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衔接过渡。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是新时代对幼儿园和小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一直以来,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高要求等问题都让家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焦虑。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幼小衔接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为了能精准地了解幼小衔接的情况,包头市通过开展幼小衔接监测工作的实践探索,引导各类幼儿园、小学强化科学的幼小衔接意识,  相似文献   

2.
日本从40年代就开始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实验,特别是1956年《幼儿园教育纲要》公布以后,幼小实行一贯教育的主张更突出了。当时的方向是以幼小间的教材为主进行选择、配备和调整。这种较为单一的改变,其结果是幼儿园,特别是大班的幼儿教育有小学化的倾向,因而招来了“幼儿园小学化”的批判。这以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就从教材、生活形态与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明确幼儿园不能小学化,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也应改革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日本文部省十分重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1977年起,指定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朱瑜 《天津教育》2022,(9):168-170
<正>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所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因为家长的观念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幼小衔接的定位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小衔接?这需要向家长作一概念上的渗透,让家长了解到幼小衔接并不代表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课程,这种超纲学习并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相反还会造成幼儿厌学的逆反心理。所以,幼儿园幼小衔接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缓解家长的过分焦虑,让家长了解到在政策的指导下,小学已经渐渐与幼儿园紧密靠拢。孩子升入小学不再意味着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补课,而是在逐渐过渡中给予幼儿成长和适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80后”与“90后”家长担当家庭教育主力军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持以更高的关注度。“幼小衔接”是幼儿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家长在面对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诸多差异以及孩子入学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时,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育儿焦虑。调查发现,在入学准备阶段,大班幼儿家长的育儿焦虑程度中等偏上;焦虑内容呈现多样化;学习焦虑显著突出;育儿焦虑在幼儿胎次、幼儿园性质、家长学历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纾解育儿焦虑,大班幼儿家长要加强学习反思,树立科学的衔接理念;学校要构建合作机制,优化评估指导实践;政府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为家长减负降压。  相似文献   

5.
优化幼小双向衔接不但关系幼儿是否可以顺利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今后学习、生活多方面的发展。但是当下许多幼小衔接的情况不容乐观, 存在幼儿园教学“小学化”、责任“一边倒”、家长教育理念落后 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些情况,需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 阶段的差异化,为优化幼小双向衔接多思考,多实践,加强家 庭、幼儿园、小学三方的合作,为幼小顺利过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吴斯婷 《林区教学》2020,(2):119-121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长期被大家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学前教育"小学化"存在抑制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扼制幼小衔接有序进行,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危害。它因幼儿家长提出需求,幼儿教师推波助澜,幼儿园提供环境等原因而形成。因此,应该通过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性,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与引导来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家长应做好幼儿入学的准备工作 “幼小衔接”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做好衔接工作,使幼儿高高兴兴入学。家长应了解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  相似文献   

8.
对幼小衔接的焦虑往往是家长、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针对幼小衔接,学校可采用“小幼衔接”的方式优化管理,合理规划小学新生的课程内容,研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启家校协同模式,从而推进小学入学适应教育,解决衔接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是备受家长和幼儿园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幼小衔接”衔接什么、“幼小衔接”如何衔接、“幼小衔接”何时衔接,也成了被广泛追问的问题。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等文件,提出了“科学幼小衔接”的要求,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解答了幼小衔接内容的问题,提出“科学幼小衔接”贯穿幼儿园教育全过程,解决了有效衔接何时接的问题。那么“科学幼小衔接”如何衔接呢?其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而应是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过程,同时还应有家庭的配合与支持,这才是对如何进行“科学幼小衔接”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魏颖 《天津教育》2022,(16):8-11
<正>韩女士的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暑假之后就要上小学了,她最近特别焦虑:“这段时间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天天都在聊要提前给孩子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以便适应小学生活。需要这么做吗?我拿不定主意,要是人家孩子都学了,我儿子不提前学,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到底怎么办才好?”随着小学一年级入学临近,像韩女士这样焦虑、纠结的家长不在少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热点问题,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所以太多家长紧张、焦虑。在采访中,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幼小衔接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把"小学化"当成幼小衔接,家长把超前教育当成幼小衔接,幼小衔接重视幼儿知识储备而忽视相关主体的心理建设。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需要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入学准备应从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向学习品质的培养,并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黑龙江省10所幼儿园、8所小学共522名儿童家长、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看法、差异以及焦虑情况。结果表明:儿童家长、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三方的幼小衔接教育观水平均较高,普遍重视幼小衔接教育;三方在幼小衔接教育观的总体及各个维度层面存在显著差异;三方对幼小衔接教育均呈现较高程度的焦虑,且焦虑内容有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改进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的策略,包括发展科学认知,强化儿童早期整体发展观;联合多元力量,建立幼小衔接协同合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推进幼小衔接长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结构问题,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许多幼儿园采取了提前小学化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关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由于许多幼儿园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幼儿园教育提前小学化,导致幼儿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幼小衔接备受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重视,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阶段上互相连接,双向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新形势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困境,制约着衔接的科学性,还有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幼小衔接存有“谁来衔接、衔接什么、如何衔接”的困惑。本文对这些困惑进行了澄清,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幼小衔接的实现路径:幼儿园向上衔接到小学,在儿童入学准备中凝聚“推力”;小学向下衔接到幼儿园,在儿童入学适应中跑好“接力”;建立协同共育的家、园、校关系,增强幼小衔接教育合力;提升教师幼小衔接素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大幼小衔接综合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转变“角色”,培养入学意识,幼儿园应积极为幼儿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同时,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家长会”、“专题讲座”。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十分了解,感到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不让你念幼儿园了,早点把你送入小学……”,这就造成孩子对上小学的恐惧心理。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使之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首先,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大班的学期工作计划,介绍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如:带幼…  相似文献   

16.
胡俊 《少年世界》2018,(4):12-15
幼小衔接工作是长期以来备受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话题,许多的幼教工作者也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受当今社会上一些不适宜需求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幼小衔接观念片面和错误的理解,导致部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依然存在单向衔接和表面化问题。笔者认为,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家庭和小学的多方衔接,缺一不可。多渠道宣传,帮助家长和教师树立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和幼儿园保教质量,帮助每个幼儿从容进入小学;加强与小学的深度和双向衔接,共同助力幼儿适应性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是儿童成长必经的一次重大心理转折。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科学教育方法的引导,幼儿家长普遍热衷"提前学习",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缺乏信心,盲目"从众",积极参加各种"幼小衔接"辅导班。面对"学前焦虑",幼儿家长应增强自身对"幼小衔接"的理解,端正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18.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小衔接对帮助幼儿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衔接教育方式上、教育内容上、衔接管理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正确理解幼小衔接,避免"小学化教育";注重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深入了解幼小衔接问题;严格贯彻幼儿园的办园宗旨。  相似文献   

19.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存在作息安排、课程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的不同,孩子对入小学既向往又紧张,加之家长缺乏科学规范的幼小衔接认识,对孩子入小学倍感焦虑,因此,幼小衔接问题始终是备受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可如今我们面临的现状又是如此:幼儿园单边的衔接需要协调和小学的  相似文献   

20.
庄秀萍 《成才之路》2023,(20):105-108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向小学生身份转变的重要过程,也是其学习生活的重要转折期。高质量的幼小衔接可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目前,幼小衔接广受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关注,但就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存在一些误区。如何走出误区,提高幼小衔接质量,是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具体策略有:遵循幼儿发展特点、树立正确衔接观念,依据衔接工作规律、突出衔接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有效衔接点,以此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推动幼儿园教育及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