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当前众多的中国本土动画作品中,普遍存在着视觉形象风格杂糅不成体系的现象,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本土动画的品牌建立和传播,阻碍了动画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源仍是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审美语言、艺术表现等视觉符号方面存在着问题.当前,我们亟待以本土文化为本源,重塑本土艺术视觉语言的审美意义,从民族文化长河里寻找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创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视觉符号,并以一种文化战略的眼光去拓展动画市场.  相似文献   

2.
周燕 《新闻世界》2013,(11):179-180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动人故事、精湛技术和温暖风格在动漫界独树一帜,其成功与其各符号元素设定、叙事主线及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从符号学和叙事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宫崎骏系列动画进行归总对比,探析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动画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动画片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作为典型的文化媒介和影视文本,动画片自然也无法避免全球化的洗礼.各国的动画片生产者纷纷采取多元传播策略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动画片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流行语”.20世纪90年代,美国动画电影风靡全球,成功地将美国文化、美国精神散播于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巧妙地利用跨文化的普世题材赢得全球受众认可,并深入挖掘和利用外来文化元素,经过本土化创新后进行二次发行,孙悟空、熊猫、花木兰等都成为其重要题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三部总揽票房大约20亿元,成为美国动画借助“中国功夫”玩转票房的成功案例.虽然美国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对输入国传统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其跨文化传播策略却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传播大众文化是跨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动画作为日本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影响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在新媒体语境下研究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同时新海诚被誉为"宫崎骏接班人",他将动画电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他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切入,浅析新海诚的代表动画电影,并且为中国国产动画的输出和跨文化交流提供独特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牛晓梦 《新闻世界》2012,(6):214-215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探寻国产剧场动画的发展之路,我们有必要对本土成功剧场动画案例与国外尤其是动画强国日本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并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和社会现实,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剧场动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罗妍 《视听》2016,(12):11-13
虽然腾讯动漫2013年才推出第一部漫改动画,正式涉足动画产业时间较晚,但凭借雄厚的资源优势,短短几年便后来居上,成为行业领跑者。腾讯动漫的动画实践可说是当今国产动画产业实践的一个缩影,通过腾讯动漫的个案研究,可管窥国产动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问题与症结。国产动画在内容上题材多元化已成趋势,制作上视听质量大升,中外合作增多,传播上更注重市场推广,传播平台也延伸海外。受众对国产动画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动画产业布局渐趋完整,但是也存在作品庸俗化、人才技术短板、跨文化传播经验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庆斌  沈磊 《视听》2022,(5):96-98
《罗小黑战记》作为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成功的案例,依靠现实与想象结合的媒介空间,消解了与海外观众的文化隔阂.对日本"猫文化"媒介符号的使用,使得该片在日本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绩.国产动画电影若想更好地"走出去",就要在构建多元化场景空间、确立具有普适性的思想主题、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尊重他国习惯、加强对流行媒介符号...  相似文献   

8.
刘鹏 《今传媒》2023,(11):104-10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合拍片数量逐步提升,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景象,但是,合拍片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尚不显著。对此,笔者基于中国优秀文化构建的中外合拍片跨文化传播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对跨越种族、文化和地缘等传统边界展开的中外合拍的主体定位、合拍内容、合拍方式、跨文化传播受众、规避文化折扣以及探寻文化间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旨在助力合拍实践,推动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9.
毛现辉 《东南传播》2014,(10):25-26
在收视逻辑中,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必将把本土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人文、风俗、地理等纳为自己的主要范围,即考虑本地市场,以本土受众为主要定位。闽南语电视频道与其他地方电视媒介一样采用本土定位方略,以传播闽南方言文化为核心内容定位,频道的各个栏目有各自的受众群定位。有了恰当的频道定位,下一步便是采取合理的频道传播策略,即考虑怎样把自身栏目推向受众。  相似文献   

10.
王海峰 《青年记者》2016,(26):53-54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媒体需要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受众群体文化需求的尊重,并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即实现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平衡. 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漠视文化”现象 我国英语新闻对外传播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重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新闻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英语新闻也应当强调国内外受众的接受,从而确保英语新闻对外传播能够获得国际舆论支持并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然而,我国英语新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缺乏对受众文化差异的考虑以及欠缺针对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制约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动画作为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在跨文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国产动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好中国文化,已成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国产动画《一人之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表达及其传播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分析该动画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方式,从而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相比本土偶像剧,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外来偶像剧,在我国内地有更大的受众影响力,其以互联网络为主的传播渠道要素,在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于众多对非本土偶像剧流行原因的传媒体制、社会文化等宏观考量角度,本文将从渠道角度,分析受众对网络的选择原因及其对偶像剧传播效果的影响;对当下年轻人的偶像剧文化流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媒体受众的特征,更对中国文化的网络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囿于文化信息资源的现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环境的现状、政府部门对国内各民族间跨文化传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媒体从业人员跨文化传播素养与技巧的欠缺、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相对滞后等都是导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贫困并进而产生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只有提升政府部门对信息传播与民族发展内在关系的认识、高度重视跨文化传播的解读效果、加大信息传播软硬件的建设力度,提高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大众传媒素养,才能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和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官彬 《档案管理》2021,(2):42-43
本文以动画视频档案的管理和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画视频档案的地位、特点和资源开发重点。指出动画视频档案资源管理和传播存在市场定位不清晰、信息遮蔽、资源更新不及时和缺乏用户互动四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动画视频档案资源的管理和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动画创作传播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具有重大影响。网络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使动画的创生发展和推广优势与缺陷并存,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动画面临本土坚守、产业链接、扩大受众、增进原创、产权保护五大核心问题,并应就此对相应的产业和文化策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路径,基本观点是,跨文化传播领域的知识生产,应该以本土跨文化实践中的研究问题为出发点,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资源来建构跨文化传播的中层理论,而不主张以学科嫁接的方式建构脱离本土实际的宏大理论。文章首先回顾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认为这个领域是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继而论证了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学科嫁接式知识生产的不可能和没必要,然后以研究过程的图式为基础论证了从不同学科相关知识生产中挖掘出能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所用的知识理论资源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从研究问题出发建构跨文化传播的中层理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何宇 《新闻爱好者》2011,(17):20-21
本文试从"动画传播"的概念入手,解析美国的动画文化及其附属的商业价值是如何在不乏文化壁垒和政策限制的中国,通过其特有的传播路径取得文化涵化,实现传播价值的。借此启示本国动画在全球化语境中应加强受众市场定位,提升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丝雨 《东南传播》2020,(12):56-59
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高立伟 《传媒》2018,(11):56-57
以漫画为依托的日本动画电影,经过探索期、成熟期、国际化发展时期,在种类、形式、题材等方面都非常细化,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作与传播体系.如《摩卡少女樱》《千与千寻》《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航海王之黄金城》等动画电影,都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日本动画电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作之路.2016年,日本动画电影呈爆发式增长,仅上半年在本土电影票房前十名中,有八部电影属于动画电影,而下半年随着《你的名字》的播出,更是带来日本动画电影的全球热潮.据报道,2016年日本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高达2355亿日元,创造了新的纪录,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你的名字》的拉动.2017年,日本动画产业迎来100周年,日本动画电影持续发力,创造了新的奇迹.可以说,日本动画电影从本土原创,到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