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ARTE电台的18集广播连续剧《鱼缸》获得2008年欧洲奖最佳广播剧奖。本刊《倾听世界》栏目主持人李宏就创作动机、创作方法、音响录制、音响创造以及剧本作者与音响师合作广播剧创作的关键点,与《鱼缸》作者马里安尼克.贝洛特对话。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录音师,真正体现其录音技术才华的,莫过于制作广播剧了。因为广播剧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听觉艺术中的综合艺术,它综合了这些艺术于一身:剧本创作(文学创作)、导演艺术、表演艺术、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角色配置,众多艺术的综合配置调度等等。林林总总,都归到一点:录音,都要通过录下的声音体现出来。所以,制作广播剧要求录音师全身心的投入,精心录制每一个环节:台词、音响、表演,务求高质量;音乐务求  相似文献   

3.
纯声音的艺术为广播剧作了界定。 声音即涵盖了有声世界里的语言、音乐和音响,确切地讲作为纯声音艺术的广播剧而言,则需按听觉艺术的规律--音响语汇来创作剧本、制作节目。简言之,它应该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完全以广播传播媒介来展现听党魁力的一门艺术。 作为音响编辑,就近几年来参与的立体声广播剧的制作,我发现这些剧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为声音空间创造了无限的可塑性,由此使音响设计在听觉艺术中发挥了它的特殊效应。 例如,广播剧《世纪之声》在音响设计上,突出了写意性、抒情性、寓意性、象征性和特写的审美价值。用不…  相似文献   

4.
广播剧是一种专门诉诸人们听觉的声音综合艺术。可以这样概述:话语的表意加上各种声音的处理,再经过无线电技术的录制和传播,便构成了广播剧。因而,声音在广播剧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广播剧中,人的语言是作为一种声音符号而存在的,同书面语言不同。可以说:没有声音便没有广播剧。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具有真、善、美的内容,而且也离不开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要获得艺术表现形式的尽可能完美,首先要做到的是对该门类艺术语言特点的牢固把握与灵活运用。这一点对于广播剧的创作,尤其不能忽视。如果说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成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那么广播剧则是由“声音”表演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是广播剧唯一的表现手段,观众也只能用耳朵这一种器官来欣赏广播剧,这是广播剧区别于其他戏剧的基本特点。正是由于受这种“音响语言”特性的限定,广播剧的编导者也必须…  相似文献   

6.
广播剧是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它用声音塑造人物,用语言展示剧情,用音响效果制造环境,用音乐烘托情绪。它把各种相对单一的听觉要素综合到一起,形成以语言为主、以音乐和音响为辅的综合听觉艺术,广播剧通过各种声音的有机组合,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广播剧的空间无比自由而其依  相似文献   

7.
广播剧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审美主体(听众)是以听其声而如临其境,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加入那个由各种声音幻化而成的艺术世界和审美客体,和创作者共同完成一个审美过程的。宇宙间人类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声音(语言、音乐、音响),都可以进入广播剧。早期的广播剧,多使用语言和音乐表情达意,近几年音响受到重视,作用不断加强。音响的涵盖面宽广,既可以和语言、音乐交相扶持相得益彰,也可以独立地表情达意,发挥其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刻划人物、塑造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空变化的作用,以及承上启下…  相似文献   

8.
从审美特性看广播剧的艺术美贡吉玖,吴煜广播剧作为高雅的听觉艺术,以其反映现实生活的快捷、制作的精巧、剧情的引人、音响的丰富、表演的生动,为听众提供了丰富而浓郁的听觉美。广播剧题材的广泛性为听众提供了审美直觉、审美想象的广阔空间。中国广播奖93“黑龙杯...  相似文献   

9.
广播剧是适应广播发展和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是广播领域重要的节目形式。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录制播出的《危险》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十年之后,《恐怖的回忆》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广播剧的诞生。至今,  相似文献   

10.
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其三要素语言、音乐、音响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目前,在广播剧的制作中,对语言和音乐的重视自不赘言,而对音响效果的重视远远不够。 美国大片在音响制作上的执著与考究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拯救大兵瑞恩》中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的尖啸声,《魔鬼与黑暗》中那头杀人狮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吼,《侏罗纪公园》里霸王龙令人震撼的沉重脚步声……启迪我们对广播剧的音响艺术不能等闲视之。 广播剧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甚至修养,还通过动作音响来补充和完善人物形象、通过动作音响洞悉人物的情感世界,运用环境音响  相似文献   

11.
可以这样说,德国是世界上广播剧最发达的国家,除了英国可以与它抗衡外.其它国家很难与它相比。德国国内共有九个大的电台,他们以各自的不同手段,不同美学、政治、文化观点进行广播剧录制。他们每年录制的广播剧达五百多部。最短的几分钟,长的达数小时。其中以科隆电台录制的广播剧影响最广。科隆电台也是德国最大的电台,国际广播剧的联系工作均由  相似文献   

12.
广播剧是只能用耳朵欣赏而不能用眼睛看的听觉艺术,广播剧的审美只能靠声音来完成。广播剧通过对声音的艺术处理,引发听众的联想,达到完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探讨音响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在广播剧这一节目类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广播剧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表达方式,它可以运用语言以及音响等多种方式来唤起听众的想象力,塑造广播剧的人物形象,传达广播剧所要传达的主题。广播剧的导演是广播剧二度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广播剧剧本的解释者,这就对广播剧导演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如何准确地把握广播剧剧本的核心精神,如何更好地塑造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成为广大广播剧导演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俐 《中国广播》2012,(12):55-58
广播剧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广播剧创作要遵循自身的创作规律,要注意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塑造人物追求精炼;还要强化语言、音响、音乐三位一体的独特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广播剧,英文名为Radio Drama或Audio Drama,是广播媒体音频传播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没有可视组件,主要为播音员、主持人或配音演员以戏剧方式呈现出的一种广播作品,听者通过听觉接收,再赋予想象,从而完成作品的叙述。1950年2月,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之后,广播剧剧目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6.
广播特写《欧洲的钟》是国际广播界的经典作品,1973年获得意大利奖,并以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播出。《欧洲的钟》的音响录制和音响编排告诉我们,音响设计在广播特写创作中极具重要性,让音响变成画面、场景,才能展示音响自身的力量,有效地传达信息、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7.
叶坚 《中国广播》2005,(3):68-69
广播剧作为文学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与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姐妹艺术一样,都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要讲究语言的审美艺术,也要讲究音乐、音响和结构的审美艺术;但是,作为构成广播剧的主要感性材料的文学语言,其审美艺术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剧作者必须苦心孤诣,进行刻意追求。实践证明,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广播剧,会在文学语言美学鉴赏上,取得同样经典的成就。文学艺术之所以能感染受众、打动受众,首先是文  相似文献   

18.
(一) 广播剧《厉兵石头城》艺术地再现了建国初期,我党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在南京钟山脚下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这一段卓越的业绩。思想内涵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自然,音响逼真,音乐舒展贴切,是广播剧中的佳品,是一次“再创造”。广播剧《厉兵石头城》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先决条件就是话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出话剧鲜明的时代精神,生动的人物形象,严密的戏剧结构是广播剧  相似文献   

19.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南昌市委宣传部联合录制的三集广播连续剧《马克思的一天》是一部富于艺术穿透力的精品。它通过描写马克思一天的生活,艺术地展示了这位国际共产主义先驱者光辉灿烂的一生,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铸造了共产主义理想与追求的精神之魂,为中国的广播剧艺术乃至世界广播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广播剧艺术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根本之点是有声无形。有声无形是广播剧的局限所在,也是它的优势所在。总之,是它的特征所在。取消了这一特征,也就没有广播剧这一艺术品种了。在广播剧的创作中,场景建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建构场景的唯一物质材料和手段是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舍此再没有别的物质材料和手段了。然而,多年来,对它的理论研究却甚少。本文拟结合我们创作《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的实践,对广播剧场景建构的美学特征,作一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