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都期望通过反腐惩贪的立法使贪官污吏的犯罪活动得到抑制,立法对反腐惩贪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很难形成反腐惩贪的长效机制。这其中包括立法主体的日趋腐败、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以及执行难等多种原因,因而反腐惩贪的法律也就经常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王朝尽管建立了用于反腐惩贪的监察制度和立法,但仅仅依靠制度和立法反腐惩贪,还难以得到最佳效果。调动官员和臣民参与防腐反贪的积极性,揭露和举报官吏的贪腐行为,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就有了鼓励官员和臣民上书举报贪腐官吏的各种措施甚至制度。但百姓作为弱势群体,很难发现官吏的贪腐行为,即使举报也很难到达最高层,因此百姓反腐惩贪的作用只能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几乎所有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会对官吏的贪腐行为进行惩治。因为他们都明白龙座能否坐稳,关键是要有一个“政平讼理”的政治生态。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王朝都建立了反腐惩贪的制度和法纪,都有反腐惩贪的实践活动,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没有建立起法治社会,也就难以建立起反腐惩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会对官吏的贪腐行为进行惩治.因为他们都明白龙座能否坐稳,关键是要有一个“政平讼理”的政治生态.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王朝都建立了反腐惩贪的制度和法纪,都有反腐惩贪的实践活动,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没有建立起法治社会,也就难以建立起反腐惩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惩治贪污腐败是高拱主持隆庆吏治改革的重要内容.他执政两年半,共惩办贪案64起,惩处文武贪官169人,一时仕路肃清.高拱惩贪的对策举措是奖廉与惩贪、却贿与惩贪、惩贪与罚酷、惩贪与查勘相结合,这是其惩贪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当然,高拱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即对大要案的认识和处理与次辅张居正存在重大分歧,使其交离交恶,最终高拱...  相似文献   

6.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前,我国反腐惩贪是党风民风所向,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古代的一些封建王朝之所以有一个较长的繁荣期,在于有一套切合时宜的监督机制.学习古代的反腐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史教训,深知官吏忠奸,吏风好坏,直接关系封建王朝的兴衰。本文通过研究明太祖朱元璋惩贪反腐,吸取其反腐倡廉的经验,借鉴其成败得失.对我们当今进行反腐败斗争和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会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是惩贪力度较重的一个王朝,而有清一代的惩贪又以康乾盛世时期最有特色。康熙帝表彰清官、雍正帝实行耗羡归公、高薪养廉、乾隆帝则屡兴大狱,惩治手段绞斩徒流无所不用,涉及犯官之多、打击面之广以此时为最。应承认三帝的惩贪收到了一时之效,保证了盛世的产生和延续。但总的说来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皇权专制造成皇帝执政过久、崇尚奢华、执法不一。专制主义官僚体制造成的官吏无耻、庸碌、拜金,社会风气的虚糜浮华等都影响着惩贪的彻底。康乾盛世不乏惩贪的手段,却缺少相应的防贪的制约机制。总结这一历史,当给人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古代社会重典治吏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天中学刊》2000,15(4):31-34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兴盛衰亡,不难发现,官吏队伍的廉政状况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 治得为维护政权稳定,进行专制统治,都曾或多或少地建立过一些有关介廉反腐、惩贪治吏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古代惩贪,不仅仅体现在对犯罪的罪行规定以及惩处方面,亦即消极对待方面;更重要的,它还通过考察制度,分别殿最,奖励清廉,通过适当、合理的官吏报酬制度等等,从犯罪的预防方面积极止贪倡廉,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惩贪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传统的激励横式评析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构建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为主、外部条件的激励为辅以及内外配合的激励模式,并把经济激励、事业激励、人文关怀、考评激励和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因材施“激”,因时施“激”,注意发挥高校规章制度的激励作用以及激励的公平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反腐败形势相当严峻,反腐败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是导致我国腐败问题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反腐败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内部多元主义过度,而外部多元主义不足。为此,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遏制腐败高发的建议:整合当前各反腐败机构,建立反腐败大部制;循序渐进地推广财产公示制度,给清廉者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设立道德委员会来处理问题官员的道德行为;按照“上级监督下级”来调整设置反腐败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即实行外部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13.
自从明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次传入五台山,由于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明朝五台山格鲁派已经初具规模,至清代发展达到鼎盛。五台山真正成为沟通汉、藏、蒙、满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格鲁派的兴盛为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博大精深。从新的视角看,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辩证的指导思想,至高的战略地位,务实的基本方略和科学的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15.
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整顿和理学思潮的深度濡染,使宋代士人的心态迥异于唐代士人,他们自觉地以道德自律,恬淡寡欲,宁静内敛.而"靖康之变"后,最高统治者长期实行妥协退让的对外政策,苟且偷安,不思进取,致使举国上下弥漫着一派颓靡的气息.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批狂放之士,陈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猛烈抨击现实和理学家们的修养论,倡导功利主义,追求能文能武的才具和血气方刚的粗豪人格.陈亮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论辩文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16.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并要求统治者给予“民”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限权利,这种以“民为贵”思想是否意味着孟子将“民”的地位置于君主之上呢?通过分析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措施及其终极目的发现,“民”只是在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并非在国家政治权利结构中居于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包含有丰富的廉政思想,孔子的为政以仁、为政爱民、为政在人、为政必勤和为政轻利的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要借鉴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因素。深入挖掘孔子廉政思想的精髓,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隋媛媛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28-129,138
两汉时期,伴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造园之风也随之兴起。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汉代帝王为了满足逸游娱乐之需,广建苑囿。汉代皇室苑囿地域开阔,山水交融,树木繁盛,奇珍异兽云集,是汉代帝王游苑的主要场所。他们在苑囿中宴饮游憩,祀神求仙,游乐巡狩,朝会受贺……在近距离的苑囿中实现娱游观戏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