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2022年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排球:正面屈体扣球》一课。此次评比活动的决赛阶段,共有8节球类课,笔者通过自己的参赛经历,以及对其他球类项目实践课的观察,对本节课进行了复盘与反思。一、课前预设1.巧用音乐辅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跪撑爬行与游戏》一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基本身体活动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游戏的乐趣,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为生活实践奠定  相似文献   

3.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已有的爬行动作前期经验,将“主题”式的情境教学和多变的器材使用相结合,体现“教会、勤练、常赛”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水平一(一年级)《爬行与游戏》单元第4课时。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是爬行技术动作中比较难的爬行姿势,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4.
<正>13支代表队、120节展示课、800余名观摩教师……2021年5月26日-29日,"百节体育优课庆祝百年华诞"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在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4个校区同时举行。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武进区教育局、武进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共同协办,规模和参赛人数均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5.
<正>在长三角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孙华老师的一节《不同方向的单、双脚跳跃》课。这节课能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跳跃的音符,变幻的旋律"为主题,让儿童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地学练各种方向的单、双脚跳。结合本节课,笔者欲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趣味课堂,并简要评析怎样的趣味课堂能为儿童的体育学习助力。一、器材的选择运用助力发展儿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4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举办"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以来,得到了全国一线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笔者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每一届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一、三种角色,不同收获转瞬之间,5年三届的案例评比活动,笔者经历了三种不同角色。(一)组织者2014年,笔者毛遂自荐,撰写了《体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一文,被一线话  相似文献   

7.
<正>一、磨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做了怎样的调整,效果如何?重庆市人民小学刘勇:在具体磨课过程中,经历了自磨和他磨两个阶段。其中,在自磨阶段,磨课团队根据重庆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目标管理认证原理",在团队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课进行研讨。这里的目标管理认证是指,设立了目标一"上一节水平一的《立定跳远与游戏》课"、目标二"上一节与一年级学生身心特征相符的《立定跳远与游戏》课"、目标三"上一节充满汗水和微笑的,符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观摩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十一节课中只有一节是中学的课,其余全是小学的课,小学的课中有一节是跨越式跳高,其余的是体操类和篮球类。这十余节课在教学步骤的设计上可以说是由简到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2015年江苏省小学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研讨活动,无论是开幕式上的领导讲话、团体操表演,还是社团活动的展示、学校校长的主题报告、学生的才艺展示;无论是6节室外三门球的实践课,还是1节室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是体育教育"圈内人士"的"域外传真",还是"圈外专家"的"民俗体育文化"与"情境教育"之研究,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欲从本次研讨活动对促进体育教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要求"从2009年秋季新生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将执行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的国家规划新教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实施以来,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如何?江苏省开展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为检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笔者有幸作为"两课"评比活动的评委参与了教案、说课、答辩的评审工作,对职业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针对小学三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小学五年级《体操——支撑跳跃》2节展示课的观摩,谈巧用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一、以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1.巧用真情境对抗,提升运动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是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的体能、技能、技战术能力与心理能力。运动能力是依靠平时在  相似文献   

12.
<正>情境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教师设计的情境是否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的掌握,都会直接影响情境的运用效果。笔者结合参加"2018年京浙中小学体育名师教学思想研讨与实践活动"中所看到的3节"跪跳起"课,谈谈对体育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的思考,以抛砖引玉,供一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14,(Z2):32-33
<正>一、教材的选择本节课是结合笔者学校的办学理念"让生命永葆绿色",在课的内容选择上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所以笔者根据课的目标,依据水平三学生的学情,结合笔者学校正在进行绿化这个契机选择了《民间体育放光彩》作为本节课教学主题。二、课的设计理念这是一节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的渗透环境教育的开放课,尝试以目标的达成统领教学的内容。把教材中的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点点新意: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之六:爬行)一、“爬行”教材简介“爬行”属体操类教材,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喜爱,安全性极高的小学体育教材之一。经常进行爬行练习,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上下肢配合动作,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神经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肌肉收缩的力度。“爬行”按动作方法分类有低姿与高姿之分。膝盖以下着地的各种姿势的爬行称为低姿爬行(见图1),如模仿乌龟、蜥蜴、小蛇、海狮、海豹、鳄鱼等动物的爬行;而膝盖不着地的各种姿势爬行称为高姿爬行(见图2),如模仿大象、长颈鹿、熊、大水牛、恐龙、狼、猎豹、…  相似文献   

15.
<正>本次活动分别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限学内容器械体操类项目水平二《单杠:多种形式的悬垂活动方法》、水平二《双杠: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及水平三《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的活动方法》进行单元设计,并从中各抽取1节课进行了课堂展示。笔者以3节展示课为例,基于项目特征,从多元的视角,谈谈"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执教的三年级《"8"字跳长绳——进绳时机与动作游戏》一课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现场展示资格。现将展示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与大家进行交流。一、课的设计1.设计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并将动作技能分解并融入游戏中。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06,(2):83-83
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将《体育(与健康)课标》基本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可操作的教学行为,交流和展示全国体育教学成果,为大家提供一批简便、实用、优质的体育教学课时计划,特举办本次比赛。一、主办单位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二、参赛人员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员和体育师范学院(系)学生三、时间安排投稿:2006年3月1日~5月31日;评审:2004年5月~6月;各奖项公布时间:8月四、比赛项目分类与评比标准1.项目分类:室外体育教学课时计划和室内课时计划(以下简称:教案)。2.评比标准:(1)符合《课标》基…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课标培训"现场会上的展示课,还是"基本功大赛"中的录像评比课,或是"教学时空"里的网络研讨课,每一次观摩李国虎老师执教的《跑酷——侧滚翻》这节课时,总有一种"欣赏教师"的内心体验,总能领悟到教师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环境的深刻内涵。从本课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线体育教师固有的理念体系和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2021,(7):39-40
<正>笔者参与了2021年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水平一"跑与游戏"单元的评审工作,对其中的3节《游戏:黄河、长江》课印象深刻。虽然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是3位执教教师基于课标,围绕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目标"引领下大胆实践,创新突破,让游戏教学富于变化。他们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过程安全、掌握技能、培养情感、帮助弱小"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引领和实施富有变化的游戏教学,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安全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结合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对爬行运动的认知,打破传统爬行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模式,将情境教学与器材完美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学练的游戏、比赛、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努力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