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具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品格 :以美铸诗、以诗证史。我们必须注重从审美的视角入手 ,去探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诗词学养、审美个性、意象塑造、主体风范 ,并联系毛泽东的诗词美学主张和晚年生活 ,进而对毛泽东诗词作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古诗中的情     
赵峰 《语文知识》2003,(2):43-4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郁于中,方能发之于外。为诗为文,均少不了一个情字。鉴赏诗词,只有准确把握诗中抒发的感情,才能对诗词的主旨、意境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概括古人诗中所抒之情,大致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文革”前夕 ,毛泽东集中创作的数首诗词 ,从创作缘由去解读毛泽东彼时彼际的思想、情绪 ;从毛泽东诗词诗意化地表达情致、心态的角度 ,去欣赏其诗词大多作为“政治诗”的艺术特色。毛泽东在诗词方面一直较为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个性高扬的“三李诗” ,而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作。但到了他的晚年 ,随着心境的转换 ,在诗的意趣上却又不自觉地趋向杜诗的赅博沉雄。这不能不看作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许可 《沧州师专学报》2012,(4):96-99,110
毛泽东诗词体现了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诗词意象丰富,形神兼备。外在的神采和内在的灵韵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就其英文版本而言,就有十几个。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给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毛泽东诗词的形、韵之美和意象关是英译的关键,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分析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使读者从英译角度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哲学的热情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诗词创作。他融理入诗,其历史观,时空观和方法论等都渗透到了诗词创作当中。研究毛泽东诗词,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研究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学习、分析古代诗词,首先应从情和景入手,只有情和景水乳交融的诗,才能算是好诗。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种艺术魅力来源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以阳刚之美为主;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以诗证史”的方法,揭示了毛泽东诗词的时代内涵,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主旋律特色。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具有无穷的诗味、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典型性;在毛泽东诗词“富有诗意的裁判”中,可以见出诗人多么了不起的革命精神和审美力度。毛泽东诗词高超的艺术成就是诗人高度重视形象思维和深谙艺术创作规律的文艺审美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学习、分析古代诗词,首先应从情和景入手,只有情和景水孔交融的诗,才能算是好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作为革命家诗人,“才华信美多娇” (柳亚子语),是公认的诗词大家。毛泽东同所有的伟大诗人一样,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一贯主张“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毛泽东与梅白谈诗》),他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12.
文学即人学,人学乃情学。不知情,无以知文,诗词尤如此。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显然,诗词是诗人借以“言志”、“达情”的载体。诗人或缘情布景,或借景言情。故而,在学习诗歌时,若能以情驭诗,将诗情作为贯穿、理解全诗的主线,便能牵一“情”而动全诗,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3.
尚炜 《襄樊学院学报》2013,(9):83-84,88
《毛泽东的诗路人生》按照毛泽东同志诗词创作的大致时间顺序,从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生活的地域为径线,创作的诗词作品为纬线,探寻作为诗人毛泽东的心灵史和感情史。着力捕捉诗人毛泽东在诗海遨游时的思想和感情跳动的浪花,竭力去触摸诗人超凡崇高的内心世界,去寻溯诗人人格意志发生、发展而至结局为主线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历史渊源,去探究那些深藏在诗人诗词中的更坚实、沉重而动人的东西,并如同追踪伟人的足迹所深切体验的那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写中国革命的内容,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本文试从托物言志、寓情于理、禽言寄托、写景寄情四个方面,阐述毛泽东诗词的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15.
1996年9月,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首次公开了毛泽东同志十首未发表过的诗词,其中《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两首,在1997年《诗刊》第一期《毛泽东诗选辑》中也选辑了出来。可见这两首诗在毛泽东诗词所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透过这两首诗,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用诗这种独特的艺术评论形式,站在与历代诗人以诗论诗的不同角度上来对鲁迅的诗进行高度的评价。 以诗论诗是我国诗歌创作题材的一种取向,而且源远流长。李白对屈原,杜甫对李白,韩愈对李白、杜甫都有过以诗论诗的精神概括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典故,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在诗词创作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遣词造句、传情达意表现现实生活,大大增强了作品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探讨毛泽东用典特色,化用诗句、神话入诗和民谚民谣的使用。毛泽东的诗词用词风格与曹操、辛弃疾进行纵向比较,彰显出毛泽东使用典故的豪迈气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政治生涯充满着诗的激情和浪漫,他的诗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因此,研究他的政治思想常常“有诗为证”,研究他的诗词又总是需要借助政治背景的分析。笔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深深感到,要深刻理解毛泽东,需要把他的政治活动和诗词对照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互相印证。本文就是试图作这样的尝试——通过毛泽东晚年的诗词来揭示他晚年的政治心态。196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因病逝世。毛泽东于同月写下了一首诗:七律吊罗荣桓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形式。我们今天重读这些光辉的诗篇,仍会产生无限崇敬之情,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这是由于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具有特殊的革命经历。他不是单凭一时灵感作诗、填词,而是如他所说“在马背上哼成的”,也就是在南征北战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倾泻出来的,对读者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而且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诗人,他赋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又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才能。早年就曾背诵过两千多首古代诗词,并喜爱唐代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作品。这些都有助于他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从而对读者饶有浓郁的美的感染力。毛泽东诗词又是艺林集珍。作者善于写诗,也善于改诗。他虚怀若谷,还常请别人为他改诗。从而使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诗词世界,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半个世纪,亿万人诵读,千百人研究,多方面、全景式的评论,几臻完美。笔者试图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去探讨文学作品的系统思维,进而破译毛泽东诗词的深层密码。  相似文献   

20.
钟嵘在评论诗文和品第诗人时除有三条经脉即楚辞、雅、风外,另有三条纬线即气、情、文。他从气、情、文三个方面综合评价诗,认为诗应该具有清刚之气,饱含清怨之情,兼有清靡之文,而且这三者应达到和谐完美,达到了和谐完美就是诗之最优。钟嵘认为只有曹植达到了这三者的完美,所以给其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