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研究生开展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湖南农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品课程以"五个一流"为建设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建设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举措和成效。  相似文献   

2.
"沉积岩石学"是地质类高校为跨专业攻读地质学科的研究生设置的重要基础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鉴于跨专业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缺少"沉积岩石学"课程的实验课或者野外认知实习,缺少对沉积岩和沉积相的感性认识,笔者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我国硕士研究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针对能源动力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提出从教师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来实现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并在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等工程热力学"的教学改革中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建模与参数估计"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方式。通过分析研究生教学的特点,指出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课堂讨论、专题讨论和课后实践与课程报告三个方面给出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并指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教学方法经过"系统建模与参数估计"课程的实践后,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比较中美两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现:培养目标上,中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相对单一且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生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双弱"的问题;课程教学上,教学形式单一,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时间不足;科研能力培养上,仍然沿袭学徒式导学方式;考核方式上,考核在形式上与美国并无重大差异,但在考核标准的控制上过于宽松。我们应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增加课程教学中的互动与实践环节;推广和落实"集体指导,导师负责"的导学方式;适当提高研究生入学后的各项考核标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精读课是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以谭恩美的作品《母语》为教学实例,介绍如何依托课文,结合"3+3"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视、听、读"三种语言输入渠道,和"说、写、演"三种语言输出渠道相结合,开展多方位教学活动,培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化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传递过程原理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3种传递现象之间的类似性。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系统性强和"三传"之间的类似性强,公式多且复杂,学习难度大。根据课程的学习目的和特点,本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M大学8个主要院系(人文、理工各4个)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问题。结果发现,研究生人际交往在"性别、年级、学科、是否跨学科、本科学校类型、是否有工作经验、生源地"7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父母职业为"国企私企管理者"与父母职业为"农民、其他"上两者差异显著,且前者人际关系好于后者5倍以上。在相关研究上,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与"课程成绩要求、应激反应、专业兴趣"呈正相关,但与"平时自学时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并结合笔者旁听"Geochemistry of Natural Waters"这门课程的体会,对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增强教师在教学方面及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投入,注重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和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错位、教学与考试的错位、输入和输出的错位、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期望错位、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错位的现象。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提出建构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术写作能力培养,增加英语选修课程和实施英语课程评估多样化来调整这些错位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助教的助教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方面是教,是"助教",另一方面是"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教"。当前,研究生助教在"教"与"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单一、师徒制学习方式实施效度较低等,这与我国研究生助教制度在实施中过于强调功利化目的而弱化其教学发展性功能、助教制度规则不完善、缺乏对研究生助教的相关培训或培训形式化及师徒制学习方式效度发挥的条件性有关。要有效提升研究生助教的"教"与"学",建议强化教学发展性目的,创新研究生助教制度建设,加强对研究生助教的教师教育,强化其课后反思,有选择、分步骤地尝试让师徒相互合作,同台教学,为研究生助教提供合法边缘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2010-2020年普通中小学师资数量需求和学历要求的预测表明,全省师范专业专科宜按"十二五"期间年均907人、"十三五"期间年均600人的规模,师范专业本科"十二五"期间宜按年均6000人"、十三五"期间按年均4173人的规模进行招生培养。同时,必须改进师范专业学科和课程结构,调整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比例,加大发展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高素质师资和人才。  相似文献   

13.
浅论企业管理教学中“商业道德”课程的设置赵可人,喻文益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企业管理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相对于技术科学,企业管理的课程被视为软科学。在已经设置的企业管理课程中,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被视为"硬课程";而...  相似文献   

14.
结合应用研究型硕士培养的特点,从开拓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六个一"培养工程、推进"三段式"课堂教学和实践培养相结合模式及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倡导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及全方位开展"激发—转化—实体"模式的创业教育等诸多方面,对构建多元化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大力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思想转变的今天,各大高校都在有针对性地改变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教育目标。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深造教育阶段,若要全面实现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机制下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内容和结课形式。本文就笔者讲授的"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技术"课程的结课考核方式,提出了一种"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生专业课结课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详细阐述了该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评价标准及操作过程。此项结课考核方法与传统研究生结课方式相比有5个方面的优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它的培养模式深刻影响着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但目前中国"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而"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正是世界经济实力排名前几名的国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对中国往"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迈进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功能陶瓷材料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功能陶瓷材料导论》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程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型课程模式探索,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精讲理论,重视实践教学,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以期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跨境高等教育的发展,赴港大陆学生数量大幅增长,但对就读港校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大陆学生适应情况的研究仍为空白。基于学生发展、跨文化适应及国际学生经历理论,以40名香港大学的修课式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经历,识别出影响大陆学生适应香港高校学习生活的4个显著因子:年龄、语言能力、未来规划、教育背景,结合其他因素构建适应情况分析模型并探讨研究发现的"适应只是选项"与"假期式研究生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的现状、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全国14所高校硕士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的专门调研,其中涉及研究生专业前沿、研究生课程最为缺乏的教学内容、研究生对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生参加创新计划项目情况、研究生对课程学习情况的总体描述及对学校专业学习环境的评价、研究生投入课程学习的原因等方面,并从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方式、营建开放的专业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硕士生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体制缺乏激励与评价机制,同时也面临着政策差异和认识不足等改革阻力。华南农业大学从完善奖助体系、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建立健全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等方面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就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出:要坚持"科研主导"与"导师负责"的核心理念和学科分类指导的原则,同时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