日学校:七台河市勃利县城西小学五(3)班邮编:1545001.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有知识、讲道德的人。2.你最不满意自己什么地方?马虎、做事情半途而废、没恒3.你觉得学习累不累?一点都不累。4.你心里有话最想对谁说?好朋友和日记。…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听不进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本来自己想做的事,可要是教师和家长提出来,他们就不愿做了。他们不愿听教师的意见,也不愿听家长的话,对教师和家长有明显对立情绪。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普遍存在,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做学生的,在学校里,谁不希望自己考个好分数、排个好名次?做老师的,在学校里,谁不希望自己班的学生能考个好分数、排个好名次?做家长的,在社会上,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做校长的,在本地方,谁不希望自己学校的学生能考个好分数、排个好名次?做教育主管的,在本省市,谁不希望  相似文献   

4.
<正>"做了这么多年班主任,越来越觉得与家长沟通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感觉挺简单的一件事,家长却误解成别的意思了。""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说重了家长不乐意,说轻了家长又不重视。某些家长一不满意就向学校领导投诉。"诸如此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畅,导致彼此互不理解、互不支持的现象,不仅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力量,还会削弱家庭教育的力量。鉴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供孩子上学是家长最舍得花钱的事,孩子的未来是家长考虑最多的事,孩子“不成才”是家长最没面子的事,逼孩子学习也是家长最苦恼的事。都说孩子苦、孩子累,其实家长最苦也最累。应试教育不敢不抓,素质教育不敢不随。不抓,怕孩子升不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没有一个好前程;抓紧了,又怕孩子吃不消。不随,怕孩子跟不上时代步伐;随,怕孩子分散精力,影响考试成绩。毫无疑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难境地不仅困扰着学校、老师,而且也为难着家长。  相似文献   

6.
性别:女出生日期:1990年9月16日学校:牙克石图里河镇铁路小学四(1)班邮编:0221671.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教师。2.你最不满意自己什么地方?马虎、骂人、说脏话。3.你觉得学习累不累?不累。4.你心里有话最想对谁说?知心朋友。5.你经常为家长做哪性别:女出生日期:1988年7月学校:七台河市勃利县逸夫小学六(1)班邮编:1545001.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有学问的人。2.你最不满意自己什么地方?个子比别人矮。3.你觉得学习累不累?不累,而且有意思。4.你心里有话最想对谁说?对爸爸、黄迪、侯雪、赵楠说。5.你经常为家长做哪些事?扫…  相似文献   

7.
从人到狼     
有位老教师非常愤怒地说了一件事。她所带的高三班在“一模”之后,开了家长会,一些家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复习安排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我的孩子能不能得高分?还有没有潜力?他们纷纷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对教学提出各种要求。教师说,我们的复习按教学计划施行,学校也有总体安排。有个做母亲的说:“‘一模’过去了,哪些同学行,哪些学生不行,已经很清楚了,我认为教师不应当把精力花在那些考不取重点大学的学生身上,应当重点辅导像我女儿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李军 《教学与管理》2007,(12):62-64
日本的学校都有一套很成熟的管理经验,而且每位老师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他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都很细致、规范,家长们几乎不会感觉到迷惑。  相似文献   

9.
温泉 《师道》2008,(7):35-35
每学年开学前,对新生进行分班是令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虽然,上级部门一再三令五申: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允许编排所谓的重点班。然而,现实是,有很多学校仍然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为标准进行分班。而家长对此的态度也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一般来说,孩子学习成绩较好的家长更愿意分班,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班大部分都是好学生,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一定很好,学校、老师肯定会加以重视;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家长却反对分班,认为学校这样做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抛弃”。  相似文献   

10.
巴甫雷什中学的家长大学 巴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倾注了自己毕生精力的地方。同时,那里还有一所学校也是他心血的结晶,那就是家长大学。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具体体现在这所学校里。 苏霍姆林斯基一向认为,学校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的。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善于教育子女,学校有责任引导家长走上正确教育子女的途径。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创办家长大学的思想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家长的责任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人都要成家,人人都会当家长。当家长,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无所谓的事。其实不然。当了家长,其言行举止,就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成了下一代人的示范,具有了传承的意义。而且,有了孩子,家庭的意义更为完整,而在以家长名义参加孩子所在的学校的活动时,在对学校、  相似文献   

12.
有不少朋友向我抱怨:现在的老师都跟约好了似的,常常布置家长给孩子听写生字词或课文背诵,这都是老师在学校应做的事呀! 我是一名老师,深知老师的苦衷。一个老师要负责全班四五十个孩子的学习,哪能个个都手把手地教。因此,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放学后让家长协助做一些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督促孩子学习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当然,家长也有难处。每天忙完了工作,做完了家务,还要检查孩子作业,让孩子听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也够忙的。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发音又不准,就更难办了。而如果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轻的挨孩子埋怨,重的则要被请到学校接受老师‘教育’。当家长不易啊! 怎么办?不妨试着让孩子自己完成听写。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布置让听写一课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再组一个词。当时家里正有客人,没办法就让孩子对着录音机把要听写的生字词录下来,再听录音写生字词,孩子兴致很高。如听  相似文献   

13.
天高任鸟飞     
吴辰 《江苏教育》2000,(7):12-12
比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家长和学校都把自己的期望与压力寄托、转嫁到学生身上,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重金聘请的家教,跨入名牌大学的奋斗目标……在这些“好心”的关爱下,孩子们苦不堪言。他们整天埋头在书本作业之中,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自己思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上容易遇到一些障碍,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对症下药。学生懒怎么办?表现:一年级有些新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差,别的同学积极思考时他们却懒得转动大脑;别的同学上课时紧跟老师的节奏,他却连书懒得翻。原因:因为家长的溺爱,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许多机会,久而久之,脑子和手就“锈”住了。药方:一个四肢不勤的人不会是一个勤于动脑的人。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们自己完成;孩子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应该鼓励他自己解决。抵触老师怎么办?表现:许多被宠惯了的孩子上学后受不得半点委屈,他们抵触老师…  相似文献   

15.
教育时评     
《教育文汇》2012,(12):11-14
家长的"教育焦虑症"症结何在一位小学一年级家长近日说,自己苦心坚持了6年让孩子"做自己",可女儿上学后,这个教育观被学校整齐划一的要求摧毁了。这位家长担忧,6年后她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她的担忧、焦虑,在中国的家长中颇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当下",教育焦虑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流行病、常见病。这种"焦虑症"常常在孩子升学之前加重。为  相似文献   

16.
女儿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常常丢三落四,不是作业忘了抄,就是上学没带书本。看着其他家长不厌其烦地对孩子大包大揽,帮着抄作业,帮着整理书包,我就在想,都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些本来孩子就必须做的小事,家长要包办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儿?我得做个狠心的家长,给女儿划一块“责任田”,让她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17.
改革思想品德教学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六年制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课《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教例评析容县教研室植应泉,何启荣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并能正确认识哪些事该学,...  相似文献   

18.
孔范今 《山东教育》2002,(34):63-63
随着当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存发展中无处不在的竞争,家长们对孩子前途的期望值与隐忧也同步增长。甚至可以这样说,“望子成龙”虽然是古已有之的一种社会性的心态,但没有什么时候能像现在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如此普遍。不信请看:不论经济状况如何,有哪一家不在为孩子的事情张罗?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哪一件事能省心?为了能让孩子出人头地,家长们节衣缩食,殚精竭虑,尽其所能地做着许多该做和不该做的事。可是在这似乎被空前重视的家教里,却处处都可以看出令人焦虑但又无奈的曲解和偏误。说严重了,目前在家教…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14,(11):F0003-F0003
郑州市惠济区薛岗小学地处郑州市北部连霍高速惠济下道口,东邻江山路,交通便利。学校以“从每件小事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为目标,全体师生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做细做实做好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转变的今天,广大教师,家长同志们考虑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对心理健康课及心理健康标准没有认识或认识不全面。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所有这些都注定使人们关注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了农村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