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关继舜 《晋图学刊》2011,(2):29-32,69
本文旨在对国内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协作发展现状做一综述。阐述了在网络时代,我国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OCLC协作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及OCLC的服务发展对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图书馆的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关于我国图书馆的形态问题,图书馆学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目前及不远的将来我国传统的图书馆将会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图书馆;有人认为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未来形态;有人则认为复合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形态;还有人认为传统图书馆仍是我国图书馆的主体。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图书馆形态才真正符合我国的国情,能有效地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服务呢?  相似文献   

3.
介绍韩国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韩国公共图书馆从2002年到2009年在服务资源、专业人员和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分析了韩国小型图书馆、残疾人图书馆、军营图书馆、监狱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发展变化;最后探讨了韩国各类型图书馆评价及其与我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价在指标体系方面的异同,提出了促进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红娟 《图书馆》2015,(1):81-84
真人图书馆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模式和知识交流方式,在国外十分盛行。我国从2009年开始关注真人图书馆,也引发了实践和研究的热潮。而对于真人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及其服务体系中是否适用缺乏深入的思考。文章对真人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关联关系、真人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差异、真人图书馆与图书馆服务对接的条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发展和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述了“论坛”在图书馆精神研究、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研究、图书馆权利、图书馆自由、图书馆史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本文从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国外公共图书馆和人文精神研究借鉴、我国图书馆发展史回顾与反思等方面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发展和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述了“论坛”在图书馆精神研究、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研究、图书馆权利、图书馆自由、图书馆史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本文从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国外公共图书馆和人文精神研究借鉴、我国图书馆发展史回顾与反思等方面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中外图书馆在人员准入、专业教育、继续学习、社会地位等方面差异的时比,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人事制度方面的弊端与问题,并对我国图书馆人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高社会公民图书馆意识,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我国公民图书馆意识概述着手,分析了信息社会我国公民图书馆意识的现状,阐述了提高我国社会公民图书馆意识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信息时代提高公民图书馆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图书馆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兰 《图书馆学刊》2003,25(Z1):21-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图书馆在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方面已越来越显得与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本文就我国图书馆立法的现状、图书馆法的含义及图书馆立法的法律依据、立法的基础和条件、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图书馆立法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访问各图书馆网站,调查了我国72所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图书馆营销概念、必要性的介绍以及图书馆营销传统方式与网络环境下的新方式的实际调研统计、整理与分析,详细介绍了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平台,图书馆3D全景图,RSS等营销方式以及部分图书馆的其他特色营销服务。根据所得数据信息,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鸣镝飞逝名永留-于鸣镝其人、其事、其文、其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为人、处事、行文、著书等几个方面概述了于鸣镝先生的一生,以此作为了解先生、缅怀先生并学习先生的一个纪念。  相似文献   

12.
于鸣镝先生是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家。从读者与图书馆、读者基础、读者与阅读三个方面总结了于鸣镝先生关于读者的理论观点与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喻友信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图书馆学家之一。早期他主要研究国外图书馆法、图书馆利用法、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宣传和编纂索引。其洋为中用、理想的中国图书馆法等思想,是对发展中的中国图书馆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晨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41-146
[目的/意义]《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是清代文献学家马国翰的私人藏书目,其分类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意在探讨其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方法/过程]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四个部类分别与《经义考》、《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公私书目进行比较,以明确其特色。[结果/结论]《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设类体现出守旧与创新的结合,经编诸类目既借鉴《经义考》,又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创新之处,史编、子编则相对保守,在分类设置上墨守旧规。通过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分类设置的探讨,明晰其兼具保守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也因为这种特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类目设置和书籍归类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尽管如此,《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作为一部私人藏书目,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爽迷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作过较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集中发表在1936年前后。在理论上,主要提出了图书馆的"三要素"、归纳了现代图书馆的性质及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思想,并创办了《厦大图书馆馆报》。在实践上主要是通过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体现出来的,他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使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
于良芝博士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一部全新的反映图书馆职业、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和变革的概论性著作。文章对该书的内容、特色进行了分析、评介。  相似文献   

17.
喻友信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由于他1949年以后行迹不明,导致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喻友信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不充分。着眼于此,该文首先考察了喻友信的中英文姓名、字号、籍贯与出生年份等情况,然后回顾了他在文华图专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的求学经历,接着介绍了他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十六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涯,最后介绍了他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求证中国现代杰出的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者俞爽迷先生的履历,阐述他的学术活动的社会网络,剖析他的图书馆学思想轨迹,分析他从厦门大学图书馆离职的原因。认为俞爽迷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优秀的"Living Library"导演兼编剧。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通过对"于丹现象"及其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剖析,阐述了图书馆在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加强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记录了2004~2005年我国图书馆重要思想启蒙时期中,作者经历的湖南图书馆百年馆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桂林年会、衡阳调查等事件,以及此期张勇、李国新、王子舟、范并思、余子牛、蒋永福、梁灿兴等的图书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