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作为唯一覆盖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的国家级广播媒体,是促进港澳与内地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华夏之声于2006年初策划推出了一档大型系列广播节目——《魅力中国》,该节目本着让港澳人士更多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主旨,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中国历史、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魅力。《魅力中国》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和香港电台普通话台联合制作,在香港电台、澳门电台和中央台共同播出,开创了中央媒体联合港澳媒体共同制作、播出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2,(7):98-I000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杜嗣琨及华夏之声总监韩长江率由华夏之声、中央电台驻山东记者站、中国广播网、平面媒体中心以及《香港商报》、《澳门日报》、香港电台、澳门亚视等15家港澳主流媒偷记者组成的采访队伍,以济南市为起点,在5天内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山东省的寿光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宁曲阜、泰安市等地。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澳门即将回归祖国,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作为国家电台,应如何更有效地办好对港澳广播?”这是金秋十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听评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会议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广播中心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联合举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安景林出席会议#致辞。他说,p矢a刘港澳广播开办4年多了,刚开办的P吕17个人,队伍比较江轻,每天心5个小时的自办节目,难度比较大。经过几年的努力,田原来不太熟悉到比较熟练地心目自,听众来展植多,反腴不错。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S。多…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应香港特区政府广播处的提议,经中宣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在香港电台数字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一套节目,定名为"香港之声"。香港之声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4套频率,国家电台的声音直接落地香港,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相似文献   

5.
胡翼 《中国广播》2013,(6):101-1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是在香港播出的数码广播节目。作为惟一在香港当地落地播出的国家级广播媒体,香港之声具有权威、惟一、全面等特点,对港澳广播具有重要意义,为香港听众搭建了一座深入了解内地的桥梁。但受制于现实情况,对港澳广播节目目前面临发展瓶颈,本文提出实地建立香港节目制作室、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加强节目贴近性等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6.
5月26日至6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藏民族语言广播中心推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和谐藏区行(阿坝篇)》。由中央电台藏语广播、民族节目中心新闻部和《中国广播报》组成的联合报道组分两路深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松潘、九寨沟、若尔盖、红原、阿坝、马尔康、小金等市、县采访,通过全媒体方式,全方位展示阿坝州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2,(6)
据了解,目前已有9家香港新闻机构和1家澳门新闻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常驻记者站。国务院港澳办的官员说,将来会有更多港澳媒体获准在内地驻点。 已经获准设站的9家香港新闻机构分别为:凤凰卫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文汇报》、《大公报》、《商报》、《南华早报》、《经济导报》和《紫荆》杂志;澳门媒体为《澳门日报》。同时,获批准驻点人数共43人。其中,《南华早报》原归口外交部管理,现与其他香港媒体一样归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管理。 在上述10家港澳驻京媒体中,真正首次以“常驻”身份来到北京的只有香港有线电视及香港无线电视两家。 根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去年颁布的《香港、澳门新闻机构在内地设立常驻记者站及派遣常驻记者须知》,只有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3,(12):I0003-I0003
11月5日至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主办的“第九届港澳听众联谊会暨港澳同胞看内地文图征集大赛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9.
港澳台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对台湾有着"示范"作用。台湾媒体对港澳动向的关注,特别是对"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的关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台湾舆论对"一国两制"制度的认知和判断。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方法探究台湾《中国时报》的港澳报道,解读台湾媒体如何看待"一国两制"政策、如何看待"一国两制"对香港和澳门原有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并讨论媒体内容所反映出的台湾公众对"一国两制"政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港澳媒体采访团内地行”活动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新时期对港澳广播工作的新路径:发挥中央媒体优势,搭建内地与港澳交流平台,通过内合外联,在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助推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全媒体传播、全球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当下媒体紧迫的现实需求。面对港澳地区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作为国家对港澳广播的主流媒体,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依托华夏之声、香港之声两套频率,不断探索中央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与规律,坚持"一点两翼"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即以"核心价值观传播"为中心点,注重"精品节目的精准传播"和"多种平台的有效推广",使国家形象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浅议《中国法》第三版关于香港、澳门文献的归类杨杞(西北政法学院)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日法》)第三版的做法,关于香港、澳门的文献,均是先按学科性质归人该大类、学科的中国地方专类下(如港澳政治人D67中国地方政治之下;港澳法律人D9...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浙江广电集团主办的2012年中国广播联盟新闻协作年会4月9日在杭州召开,“倾听浙江”——中国广播联盟全国百家电台大型采访活动同时启动。  相似文献   

14.
本刊 《中国广播》2016,(9):95-95
8月26日,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第十二届港澳听众联谊会暨港澳媒体采访活动”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圆满落幕.今年的活动以“今天我来当记者”为主题,注重从新媒体视角展现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活动中,港澳听众运用手中的话筒和镜头,采访制作广播节目,并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全面介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内地地区的社会发展新风貌,增进了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在香港回归十五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联合香港电台普通话台、珠三角各地电台共同推出12集大型系列广播专题节目《共赢之路》,这是献给香港回归十五周年的一份厚礼。为准备这份厚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从2010年底开始策划,广泛征求广大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联合近10家电台,历时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精心打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将“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列为十项成就之一,并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高到“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高度。这是用科学发展观对港澳问题的全面论述,既有政策的连续性又颇具新意,是指导我们今后对港澳广播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04(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10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乌克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各省市地方广播电台,来自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广播媒体,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近百家单位的广播同行、专家、学  相似文献   

18.
当5年前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香港会展中心的中英政权交接仪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分别从陆地、海上和空中进发,于公元1997年7月1日按照《驻军法》准时进驻到香港的14座军营,开始履行香港防务。5年过去了,驻港部队的表现如何,世人无不关注着。迎着维多利亚港湾温热的海风,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中央与军队新闻采访团”一行10人,于今年6月3日抵达香港,走进紫荆花盛开的驻港部队军营,开始了紧张的采访活动。采访团成员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  相似文献   

19.
大事记     
《中国广播》2016,(7):96-96
6月14日至20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主办,两岸16家电台共同参与的“创新浙江、孵化未来”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在杭州举办。两岸媒体人以“聚焦创新,发现未来”为采访主题,行至杭州、嘉兴、绍兴三地的17处采访地,通过实地走访和亲身采录,真切感受新媒体思维下台商、台湾青年融入浙江优秀产业的情景。同时,两岸青年媒体人同根同语言无隔阂的交流,增进了友谊,联络了感情。  相似文献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作为面向港澳和珠三角地区播出的唯一的中央级广播媒体,每天用两个调频频率和一个中波频率向覆盖地区播出共计42个小时的节目。它是中央政府对港澳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