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程度的发展,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市场随之出现"西冷东热"的现象。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辽宁省大力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形成了以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各市就业主管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创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大力开展区域性合作和发展,构建全国就业市场联动。  相似文献   

2.
高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是大学生就业“大联动”机制中的一种“小联动”机制。目前,这一机制的完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特色招生、精心培养、服务就业”的联动机制。特色招生就是要实现树立专业品牌、优化生源结构、紧跟社会发展,精心培养就是要实现大类培养、分级教学、科学教育,服务就业就是要实现全员服务、全程服务、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谈谈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一些做法,提出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人才市场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点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还不够匹配,就业市场反馈高校招生培养的机制还不够灵敏。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四环联动”工作机制,提升高校内部治理效能,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实现“入”与“出”“供”与“需”“内”与“外”的协同,是当前高校应对高质量就业困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可不可行;其次是理念问题,即地方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对二者工作能否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第三是联动机制怎么操作,即地方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可行的途径,在本文,笔者试图一一回答,实践中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在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其掌握了科学的专业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肩负着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任。但是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使得我国每年高校大学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与此同时,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持,这就需要高校、政府、社会共同构建长效就业机制,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形成有效的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文章主要针对教育改革背景下健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促进机制的对策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目的在于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不仅是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长三角地区高校联动发展,一是政府要为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统筹规划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三是建立公平的奖罚考评激励机制,四是要建立长三角联动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此,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财政投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机制,构建立体的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制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安排大学生专业实践普遍缺乏积极性,实践教学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提升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要探索新的路径。基于此,提出了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两个市场、三个课堂联动"的专业实践教学思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利用"两个市场、三个课堂联动"创新实践教学的内涵以及应用价值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载体分散、资源整合平台层次低、官产学融合性不高"等问题,而"大学和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的一条新途径:各方共营创新基础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素养的生成源,打造精品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创新创业的能力结构体,共推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形成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构建"结构紧凑、各要素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内涵得以体现、创新创业智力人才得以生成"的培养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11.
郭必裕 《文教资料》2010,(15):165-166
为调动长三角高校积极参与联动发展的积极性,建立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文章在阐述高校联动发展中激励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从激励制度的诱导因素、行为导向、行为幅度、行为时空、行为归化五个方面,揭示了高校联动发展激励机制的构建体系.提出了有效实施战略联盟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生等多重主体息息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基于CAS理论,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搞好宏观调控,高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方面与用人单位搞好对接,企事业单位要摒弃就业歧视、降低门槛和就业中介、非营利机构相配合搭建公开、公正的就业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秉承务实的就业态度,从而实现“五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生等多重主体息息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基于CAS理论,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搞好宏观调控,高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方面与用人单位搞好对接,企事业单位要摒弃就业歧视、降低门槛和就业中介、非营利机构相配合搭建公开、公正的就业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秉承务实的就业态度,从而实现"五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对于当今高校教育来说,社会各个阶层都非常关注学生就业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加强招生和就业工作,并且二者相互联动、相互影响。招生工作作为学生进入高校的入口,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因此,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生源的广泛性,高校必须要提出就业联动机制,并融入创业培训,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高校招生联动机制和创业培训现状,进而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决定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构建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文章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应该包括强化政府主导机制、完善社会导向机制、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机制以及建立政府、社会、高校、毕业生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联动改革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新世纪以来,在政府主导、社会推动、高校参与下,长三角地区通过举办教育论坛、开展校对校交流、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等,进行联动改革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联动改革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人才、教育等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就应把"校地互动"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校地互动"应遵循互惠性、主体性、层次性、市场性等原则,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及资源服务,并通过"校地互动"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地方本科高校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制订"校地互动"绩效评价机制,推动"校地互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政府、高校、个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就业联动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高校通过实施学生评价综合改革,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将劳育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推进一二三课堂贯通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类课程、组织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搭建劳育实践平台,构建“三堂联动”劳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凸显,导致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逐渐面临新的就业问题及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实现大学生高校就业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就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建立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平台、机制及体系,以不断促进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