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21世纪教育下,新课改势在必行,新课改的推行必然使一些传统教育方法、教育思路、教育理念受到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这门学科,我们更应该重视和鼓励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能力,充分树立更加高远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充分发挥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作用,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注重平时的积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物理充满生活化、趣味化。  相似文献   

2.
学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起始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如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转变教育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各大高校的物理教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如何实现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课堂教育的高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高效课堂的优点,总结出高效课堂在新课改环境下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根据新课改环境的要求,提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人而异研究新的教育模式、结合情景化和生活化的物理学习、积累多的学习方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语文新课改的具体内容看.还是从当前语文新课改具体实践看,当前语文新课改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了教师这一方面。语文新课改的内容界定语文的性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转变;语文新课改的研究,或者批评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妥当.或者赞美新课改、素质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性;而在新课改的...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初中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四个问题,并结合学校教育实际,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分析、研究农村初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与使用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本文讨论了在新课改环境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及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围绕"新课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但目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文探索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首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就如何抓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推动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渗透审美教育,学校和教师应重视新课改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之中,基于新课改理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新课改,对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具有重要影响。各个学校、教师都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实践,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教育发展的实际环境,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与缺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本文主要对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素质教育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江苏省全面加入新课改。一线教师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用饱满的热情、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积极投入到新课改之中。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高中政治教师依然面临着诸多困惑。比如,高考方案的不科学性、不公平性;新课改形式和内容的不成熟性;教师和学生的被动性、不适应性;等等。这种现状更迫切需要全面继承和发扬叶圣陶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育效益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开展创新设计几个方面,提出了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这些探索,建立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大环境,以满足现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们的教育是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完全为了考试的教育。这种以考试为中心、以记忆为手段的教育促成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熟练程度的提高,却没有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得到锻炼。为此,现有的教育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构建一种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教育理念和体系。  相似文献   

13.
Distance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soaring development over the last decade. With millions of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enroll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 it become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student learning and experiences with online education. Based on a large sample of 11,351 students taught by 1,522 instructors from 2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student 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using a two-level hierarchical model. Key findings reveal that in a distance education setting, gender and class size are no longer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instruction. However, factors such as reasons for taking the course, student class status and instructor’s academic rank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offer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administrators on utilizing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on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help faculty become effective online instructors.  相似文献   

14.
A common problem in education is getting students to cooperate effectively in groups during learning. Becaus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established that cooperation is sensitive to specific contextual factors such as reciprocity, friendship and benefit, similar factors could be shaping student interactions in contemporary classroom environments. The present article reports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of this idea by examining how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ir classroom environment relate to their willingness to expend energy and resources on classmates (through helping). This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f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845 undergraduate life sciences students from 41 laboratory classrooms at a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room social environment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benefits in other contexts also predicted (reciprocity β = 0.576; friendship β = 0.156) the educational benefit that students perceive as coming from their classmates. This perceived benefit in turn was highly associated (β = 0.605) with student willingness to expend resources on classmates (i.e. their prosocial disposition). Also both reciprocity (β = 0.298) and perceived benefit (β = 0.403) concurrently predict a student’s support for enforc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Potential insights into the contribution of classroom social environment to student dispositions towards cooper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中学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地理教师首先要确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其次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主体的发展,实现主体性教育。地理教师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健 《高教论坛》2004,(2):104-106
本文以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奉育统计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教师的计算札水平.在教学中更新教学~-1容、改进教学手段,提出了以Exccl软件为统计工具.选择PowcrPoirIt制作课件送行教学的教学槛式.井对如何进行该模式的教学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钱程 《江苏高教》2020,(1):72-75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面临激发方式、教育范围和需求层次的新要求。文章以“三全育人”思想为架构基础,借鉴国外高校的工作优点,以主体、客体和载体为“三体”核心节点,以高校内外通道和课堂内外通道为“双通道”运行路径,构建“三体双通道”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并以包括党团建设、奖励资助、学业成长、就业指导在内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重点内容作为运行场景,阐述“三体双通道”工作模式的实际运行机理,验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论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师生关系。知识形态的迁移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而以"人本主义"教育哲学观为基础,以"交互性主客体观"(主体间性)为内涵,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与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导学关系为载体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缓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合作是一种精神,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强音,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与人合作交往的氛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样必然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文章从几个方面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阐述。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群体间分工协作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还应当时刻把握以学生为主体这根主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孝道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观念系统作为指导,而这种观念系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健全大学生孝道教育的观念系统应从转变急功近利观念、引入伦理公平观念、强化舍力教育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