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骆伟 《图书馆学刊》2002,24(3):59-60
《穆天子传》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重要典籍之一,经清代著名学者黄丕烈校跋,更视为古籍中的珍本。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现存世的黄氏校跋《穆天子传》出现了三种版本。考评这些版本的真伪,对维护黄氏校跋的纯洁性以及版本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王献唐先生购藏、影印并转让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批校题跋的《穆天子传》一书的相关情况及故实。  相似文献   

3.
导言《穆天子传》是一部描写周穆王巡游的先秦古书,但先秦时期并未广泛流传。战国魏襄王以其随葬,世间遂成绝响,至西晋武帝时出土,其间近六百年,未见论说或著录是书者。晋武帝太康二年,汲县民盗发古冢,得古书竹简,《穆天子传》得以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4.
《穆天子传》是中国小说之最古者。1992年我在撰写《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一书时,有感于诸家小说史著都不给予这部重要作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或只字不提,似乎没有其书的存在,或  相似文献   

5.
黄丕烈是清代乾嘉时期苏州的著名藏书家,所藏皆为善本,同时他还刻书、校书、赏鉴书,并写作了大量极具价值的题跋。姚伯岳撰写的《黄丕烈评传》是第一部完整地反映传主一生事迹与思想面貌的人物传记,不仅全面地写出了这位藏书家在藏书以及在版本、校雠、目录学等领域的创造性成就,同时更刻画出他对于古书如魔似痴的心灵世界,让人对这位传统文化的赤诚护卫者、传承者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6.
黄丕烈是我国清季中叶大藏书家,其所藏宋元佳椠散出后,杨氏海源阁得之最多,共一百五十四种,其中宋元刻本三十二种。《楹书隅录》著录黄本达一百三十六种,录黄跋近三百篇。黄氏遗书及题跋能够存留于世,杨氏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石湖志略文略》黄丕烈题跋本为依据,对《四库全书总目》中有关《石湖志略文略》的不实或错误之词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上海图书馆普通线装书库中,发现了一部经黄丕烈手校及题跋的《青城山人诗集》这不仅使馆藏增添了一部善本,也将为有关学术研究领域提供可贵的资料。《青城山人诗集》八卷是明初文学家王汝玉丰富著述中的一部分。王汝玉原名璲,以字行,别号青城山人,江苏长洲人。生于元朝末年,卒于明代永乐年间。年十七举于乡,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不久又擢升为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年,进检讨、右春坊、右赞善,并参加了《永乐大典》的编纂。曾经与群臣应制撰《神龟赋》,他压倒群彦,夺取第一,由此声名大噪。在诗的创作上,他出入汉、唐,诗语隽永,深得唐人风格。关于《青城山人诗集》的刊刻年代,过去各家目录所载,如莫氏《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邵氏《增订  相似文献   

9.
本文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胡玉缙先生遗书,辑录未收题跋九篇。又《上海图书馆藏善本题跋真迹》收录胡玉缙先生题跋两篇,其中《靖康稗史》跋一篇巳收入王欣夫先生编刊《许庼学林》,在此仅收录未刊《何子清先生遗文》跋一篇。此外,《许庼学林》书前附《吴县胡先生传》,文字有删裁,本文据欣夫先生原稿加以补全,附刊于此。  相似文献   

10.
黄丕烈的藏书题跋具有独特个性风格,其中尤以<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为代表.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藉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们不仅是藏书家三十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土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11.
穆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力图改变宋初衰靡的文风,对北宋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学作品被弟子祖无择辑录成册,即《穆参军集》。本文对北宋穆修文集《穆参军集》的历史版本流变进行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2.
《士礼居丛书》刻主黄丕烈晨光黄丕烈(1763—1825),字荛圃,一字承之、绍武,号复翁、后来主人、秋清居士、知非子、抱守主人、求古居上等,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中,卒于宣宗道光初。26岁得中举人,官分部主事。自以怀才不遇,辞百而...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商务印书馆日前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了《囚徒天子光绪皇帝》一书的首发式。《囚徒天子光绪皇帝》是根据央视《百家讲坛》热播的囚徒天子光绪皇帝节目整理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作者喻大华教授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首发式上,喻大华教授为数百位听众作了题为《光绪皇帝与近代中国》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在清高宗组织编修《四库全书》的影响下,中国私家藏书在乾嘉时期发展到了极盛阶段,而其代表人物则是江苏吴县的黄丕烈。如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指出:“乾嘉以来藏书家,当以先生为一大宗。”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亦称:“乾嘉间之藏书史,可谓百宋一廛之时代。”今将其藏书特色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太平广记》西王母与东王公神话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穆天子传》重见天日的轰动效应及其神话化,反衬出西王母、东王公神话相对衰落。随后道教将西王母、东王公纳入其创世神话之中,遂使西王母、东王公逐步复兴。五代隋唐以来道教南北支的融合最终使西王母、东王公的神格、神通实现了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石湖志略文略>黄丕烈题跋本为依据,对<四库全书总目>中有关<石湖志略文略>的不实或错误之词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行记     
2007年4月9日,带学生及研究生六人赴太行山写生,4月21日返杭州。太行,古之名山,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如此记载:《山海经》曰:太行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下有碧玉。《穆天子传》曰: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南征翔行,迳绝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世界书局最近出版了大陆作家所写的《张爱玲传》和《林徽音传》。总经理严初表示,该书局今后将以出版人物传记和文史哲著作为主,希望能以此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马瑞臣所作的《毛诗传笺通释》是《诗经》学史上的一部力作,但书中存在的一些错讹影响着学者对《毛诗传笺通释》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以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的《清人注疏十三经》中的《毛诗传笺通释》为底本对《毛诗传笺通释》进行了校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