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分析其体重指数与体脂百分比的关系及对两种方法判定肥胖的比较。方法:测试95例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并用皮褶厚度法计算其体脂百分比。结果:以BMI为标准判定,女性肥胖的检出率为13.3%,男性肥胖的检出率为54.3%;以体脂百分比为标准判定,女性肥胖的检出率为40.1%,男性肥胖的检出率为65.7%。结论:用体重指数和体脂百分比作为不同的诊断方法,肥胖检出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在判定超重与肥胖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质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福建省3城市居民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和腰臀比(WHR)的基本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MI与F%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超重是福建省3城市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男、女即使体重正常,腹部肥胖和体脂百分比超标也占一定的比率;体质指数的增加主要与脂肪增加有关,而体内脂肪又主要堆积在腹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以及肥胖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使用皮脂测量法,计算出天津市大学生的肥胖检出率,肥胖标准定为男生大于20%,女生大于30%。结果发现男生的肥胖检出率为9%;女生肥胖检出率为13%。进一步研究肥胖学生的体质状态,表明肥胖对大学生体质从形态、健康体质指标和运动能力上都有不良的影响,与正常体脂大学生的体质状态对比后,我们认为,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脂含量是肥胖大学生获得健康体质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参加"2009年上海巅峰暑期减肥运动营"23名重度肥胖女性儿童青少年运动减肥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经过4周运动减肥后,体脂百分比、体重指数(BMI)、脂肪体重、腰围、臀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脂百分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MI,腰围/身高比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臀围/身高比。与BMI比较,体脂百分比是评价肥胖程度和运动减肥效果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八段锦锻炼结合丙酮酸钙补充对肥胖女大学生血清瘦素、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A、B、C、D 4组为期14周的实验:A组进行八段锦锻炼,B组单纯服用丙酮酸钙,C组进行八段锦锻炼并服用丙酮酸钙,D组为对照组只服用安慰剂。结果:A、B、C三组血清瘦素下降幅度及血清脂联素上升幅度显著性大于D组,其中A、B两组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血清瘦素与体重、BMI、体脂百分比、FFA、TG呈显著正相关,血清脂联素与体重、BMI、体脂百分比、TC、TG、FFA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八段锦锻炼结合丙酮酸钙补充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血脂水平和体成分;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提示八段锦锻炼结合丙酮酸钙补充在减肥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肥胖中学生心肺机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肥胖对中学生心肺机能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20所城乡中学15 600名学生的体质测试及体检结果,并将1 263名肥胖中学生的心肺机能的相关指标与正常体重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肥胖中学生的基础心率、安静时心率、血压均高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并与其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肺活量虽略大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但肺活量指数却小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并与其体脂百分比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肥胖中学生心肺机能低于正常体重中学生,并与其体脂百分比有相关性.建议社会重视中学生肥胖问题,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纠正肥胖并预防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不同体力活动相互替代后,评估体力活动对隐形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产生的效应量,为探寻该人群健康收益最大化的最佳时间配比提供参考。方法:对107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Inbody230确定身体成分,根据BMI(18.5~23.9 kg/m2)和体脂百分比(BF%)将受试者分为正常体重非肥胖组和正常体重肥胖组(即隐形肥胖,男性:BF%>20%,女性:BF%>30%)。获得握力、纵跳、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5×5 m折返跑、安徒生测试等身体素质测试指标。采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测量久坐(Sedentary Behavior, SB)、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 LPA)、中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MPA)和高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VPA)时间。运用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评估不同体力活动时间对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效应量的影响。结果:(1)LPA与体脂百分比(b=-...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7名肥胖男性青少年进行为期21天的封闭式综合干预(运动、营养、生活方式、心理教育等)减肥。通过比较综合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探讨综合干预对肥胖青少年健康的改善和促进作用。方法:以2011年参加沈阳体育学院运动智能控重中心减肥夏令营的7名体脂率>29%的男性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综合干预开始时测试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PBF)、身体质量指数(BMI)、脂肪体重、瘦体重、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和血脂四项、血清葡萄糖(Glu)和血清胰岛素(FIN)等血液生化指标。经运动负荷试验和体格检查,排除心血管机能障碍等危险因素后确定个体减肥方案。采取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干预方案,21天后测定相同指标并与刚入营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1天的综合干预,肥胖青少年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BF)、脂肪体重、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和空腹血脂、血清胰岛素(FIN)指标明显改善,空腹血糖(Glu)没有变化。结论:21天的综合干预对肥胖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血液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省淄博市部分7~12岁小学生进行体重调查和体脂%测量,发现肥胖儿童已达到该市城镇儿童的10.01%。本文对形成儿童肥胖的个体、家庭及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给出控制肥胖儿童体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2周有氧训练对肥胖妇女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它们与体成分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15名肥胖妇女(年龄为38.3±5.6岁,BMI为28.36±1.73)进行12周有氧训练干预,并于实验前测试体成分、血脂、瘦素和脂联素等指标.结果:12周有氧训练后,受试者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血清瘦素水平有了显著性的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有了显著性的上升.血清瘦素的变化量与体脂百分比的变化量相关.血清脂联素的变化量与体重的变化量相关.结论:12周有氧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肥胖妇女的体成分和血脂水平;促进了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良性变化;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与体重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间歇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营养性肥胖SD大鼠体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减肥健身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进行试验观察。结果:4周间歇低氧运动后,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肥胖SD大鼠体重、体脂百分比和Lee's指数均降低,且间歇低氧运动组比常氧运动组变化更明显。间歇低氧运动组肥胖SD大鼠骨骼肌只是绝对重量下降,而骨骼肌与体重的相对比值保持不变或升高。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抑制营养性肥胖SD大鼠食欲,加快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动员和分解,进而达到减体重、降体脂的效果,并且比单纯的运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七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体脂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肥胖与肥胖抵抗的基础上,观察七周有氧运动对不同肥胖程度的高脂膳食大鼠体脂、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①80只SD大鼠全部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膳食诱导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②分组干预: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成功后,分为6组:肥胖组、肥胖运动组;中间组、中间运动组;抵抗组、抵抗运动组。全部继续进行高脂饮食,运动组同时进行游泳运动训练。③干预7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TC、TG、LDL-C和HDL-C等指标。结果:①实验结束时,肥胖组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TC、TG、LDL-C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HDL-C显著低于中间组和抵抗组。抵抗组体重和脂肪量显著低于中间组,血脂各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各组血糖没有显著变化。②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显著下降,GLU、TC、TG也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体重,GLU显著降低,HDL-C、TC、TG、LDL-C没有显著变化。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TC显著下降;体重、脂体比、GLU、TG、HDL-C、LDL-C没有显著变化。结论:①本实验应用高脂饮食成功复制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肥胖大鼠与肥胖抵抗大鼠相比,存在脂代谢紊乱,肥胖敏感性大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②通过长时间有氧运动,机体消耗能量增加,降低体脂,改善机体脂代谢紊乱,有效缓解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身体成份主要包括体脂百分比(F%)和瘦体重(LBM),对正常人来说两者应各占一定的比例。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体成份的平衡和其水平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肥胖判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一普通小学2~6年级1233名学生中,选取7~13少肥胖儿童145名,超重儿童124名,正常儿童274名,利用判别分析法,以皮脂厚度和体重两项指标共同评价肥胖。根据判别式对身高体重法、体块指数法,体脂百分比法,皮脂厚度十体块指数双超法,皮脂厚度法等5种评价肥胖的方法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各自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判别符合率,结果显示皮脂厚度+体块指数双超法、体脂百分比法有较高的判别符合率,分别为94.20%、94.84%假阴性率较低为11.4%、8.7%,假阳性率较低为0.4%、3.5%,说明这两种方法较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5.
含铬螺旋藻对肥胖大鼠体重及体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含铬螺旋藻对高脂高能量诱导的大鼠单纯性肥胖的体重和体脂的影响,本文以30只成年SD大鼠为对象,适应喂饲一周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高脂组(10只)和实验组即含铬螺旋藻组(10只)。饲养六周后处死。实验结果表明:六周高脂高能量膳食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体重和李氏指数无显著差异,高脂组体重和李氏指数显著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高脂组TC、TG、LDL均高于实验组,TC、LDL值有显著性意义,TG值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高脂高能量所诱导大鼠单纯性肥胖和高脂血症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含铬螺旋藻能明显改善由高脂高能量诱导的大鼠单纯性肥胖和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6.
用WHO推荐的BMI标准和日本体脂百分比标准,对5 020名18~22岁成年学生的肥胖度进行交互判别的结果显示,对体脂正常者与体重偏轻者的判别结果一致性程度较高,其差异不超过10%,但被F%标准判别为轻、中、重度肥胖者的比例大于用BMI标准判别为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如按F%标准衡量,在男女BMI正常者中约10%~20%的人属于超重或肥胖者.BMI的第95%位数相当于BMI超重标准,F%的第85%位数相当于F%的男子轻度肥胖与女子中度肥胖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的减肥速度对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针对于个体的科学的减肥速度,为健康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高校肥胖大学生男、女各40名为研究对象,并以体脂成分正常的男、女生各8名为对照组。根据减肥速度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5组,其减肥速度分别为6%原体重/12W、9%原体重/12W、12%原体重/12W、15%原体重/12W和18%原体重/12W,减肥周期为12W。在整个减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减肥速度,根据个体差异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测试受试者的体脂百分比、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各组均达到了预定的减重目标,体脂百分比也明显下降;与正常青少年相比,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6%原体重/12W的减肥速度可增强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9%原体重/12W、12%原体重/12W和15%原体重/12W的减肥速度对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而18%原体重/12W的减肥速度可对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造成明显的伤害。结论:肥胖青少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现象;低速度的减肥可增强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而过高的减肥速度可对肥胖青少年的免疫功能造成明显的伤害,应根据减肥计划周期的长短采取适当的减肥速度。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期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为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以南昌市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69人为研究对象,同一地区未经常参加运动的中老年人70人为对照组;使用韩国产的biospace体成分分析仪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指标(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体质指数和体重)。研究结论: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都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人的体脂含量,从而达到预防或延缓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低氧、低氧结合运动对肥胖大鼠身体成分的影响,并与常氧运动干预结果进行比较,检测这两种方式的减肥效果:结果表明:4周实验后,低氧结合运动能极显著且快速的减少体重、Lee指数、体脂和体脂百分比(P<0.01);低氧也能减少体重(P>0.05),显著的降低Lee指数、体脂和体脂百分比(P<0.05);低氧结合运动组大鼠的体重、Lee指数、体脂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低氧结合运动组大鼠的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综合来看,低氧、低氧结合运动都具有减肥降脂作用,与常氧运动干预结果比较,低氧结合运动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肥胖与肥胖抵抗基础上,观察7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胰腺中神经肽Y(NPY)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分为6组:肥胖组、肥胖运动组;中间组、中间运动组;抵抗组、抵抗运动组。各组继续进行高脂饮食,运动组同时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干预7周后,测定血浆NPY、胰腺NPY受体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1)肥胖组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抵抗组体重和脂肪量显著低于中间组。(2)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显著下降;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体重显著降低。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体重、脂体比没有显著变化。(3)肥胖组血浆NPY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P<0.01);抵抗组血浆NPY显著低于中间组(P<0.05)。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血浆NPY显著下降(P<0.05)。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肥胖组与抵抗组相比,胰腺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肥胖组和抵抗组胰腺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显著低于中间组(P<0.01)。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NPY Y1受体基因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1)应用高脂膳食成功复制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肥胖大鼠与肥胖抵抗大鼠相比,存在脂代谢紊乱和NPY抵抗。(2)在高脂膳食喂养过程中,胰腺NPY受体表达下调,NPY敏感性下降,出现NPY抵抗,促使肥胖的发生发展。(3)长时间有氧运动能有效增加胰腺的NPY受体表达,改善机体NPY抵抗,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