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赵伟 《大观周刊》2013,(7):157-158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在当今升学的重压之下,语文 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德仙 《大观周刊》2012,(45):390-390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师范钢琴教学中起着传承发展音乐文化,改良、创新钢琴教学思维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师范钢琴教学应从基础教育出发,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把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将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使师范钢琴教学能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张永强 《大观周刊》2012,(36):171-172
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在“自己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学习——发散学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只有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才有出路,才会达成新课程改革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4.
陈维玉 《大观周刊》2013,(9):165-165
传统高中美术教育,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拉升所在学校形象,逐渐消解了美术中的一些可贵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包括高中美术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要关注“人”的教育,人性化体现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体现在生活化的高中美术教育中。“人”的教育的回归是教育的进步,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黄伟 《大观周刊》2012,(52):150-151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又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6.
安世武 《大观周刊》2012,(51):315-3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评价方式已在许多方面不能再适应数学现代化教育教学目的和教育特点.2011版新课标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场所,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综合素质评价哪?我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陈君 《大观周刊》2012,(19):191-191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每一位中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呢?对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邱晓晶 《大观周刊》2011,(44):216-216
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体制的中职教育要办得有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在财会教学中实行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曹继蓉 《大观周刊》2012,(20):224-224,194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纯的传递信息、教授知识和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对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必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作文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罗秋莲 《大观周刊》2012,(43):326-326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敢于发问,  相似文献   

11.
刘浩然 《大观周刊》2012,(51):375-375
读史使人明智.这就说明历史的作用.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历史教学也不排除在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初中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者结合所在图书馆配合全校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体会,提出了学校图书馆既应该履行教育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功能与作用,又必须注意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当好配角,发挥作用到位又不越位。着重要建设好馆藏与馆风馆貌,井以多种形式发掘优秀书刊的教育作用,以优质的服务与优稚的馆貌,寓教育于“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之中。  相似文献   

13.
黄辉凤 《大观周刊》2012,(52):230-23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于激威、唤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此说。我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徐光秀 《大观周刊》2012,(27):312-31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校领导提出“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改进专教法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自己按照这个要求在教学中初步做了一些改进,有了一点体会。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李春建 《大观周刊》2012,(32):37-37
原国家教委督学柳斌曾说过:“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探索,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情感的教育只能走人单纯传播知识的误区.枯燥的死胡同。”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有偏见,认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无实用。这种思想观念使他们对该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t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问题。我就政治课上如何创设情境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唐仕丽 《大观周刊》2013,(4):152-153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而:一、顺应时代发展、走出传统教育误区:教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7.
陈瑞奖 《大观周刊》2011,(52):212-212
当今的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创造力是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开展。然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死板.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如何突破常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卞壮 《大观周刊》2011,(52):100-100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音乐作为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机会。笔者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是音乐课创新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熊烈焰 《大观周刊》2013,(3):133-133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数学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邱全波 《大观周刊》2012,(22):175-175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礼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