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7,(3):64-64
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该中心成立于2000年3月。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创业、跨国经营与管理和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为芮明杰教授,副主任为薛求知教授和黄丽华教授,苏东水教授担任中心顾问。  相似文献   

2.
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共同完成的“澄江化石群和寒武纪大爆发”获得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位获奖者因贡献杰出并列第一分享这一荣誉,在我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评奖史上尚属首次,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日前,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孝亲切会见了世界名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专家、美国犹他大学教授Norihiko Fukuta。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刘副秘书长代表省政府对Fukuta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感谢他对陕西省气象事业所作的工作,并希望Fukuta教授能常来陕西,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Fukuta教授对陕西省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给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在分析古人就学习的“道、经、术”这三个方面时说:“教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仅仅传播现成知识的教授,这类的教授是掌握‘术’的教授,大学中此类教授最多;二类教授教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毕业后能基本把握学科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所说的‘经’;第三类教授就是一流的,近乎于‘道’了。他们一上课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真正热爱这一学科,并能为其一生不断地去追求这门学科的真谛。”(见《法制日报》2001年11月22日)分析徐校长的这番话,作为一个称职的教授,传…  相似文献   

5.
由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江朝强教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大庆教授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卫生与流行病系郑家强教授联合主持、经广州市科技局批准立项作为重点公关项目、穗港英三方合作的《建立广州生物库进行环境与基因对慢性重大疾病影响的研究》,首期告捷,成果丰硕,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4):F0004-F00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批准立项建设,2007年7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在编固定人员57名,非在编固定人员20名,客座人员9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863”计划VLSI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郝跃教授扫任;实验室主任为副校长、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杨银堂教授;微电子学院院长庄奕琪教授等为学术骨干。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0):F0003-F0003
2005年7月20日浙江大学批准设立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任院长,陈劲教授、吴次芳教授任副院长,党委书记为包迪鸿副教授。  相似文献   

8.
赵克森教授,我国著名的病理生理学家,中国休克微循环研究的先行者和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的创建人之一。现任第一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  相似文献   

9.
超级教授     
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乌托大学决定推出一位超级教授、推举谁为超级教授呢?学校领导召集学子们专门开会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推举超级教授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一定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绝对不能搞暗箱操作。大会最后郑重决定:在今后一年里,谁发表学术论文最多,就推举谁为超级教授,年薪300万元超级教授不搞终身制,而是每年评一次,保证年年让成果最多的人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0.
真空做为物理媒质──记李政道教授在我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丁亦兵(本院物理教学部)编者按: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1979年曾应邀到我院讲学,系统讲授了“粒子物理与场论导论”和“统计力学”。最近,李政道教授又应邀于199...  相似文献   

11.
“本草物质组”设想与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本草物质组",深入分析了其背景、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可行性,建议对我国的中药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从而完整系统地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解读中药的科学性,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建立我国完整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可持续、高效的重大创新中药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撑,为创立融合东西方医学的新医学提供基础.该设想的产生源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药药效组分的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项目申请需要公关和攻关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6):352-353
本文披露了基金项目申请中利用公关和攻关的不良手段获取不应有的项目资助的现象,对这些不良行为给以了批评。这一现象不但在基金申请中有蔓延的趋势,而且已经波及成果评定、博士点申请以及开放实验室的评估等领域。尽管目前还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这种不正之风对学术环境的腐蚀和恶劣影响是相当严重的。本文还对如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软件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结果高度不确定的行当。信息化项目开发的成败与其说是技术问题,毋宁说是一个管理问题。从管理科学的发展看,一个基于项目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对中国软件业来说,我们的确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也就是说,中国软件业应该有一个发展战略、技术路径和优先发展重点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作者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与创新"调研组的一员.在对高校/现代大型企业实地调研、资料查阅以及个人的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调研报告,报告通过对我国大型企业产学研结合现状的调研、阐述了产学研结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产学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钢铁联合研究基金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年8月28日,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设立了“钢铁联合研究基金”,目的是紧密结合我国钢铁工业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战略,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冶金与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能源领域及动力、石油等工程中,存在着大量两种以上不同相态或不同组份物质的混合流动问题,这种流动称为多相流。多相流热物理学即是研究这种多相流动及其传热传质过程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在国际上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动力及石油化学工业中高参数装备的引入,以及核电站及航天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青海特别是海西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海西州紧紧围绕青海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思路,依托柴达木区位优势和循环经济试验区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前景、国内工艺技术水平和试验区优势条件,筛选了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生物、文化旅游等方面的89个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人类在航天领域实现了飞天梦想,在信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航天器的小型化和微型化也成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航天器越小、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度越高,对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认识到,散热技术将严重影响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和为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优化设计。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传热界一直将微尺度传热作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微尺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样带研究"经历5年的研究,在生态系统水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中国陆地样带生态系统植被分布格局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区域生态系统过程功能和结构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集成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完成了项目预定目标。通过项目实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在结题验收会上,项目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好评,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1 立项背景 金属腐蚀遍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危害十分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铁量相当于年产量的1/4—1/3,发达国家每年为解决腐蚀问题所花费用占国民经济的2%-4%,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节省材料、保护环境等问题。国内外已经采用不同方法对金属材料进行了防护,如:采用电化学保护法、表面处理方法、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