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微信、微博、智能手机等都成为获取教学资源的便捷渠道,体育教学也开始步入一个微时代。研究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体育微课的制作原则,提出微课模式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体育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结构完整,便于学生自主学练;教学情景互动真实;呈现动作要领,探究动作规律的特点。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微课内涵认识模糊;体育微课用法不明晰;缺乏体育微课制作技术;微课与体育课程联动不足。提出体育微课的发展策略: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构建导学练为一体的体育微课模式;加强体育信息化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打造体育微课共享平台,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双向联动,融合互补,注重微课的实用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正>微课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比较流行,但在体育学科才刚刚起步。有人说"体育微课没有必要",有人说体育微课是"体育多媒体",有人说体育微课是"体育教学片段",还有人说体育微课是"模拟上课视频"。该如何打破质疑,解开困惑,客观、公正地看待体育微课,明确体育微课的价值与意义是体育微课普及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结合实  相似文献   

3.
<正>研讨背景:"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网络日趋发达的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按需选择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途径。而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了解微课制作的特点与规律,设计好一节高质量体育教学微课势必成为当下一线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4.
微课是应用于网络传播或媒体终端播放的视频短片,可以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或答疑解惑,也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经验方法的传授与交流。体育微课作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内容一般是运动方法的传授、教学经验的总结及运动技能知识的讲解和展示等。所以,体育微课可以是对一个技术片段的展示与强调,也可以是对一个技术单元的经验总结,更可以细微到对一个技术动作环节的强调。本文以技术动作展示的微课为例来阐述体育微课的制作流程:第一步是选题。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环节,我们要根据微课制作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教学的微课,既有一般微课的属性,又具有中小学体育教学所独有的特点。中小学体育微课在目标任务上有所不同。一般微课只要完成学习目标,完成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而体育微课的目标除了通常的知识性目标以外,还有技能、运动方面的目标。本文从微课的"微""精""技""全"4个方面来阐述微课的特点。一、微课的"微"微课的微表现在微课的本身和知识点、技能点的特征。微课时长以短而著称,以短见长,一般是控制在10min以内。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课堂无处不在,微课应运而生。针对目前不少基层教师对制作微课的目的、意义、用途混淆不清,一个微课例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等困惑,根据教学内容可视化角度设计与制作的要求,参照基层教师制作的微课,并结合自己多年录制优质课、微课比赛评比经验,认为体育与健康学科一个微课例的教学环节应包括开头语、导入、讲解与示范、易犯错误与纠正、练习内容与方法、思考与建议、共勉与结束语七个环节。这些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本期论坛的探讨,发现不少教师对体育微课的作用,微课制作的准备工作、重点和关注点、采用的策略、存在的困难和误区及其解决方法等问题认识不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现总结如下:一、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技术动作,视频是展现技术动作的最佳方式之一。教师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在新时期有其独有的价值,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传统课堂已经很难持续发挥效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的学习需求."互联网+传统课堂"成为一个新的选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很受青睐,在教育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微课教学法的尝试,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制约,探索体育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一、微课制作的方法应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由于体育技能教学内容的自身特点,需要学习者通过微课完成看懂、理解、学会三个目的。为了完成上述目的,这就要求微课设计制作时,围绕这三个目的生成微课的基本结构,提炼出微课的制作方法。1.呈现动作要领。呈现动作要领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懂动作方法,制作过程中应围绕动作要领采用动画、PPT图解、动作视频等方法来完成,在精讲的同时,适当标注关键词,效果会更明显一些。2.探究动作规律。这个环节中教师应通  相似文献   

10.
孙庆 《体育世界》2014,(9):124-125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但课程体系陈旧,课程形式单一,交互匮乏,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而现在面临的学生都是数字土著,喜欢使用移动终端,刷微博、微信等,微课正好符合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可供随时学习,更为那些专业技术不太好的学生提供补习机会,微课对于体育课程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微课的优势与应用,以体育篮球项目为例,分析如何在微课中建设篮球课程。  相似文献   

11.
<正>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即:"短"—视频时间短,一般为510分钟;"小"—主题小,往往呈现的是对难点的突破;"精"—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在设计中小学体育教学微课时需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课作为新的教学形式在教育行业中得到普遍使用,这也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文中以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体育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奠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6,(3):13-15
基于作者自身多年高中体育教学经验及对微课的了解,从微课的特点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出发,初步探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如何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以期能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正>一、确立主题制作微课时要精心研究学生,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制订教学目标,使微课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围绕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确立主题。一般情况下,一个微课只选择一个知识点。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易错点等。微课用于课前或课中,起到助学的作用;用于课后,达到巩固、提高技术的目的。如,学生掌握了挺身式跳远的助跑起跳及空中腾空步技术后,为使学生在课中快速掌握"展髋挺身"这—重点技术,确立以"展髋挺身"为主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突出职业能力,体育教学模式也应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希望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丽 《体育师友》2020,(2):11-12
结合具体的三个课例来分析微课应用于体育录像课比赛中的情况,分析每个课例中微课使用的利与弊。进而分析出微课应用于体育录像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微课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提供一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教育界中刮起了一股"微课风",微课作为一项新颖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不仅是文化课的课堂,在体育课中也有融入了微课的元素。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微课,要将微课用在什么地方,体育课堂自身的特殊性对微课的运用有何影响,本文将作出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时代也开启了新的时代,微课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短小精悍、快速切入主体的风格,被人们所接受。体育学院的体育术科是学科外的重点教学部分,所以提高术科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术科的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从而提高体育术科教学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怿 《体育师友》2017,(3):9-10
微课作为一种微课程,被广大教师积极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技巧啦啦操是一项充分展示运动员高超技能技巧的团队项目,得到国家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重视。从微课引入技巧啦啦操教育教学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技巧啦啦操微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微课在技巧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以推动技巧啦啦操在学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微课使用场景的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课内与课外2种,其中微课在课内使用较多。为发挥微课对学生课外学练的积极作用,笔者积极探索实践路径。一、课前运用,利用前置性学习体育微课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让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产生更紧密的连接。要使体育微课充分发挥出前置性学习的积极作用,需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