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央电台《爱心守望风雪同行》连续报道(即特别节目),无论从广播人、广播媒介还是从整个广播行业运行的角度来看,都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令人振奋、也非常有价值的运作实践。回望《爱心守望风雪同行》,感触感想很多,这里只简要地谈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0,(7):47-47
今年是中国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为庆祝这一盛典,作为中央电台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中央电台《中国广播报》将与有关单位合作,共同举办首届“夏青杯”朗诵大赛。  相似文献   

3.
主题性报道是对港澳广播的一种重要节目形式。本文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系列报道《人民问政十二五》为例,阐述如何做好对港澳广播中的主题性报道。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12,(10):F0004-F0004
9月17日香港电台"2012数码声音广播新年代"启播仪式在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举行,标志着在香港电台数码广播32台播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以及香港电台其他4套数码广播正式开播。中央电台台长王求和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署理广播处长戴健文作为主礼嘉宾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央电台与香港电台一直以来都有着密切的合作,除了定期交流播出的节目以外,每年都要联合制作一组大型节目,如《腾飞粤港澳》、《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杂志创刊于1993年7月,至今已经整整走过20年的历程。中央电台1953年12月1日创办的铅印内部刊物《编播业务》,后于1988年更名为《广播业务》,是《中国广播》杂志的前身。从1953年到1993年的40年间,《广播业务》是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当时全国广播编辑记者的业务指南。从1993年7月《中国广播》正式创刊,至今已有20年。这20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蓬勃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20年,  相似文献   

6.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9,(11):51-52
1979年,时任中央电台台长的左漠野同志重提“广播要自己走路”的方针。为什么叫“重提”?因为早在1950年,中央主管新闻工作的胡乔木同志就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左漠野台长首先抓了广播记者自己采写新闻的工作,当年,中央电台的广播中就出现了“本台消息”,接着他就开始抓广播人自己写评论的事。1980年8月18日,中央电台成立了评论组。我被指定为组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1,(8):1-F0002
2009年3月1日,中央电台推出了全天播音18小时的藏语广播频率。藏语频率的推出,标志着中央电台藏语广播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今,中央电台藏语广播已经发展成为集传统广播、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民族语言传媒,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藏族群众重要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8.
朱文军 《新闻世界》2009,(10):78-79
从广义上来看。只要广播对象以少儿为主要受众。就可以称之为少儿节目。如中央电台《小喇叭》、安徽新闻综合台的《快乐起跑线》等。从当前少儿节目的发展现状来看.少儿节目呈现电视热、广播冷的状况。少儿广播节目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26~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影响力节目样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c这是一次产学研紧密联手共同举办的高端广播节目样态会议,来自中央电台以及13所全国知名大学的广播研究青年学者围绕广播节目样态及实践、广播生产规律研究及创新手段、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等相关议题进行广泛研讨,探寻广播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万梅  宋青 《中国广播》2012,(11):5-8
中央电台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为中央电台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进而成为广播改革成果孵化器。2008年7月成立以来,中央电台的重大发展项目几乎都经过了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本文从发展战略研究、广播节目样态研究和受众研究等三方面介绍了中央电台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12.
万梅  宋青 《中国广播》2012,(11):4-8
中央电台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为中央电台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进而成为广播改革成果孵化器。2008年7月成立以来,中央电台的重大发展项目几乎都经过了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本文从发展战略研究、广播节目样态研究和受众研究等三方面介绍了中央电台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岁,青春阳光,前程似锦。在此,我要以读者、收藏者和广播实践者、研究者等多重身份,真诚地向为《中国广播》默默奉献的历任社长、主编和编辑部的同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支持、关心、爱护《中国广播》的中央电台历届台长表示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2,(7):86-86
本刊讯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报社承办的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201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于2012年6月1813揭晓。《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的《〈1818黄金眼〉:网友要比观众看得早》等35篇作品获得一等奖。《中国电视报》的《高原十一年,只为孩子们》等两篇作品获特别奖。本刊推荐的《特别策划·融媒介时代的广电新模式》获优秀栏目奖,《试析中央电台经济之声的运作特色》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关乎国计民生。在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最后一批移民全部搬移库区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与中央电台、鄂、京、津、冀广电及网络媒体合作,联合推出大型现场直播节目《同饮一江水,共有一个家——南水北调湖北大移民》,充分发挥广播的传统优势,突破报道形式,倾力为听众打造了一次精彩的现场直播,为业界所瞩目。本文通过分析此次直播中的亮点和特征,揭示了我国广播事业在发展中与新媒体互动创新的强大后劲。  相似文献   

16.
曾爱友 《中国广播》2010,(1):61-61,80
本文认为,办好中央电台客家话对台湾广播,应充分整合和利用两岸客家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举办各种经济文化活动,提升中央电台客家话对台湾广播的影响力,推动两岸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的仲夏,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青年业务论文专刊》(以下简称《专刊》)的复印件。它集合了全台青年的智慧,收录的60余篇优秀业务论文,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有新闻理论,有技术前沿,有广告运营,还有网络新媒,可以说中央电台团委用这样一种海纳百川的方式,筑建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青年学术论坛。《专刊》是从两年一次的"中央电台青年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参选作品中择优集册刊发的。随着这两年青年职工的增加,台内业务研究氛围也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参加这个活动,择优发表的《专刊》也成为青  相似文献   

18.
张军 《中国广播》2010,(7):30-3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渗透、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媒体抢占新的舆论阵地和市场的必要手段。中央电台正处于重新崛起的重要机遇期,推进广播与网络等新媒体面向市场进行资源整合与拓展,正是为了在日渐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重新赢得战略优势。通过分析传统广播与新兴网络媒体融合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及相关案例,可以看到中央电台在转型期的发展轨迹,其实践经验是全国广播行业改革发展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相亲交友类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广播在此类节目中—直没有深入发展。本文以中央电台《为爱向前冲》节目为例,探讨播对于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龚芮 《采.写.编》2024,(3):184-186
新文科背景下对《广播播音与主持》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资源整合和分析能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本次论文中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分析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最后针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课题建议,以期能够通过项目教学法来进一步提升《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