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中大一新生因宿舍人际交往障碍引发严重心理问题,论文描述心理诊断与心理咨询步骤和环节,并通过与该学生协商,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求助者改变认知理念,用放松训练缓解求助者对宿舍生活的焦虑和恐惧,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咨询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一则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一名大二学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通过搜集分析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行为问题表面下的深层次问题根源,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并对其进行咨询与咨询后的效果评估.咨询中主要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认清楚认知与情绪的关系,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助其恢复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本案例报告是关于一个患有焦虑性神经症的大一女生的咨询及治疗。咨询师在深入了解事实和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对求助者做出诊断。在诊断之后,与求助者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意识到导致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并非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认知偏差和错误的推理,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缓解情绪、改变睡眠,并逐渐形成理性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4.
朱耀秀  郝传慧 《考试周刊》2015,(17):169-170
本文针对一名大三学生因失恋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本案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评估诊断,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由于求助者是高校学生,领悟力较好,咨询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五次咨询,通过改变认知,帮助求助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反之人际交往不良常常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本案记述一名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出现的问题以及咨询的过程,咨询师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其进行心理帮助与辅导,咨询效果明显,提高了求助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例宿舍人际关系差为主要特征的新生适应障碍的求助者进行咨询。通过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分析求助者的不正确观念,促进求助者自我审查,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帮助求助者分析其目前宿舍人际关系差及对大学生活不适心理行为上的原因。通过六次咨询,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心理困扰得到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关于一例大学新生因入学后适应不良而产生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主要通过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学会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人际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促进其自我成长。通过5次面谈咨询,求助者重新树立了信心,培养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恢复了积极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8.
郭小艳 《林区教学》2011,(6):125-128
通过对一例大学生因狐臭而引起的自卑心理的咨询分析,阐述了如何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其中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确定咨询目标,在咨询过程当中根据咨询效果适时调整咨询策略,咨询的评估与心理测验结果。本案例主要运用摄入性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情景想象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善其自卑心理,从求助者最终心理行为表现来看,其自卑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以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由自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为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综合使用尊重、共情、解释、指导等各种咨询技术,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促其改变不合理信念,重新接纳自己,产生新的合理情绪,并进一步帮助其改变人际关系状况。经评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案例求助者系一名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冲突导致情绪焦虑,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其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经过咨询,该生情绪基本好转,宿舍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是一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结合咨询过程,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通过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咨询中综合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与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改变求助者的不正确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达到改变其自卑、自责心理和负性的情绪状态,并重新确立积极的、自信的情绪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合理情绪疗法主张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等多种咨询技术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困扰。本文从一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具体个案入手,试图阐明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3.
求助者陈某是一个大二学生,1个月前开始暗恋杨某,逐渐出现了一些烦恼和睡眠问题,在2周前症状开始加重,学习状态下降。通过咨询了解到陈某向来胆小内向,在恋爱问题自卑明显,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通过与求助者商议,综合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和认知合理情绪疗法。经过3周共3次的咨询,该求助者焦虑失眠等症状基本改善,初步掌握进行良好合理的认知评价的一些方法,过度胆小自卑的倾向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14.
雷鸣 《新疆教育》2012,(19):10-11
本文通过对一例男大学生同性恋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5.
韩雪 《林区教学》2012,(5):32-34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和思想政治工作应人性化的要求。文章是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因自卑心理出现了偷窃行为,并就此衍生出与宿舍同学人际关系的紧张,并伴有情绪低落和轻度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没有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处罚,而是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空椅技术等咨询方法,帮助求助者重拾自信,完善人格,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例女大学生在男友与她分手后,出现焦虑情绪、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了资料,发现求助者之所以陷入困境与其早年缺乏父母关爱有关,容易把异性的关心当作恋情,缺乏对不同类型情感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5次咨询,王某情绪趋于平稳,睡眠得到了改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一男生小刚,在人际交往方面胆小脸红、不自在,不敢主动开口和害怕拒绝别人,这总让他感到烦恼,故前来寻求帮助。经过收集小刚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其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小刚调整认知观念,缓解了小刚在人际交往中引起的焦虑,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人际关系焦虑是因人际交往紧张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或想象的人际交往情境感到过分担心、紧张、焦虑,甚至抑郁,还伴有失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并对社会功能产生影响。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和同学、老师交往时感到困难,害怕交往,甚至和同学产生矛盾,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学习。心理咨询师根据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评估,结合心理测验,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并辅以合理情绪疗法,达到了的预期的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杨燕红 《时代教育》2012,(11):260-261
本案例的求助者由于一些生活事件,加上本身依赖性较大,使得她近期一直处于抑郁的情绪中。心理咨询师通过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与求助者建立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咨询关系,并用箱庭疗法帮助其提高自我认知,增加其信心。咨询一共经历4次,最后基本达到咨询目标,达到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求助者因与舍友发生争吵的现实冲突引发持续的焦虑情绪,导致出现了内容充分泛化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及其相关认知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放松技术进行干预。经过咨询,求助者的社交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解决,社会功能已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