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守湖 《新闻窗》2008,(2):45-45
2006年6月30日,写完红灯笼这种茄科植物,系列散文“老家植物志”写完了,这组散文一共写到了生长在湘黔边境山区的100种植物。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呢?我想大约与我近年的阅读兴趣有关。写完这组系列散文后不久的一天,整理书架,我发现这些年我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洋溢着自然情趣的文字上。《瓦尔登湖》,《昆虫记》,  相似文献   

2.
似乎还只有戏剧能将人提到一个另类的维度。《琥珀》应该是未来爱情的预演,一个老实人的心脏被植入到一个“唐璜”的身上,这是现代科技对爱情开的玩笑,一个纯情少女追随爱人的心跳扑到了唐璜的胸口上,她管这个叫“菊花之约”。这又是古典爱情对现代爱情开的玩笑。循规蹈矩的人会让花花公子的脾气性格由此改变吗?陌生胸膛的气息会否感染苦恋女孩,而使她移情别恋呢?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人性关系紧密。战争爆发的原因最后要归属于人性。人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战争中显露无遗。因此之故,站在人性的角度来阅读和品味战争题材的《三国演义》自然地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战争会使人之为人的本性扭曲和异化,作为集权术、心术、诡辩术、阴谋术、心计、鬼计之“大全”的《三国演义》将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人性应该唾弃,什么样的人性需要弘扬,这是我们阅读任何堪称经典名著时所要最后落实的地方,《三国演义》亦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4.
澧人 《中国编辑》2004,(2):58-60
1998年春,经王平先生介绍,我得以读到几本《书屋》杂志,并立即被她所吸引,可谓“一见钟情”。以前.我在大学读书期间,看了很多学报上“八股”昧甚浓的高头讲章。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出于功利目的,我对这些文章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与之相比,《书屋》以其清新的文风和鲜活的思想在读书界独树  相似文献   

5.
又一个“4.23世界读书日”来到了。十五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识之士们所追求的“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目标,却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而似乎熹微有盼。然而,似如悖论,九年前,一部汉译名为《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The Gutenberg Elegies: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吕世生、杨翠英、高红岭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却横空出世。其原著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伯克茨先生,他表达了对“电子时代阅读命运”的深层次的忧虑,认为传统印刷术的挽歌已奏响……随后在《中国编辑》杂志2005年第6期上,有一篇名为《书比人长寿》的文章写道:“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于是,我让研究生找来了这本书浏览起来。  相似文献   

6.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他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配得上“大师”头衔?“大师”的一般标准是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比同时代的人活得长,就称呼他为大师,也不能因为他和更有名的人打过架,混了个脸熟,就给他“大师”称号。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  相似文献   

7.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35):16-17
“胡玫?……” 如果上街随便拉住一个观众。马上向他说起这名字,被问者很可能会眼前一懵并且非常陌生;可只要我再一改口提及新近筹拍的电视剧新版《红楼梦》、《雍正王朝》或者《汉武大帝》。被问者可能又会眼前一亮.然后说:“噢!想起来了……是个女导演?” 就是这个女导演。已经热播过的两部大戏无论《雍正王朝》还是《汉武大帝》播出之后都反响强烈而且争议巨大。可一到这时.胡玫又会主动躲到幕后,安安静静地观察、关注所有观众的反应。当她接任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关注时,媒体上又恰恰最难找到她的踪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刘林  康乐 《新闻传播》2006,(8):50-51
在《新晚报》忙碌的平台上,如果你问到张蕊,很多人都会指着一个忙碌的身影告诉你:“喏,就是打扮得最漂亮的那个!”,我应该比较细致地说一下眼前的张蕊,她有一种让人值得欣赏的美:披肩的长发,很随意地挽了起来,着装也很简洁,一身红色套装,透露着职业的干练,脸庞小巧且精致,薄施粉黛,眼神通透,一笑会出来两个不明显的小酒窝,双手很舒服地搁在桌上,修长而白皙。  相似文献   

10.
贵刊在2007年12期上,刊载了《我所亲历的“〈钢人铁岛〉事件”》一文(下面简称“事件”),作者欧阳翠同志,与本人曾一度共事,她于耄耋之年,以亲历者的身份,回忆了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这桩往事,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可贵可敬。但也许是历时久远的缘故,文中对某些事件的回顾出现误差。为了进一步搞清这段史实,本人查阅了当时的有关记录,并与三位知情者疽作了交流核实,觉得有必要对“事件”一文,作一些补充辩正。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初.在美国加州一次华人聚会上.我有幸认识了被美国公众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校长”——华裔女性唐钊。这位40出头、相貌端丽、举止儒雅的女校长出生在中国一个教育之家,自小就深受儒学熏陶,通读《四书》、《五经》、《论语》等书,并立下“长大要做孔夫女”的志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已经是深夜一点多钟,我照例进行睡前阅读。当看着《参考消息》上的一篇题为《布什:快乐的“语言艺术家”》特写时,忍不住几次笑出声来——好在是一个人,笑声没有给旁人造成深夜骚扰……  相似文献   

13.
林黛玉是一头紫色的长发,惜春的头发也是韩国漫画中随处可见的“碎发”,秦可卿则袒胸露臂……时下的图书市场,刮起了一股强大的历史名著“改编”风潮,给四大名著注人当代的时尚元素.以求“适应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增加卖点”。  相似文献   

14.
苏童 《图书馆杂志》2006,25(7):81-88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这儿来听我胡说八道。基本上,我是属于一个在书房里的作家,不常以这样的方式与读者见面,其实我挺紧张的。确定我今天讲的题目,有一段渊源。前不久,我在复旦大学参加一个中法文化交流,和一个法国作家探讨一些文学的问题的时候,那位作家突然冒出一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算什么东西!”这句话经过了翻译,仍然是法语,却让我很震惊。我想不是她出了问题,就是我出了问题。为什么对一部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的经典,一个法国作家如此贬低它,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作家,却下意识地要维护它?我想其中涉及的不是不同国别的文学观,而是不同的写作者的文学观,她也许不用多谈她不喜欢的理由,我却有必要谈我喜欢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李业成 《出版参考》2005,(12):18-18
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不少“孩子们为什么怕读鲁迅”的言论,分析为“时代距离太远”,我想这不会是主要原因。这给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是对教材的反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章是一流的。但不一定适合上教材,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别说是中学生,甚至大学,都不可能一时半刻理解得了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钥匙     
赵锐 《出版参考》2004,(5):32-32
对于一位已经失去记忆的老人,年龄难道还有什么意义?夏天的一个傍晚,她唤住了我。她笑眯眯地向我招手,让人无法拒绝。蹲在她膝边,握住她的双手,我第一次与她说话。我说:“你好!”她似乎没有听见,只专注地盯着我的颈项,说:“钥匙。”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建设》是我涉足档案信息化领域后结识的第一个挚友,也是我目前工作学习的良师益友。每期每一篇文章无不吸引我细细咀嚼,特别是学术园地、法制与管理、业务纵横、环球视野等栏目更是我扩展业务能力、开展科研项目以及开阔视野的摇篮地。之所以如此钟爱她,主要还应归功于她所拥有的健康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李艳波 《军事记者》2006,(12):65-65
记得4年前,曾经有一本图文并茂的杂志摆在面前,我备感新奇。订还是不订?在零点五秒的思考时间里我决定了,直到如今。如果给我重新再来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依然决然选择它,理由只有一个:《军事记者》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刊物。4年了,每个月总有那几天坐立难安,望眼欲穿,急盼新一期《军事记者》能快一些到来。当飘着墨香的《军事记者》一到连队,自己总是第一个冲进队部,首先借阅,然后像宝贝似的研读。就寝之后,被窝之中,手电灯下,“新闻人”的故事激励自己不断努力;“采编感悟”给自己以很好的写稿指导;“编辑部信息”犹如指路明灯照亮写稿方…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初学写稿的通讯员,由于不得要领,致使我所写的“小方块”总是石沉大海。一位有写作经验的好友给我拿了几本《新闻三昧》告诉我:“这就是老师,能帮你入写作之门,好好学吧!”从此,我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仔细阅读,而且是边读、边想、边琢磨,从中领悟写作技巧。《三昧》中的“佳作赏析”、“践行篇”、“充电乐园”、“灵犀一点”、“笔者自助餐”等  相似文献   

20.
赵凯 《新闻记者》2002,(5):60-60
对于传播、传播学、传播学史及著名的传播学者 ,我们这一代人确实知之不多。记得第一次听说传播之词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林帆老师和陈韵昭老师到青海考察访问之际。当我们乘快艇在青海湖劈波斩浪的时候 ,两位老师在船舱里给我这位当年的学生“上课” ,说起传播 ,说起信息、反馈 ,说起传者、受众、把关人 ,说起传播模式———“谁说什么 ,对谁说 ,通过什么渠道 ,产生什么效果 ?”当然 ,这些都是片言只语。回到西宁 ,我专门请陈韵昭老师给《青海日报》的编辑、记者讲了半天课 ,讲述传播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她讲到威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