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4月20日,曾经受汶川地震重创的四川再发强震,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媒体人,作为成都电视台应急抢险报道的一员,我们与时间赛跑.时间就是生命 4月20日8时02分,在剧烈的晃动中惊醒;8时05分护送父母下楼到达空旷地带;8时15分开车出发前往电视台,手机一直不能正常呼叫,一切仿佛回到了2008年的5月12日下午;9时成都电视台卫星直播组驶上成雅高速路,目的地——震中芦山县;10点40分抵达芦山县人民医院,2分钟后第一次连线开始.从成都出发到第一次直播开始,沿途电话连线3次,短暂停车拍摄纪录不超过1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这是震后救援的希望,也是新闻抢险应急报道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随后,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卫视陆续启动抗震救灾直播特别节目。一切外显均来源于内蕴。本文拟从电视专业角度对央视新闻频道、东方卫视、四川卫视和江苏卫视震后24小时内呈现于荧屏的特别节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特大地震。8点37分,@头条新闻微博发出第一条播报地震的微博。上午11点,@央视新闻通过微博播报地震伤亡人数,该条微博一小时后被转发5000次。四川当地媒体@四川日报在微博及时发布灾区  相似文献   

4.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难发生后数分钟,地震消息已经在微博上流传,随后全国各地新闻网站迅速发布关于灾情的新闻报道。与青海玉树地震、汶川大地震时相比,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当前的网络新闻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论在速度上还是报道角度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变。但是速度的追求、激烈的竞争和信息的碎片化,让网络新闻媒体在进行重大灾难新闻报道时忽略了一些新闻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后,浙江卫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用最快的时间辟出专门时段直播。在抗震救灾最为紧要的4月20日、21日两天,共开出12档特别直播节目,总直播时长超过10小时,在除央视和四JIl卫视外的省级卫视中,直播节目的档数及总时长均位于前列。本文以浙江卫视在雅安地震发生最初两天内的直播节目为样本,探讨电视媒体在突发重大事件直播中,如何有效整合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争抢新闻时效,丰富深化直播报道。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34分钟后,15时02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播音员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地震发生44分钟之后,15时12分,CCTV综合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窗口打开。  相似文献   

7.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34分钟后,15时02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播音员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地震发生44分钟之后.15时12分.CCTV综合频道和CCTV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窗口打开。  相似文献   

8.
就在本期准备付印之际,经历了"5.12"汶川地震的四川人民再一次遭遇震痛。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灾情就是动员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了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发出求救信号;雅安电视台女主持来不及换下婚纱,赶到第一线播报灾情;《第一财经》的男主持人在播报雅安地震时哽咽落泪;各大报纸把灾区的惊慌、恐惧、悲伤、  相似文献   

10.
新闻资源配置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中国成为媒介操作的主要议题,灾难性新闻报道更能够凸显新闻媒介在新闻资源配置当中的特征。2013年4月20日,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中国新闻》和《共同关注》的新闻资源配置在内容到整个传播过程当中都有深刻的体现。灾难性新闻报道在新闻资源配置上更具有时效性、适应性和共享性特征,并根植于媒介定位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13,(5):F0002-F0002,I0001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相似文献   

12.
《百日攻坚--我们从废墟中站起》主题宣传特色鲜明8月20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百天。百日前后,四川电台各频率精心策划特别节目,积极组织直播活动,抗震救灾宣传再次掀起高潮。新闻频率携手中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发生于四川雅安芦山县的7.0级地震,再次把世人的目光拉向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救援。迄今为止的救援表明,是次救援效率和统筹水平有所提升,救灾行动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民间的表现尤其可圈可点,各种公益慈善组织高效运转,筹集善款与物资,以微博、微信为主  相似文献   

14.
5月19日至21日三天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大连人民广播电台首次举全台之力,强势整合新闻、交通、都市、体育、音乐等7个频率的优势资源,推出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中国力量》,这是大连电台首次对单一突发事件联合并机播出,开创了大连广播60多年来突发事件直播节目之最。在直播节目中,大连电台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新华社在14时46分发布第一条官方新闻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15∶00在整点新闻头条报道地震消息,此后推出直播特别节目,不断递进更新震区内外的各方面消息。自第一条新闻发出之后,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差不多的时间里作出快速反应,尤其是电子媒体尽显互动快捷的优势,谱写出一曲全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的抗震救灾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5分,伊拉克战争爆发。在10时40分1秒,CCTV—4(即国际频道)以“口播+游走字幕”的形式,最先向全国观众报道了这条爆炸性新闻。随后,拉开了战时新闻滚动直播的序幕。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央视国际频道在播出方式上与国际接轨,主要采用滚动直播、连线直播、演播室访谈等形式,全方位立体  相似文献   

17.
四川雅安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快速反应,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了持续九天九夜的《"4.20"芦山地震特别直播》。在应急直播中,新闻频率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紧急发布权威信息,独家抢播李克强总理声音,科学编排直播节目为灾区人民服务、为抗震救灾服务,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应急广播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8.
易开红  李欧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13,(5):F0002-F0002,I0001
2013年4月20日8时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紧急出动,奔赴灾区救援,展开了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13,(6):I0002-I0003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 灾情发生后,浙报集团各媒体记者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向灾区进发,踏上艰难采访之路。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四川!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的脑子里闪现出一连串的问号:处于震区的会员报社四川雅安日报社怎样?报社的同仁们可安好?雅安周边那些经受过汶川地震刚复苏不久的报社可安好?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作为一个拥有300多家会员单位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