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文教资料》2012,(2):124-126
本文首先对师生冲突的概念进行梳理,指出中小学往往容易发生师生冲突。其次分析产生师生冲突的原因,并对冲突进行分类;指出师生冲突既有干扰教育教学、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等负面功能,又有促进师生成长、促进规章制度的确立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等积极功能,并提出应对师生冲突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师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冲突难以避免。教师对这些冲突的化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社会化。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冲突加以研究,试图解释课堂互动中的冲突的概念及其分类,并基于分类给出针对性的化解各类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师生冲突问题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就1999-2009年关于国内师生冲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师生冲突概念界定和关于师生冲突分类、功能、成因、对策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师生冲突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各自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发挥师生冲突的正面功能,首先对师生冲突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在解决师生冲突前,要调查清楚发生的冲突是现实性的还是非现实性的;最后教师和学生要开诚布公敞开心扉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冲突与矛盾、冲突与竞争的对比,提炼出界定师生冲突概念的方法论原则和操作性要点,并对师生冲突含义作出界定。在此基础上,将师生冲突分为手段性师生冲突与目的性师生冲突、良性师生冲突与恶性师生冲突、建设性师生冲突与破坏性师生冲突三组类型,分别就其含义与特征进行描述,并就实际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和谐、协作的,然而现实中学校教学出现师生冲突现象是常有的事。如何看待并有效管理师生冲突是保障学校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本文将根据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来分析我国学校的师生冲突现象,并试图  相似文献   

7.
师生冲突是学校场域内不可规避的一种常态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互动方式。师生冲突的负向功能给教师和学生乃至学校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文章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分析了师生冲突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师生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8.
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有和谐的一面,也会有分歧冲突的一面。师生冲突是中职学校常见现象,审视、反思和探析中职学校师生之间的冲突,对于全面揭示师生关系,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方法,对中职学校师生关系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并据此分析了引发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师生冲突的应对方式、冲突强度与冲突功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动变化规律。对1669位中小学教师进行实证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视角下师生的冲突强度在应对方式和冲突正负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且对冲突负功能的中介作用更强。为此,中小学教师在应对师生冲突时要增强洞察力,洞悉冲突强度的信号指意,及时把控冲突走向;分辨不同冲突情境的特性,因境制宜选择应对方式;在冲突中淬炼与提升元认知能力,促进冲突负功能向正功能转换,使得和美型师生关系得以重新生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冲突及其化解的理论模式,对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冲突--师生冲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指出师生冲突既具有一般人际冲突的特点,又因为冲突双方角色地位的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性,相应地,师生冲突的化解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前者往往处于"控制"地位,后者往往处于"应对"地位.  相似文献   

11.
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过三种冲突观:传统冲突观、人际关系冲突观和相互作用冲突观。人们对待冲突的态度也经历了因惧怕而回避冲突、接纳冲突、自觉利用冲突的正面功能三个阶段。冲突是民主社会的特征之一,冲突具有不可忽视的正面功能,接纳冲突是当代教师应具有的冲突观。在接纳冲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冲突处理策略妥善解决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组织行为,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导致师生人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师生间存在意识、文化、沟通和心理背景方面的差异。化解师生人际冲突的途径要从师生双方寻求,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全面解放教师,让教师成为自由快乐的教育者;同时,还应通过师生间良性的沟通,重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HAB) has been shown to predict aggressive behavior, especially toward peers.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HAB is also related to conflict with teacher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academic and social succes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 total of 282 second to fourth grade boys in 74 classrooms completed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HAB toward teachers, while their teachers assessed conflict in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Results supported the presence of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B toward teachers and conflict with teacher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AB toward teachers may be an indicator of difficulties and, pending further research, a potential avenue for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4.
摘要:文化冲突是诱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深层原因。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冲突方面,表现为师生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在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冲突方面,表现为平等型学术文化与等级型管理文化冲突、自由型学术文化与控制型管理文化冲突、包容型学术文化与统一型管理文化冲突、自律型学术文化与它控型管理文化冲突等;在大学合并升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校区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升级后两种新旧教育层级之间的文化冲突等。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文化冲突是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其核心是师生文化的冲突。师生文化冲突的背景复杂,可概括为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对立,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两方面。文化冲突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消极的后果,因势利导完全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融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教学文化冲突是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其核心是师生文化的冲突。师生文化冲突的背景复杂,可概括为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对立,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两方面。文化冲突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消极的后果,因势利导完全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融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师生冲突成为急需关注的问题,本分析了中等专业学校师生冲突的特点、种类及发生的原因,阐述了解决师生冲突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解决师生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dyadic variables such a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quality (TSRQ)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have been well-documented within prior work; however, les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how TSRQ associates with achievement. We used longitudin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hat teacher self-efficac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SRQ and math achievement for 881 children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Teacher–student closeness had moderate to large positive effects on teacher self-efficacy, whereas teacher–student conflict had small to moderate negative effects on teacher self-efficacy, which then had small positive effects on math achievement. Closeness only had indirect effects on math achievement via teacher self-efficacy, whereas conflict had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math achievement.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across grades, lending strength to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evidence of an area that can be developed to potentially enhance student success in math.  相似文献   

19.
谈素质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在素质教育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师生冲突: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研究现代权力从权力具有生产属性入手,着重于现代权力的具体与细节,属于微观视角的研究.师生关系蕴含着权力运作,现代权力具有的关系性、网络化、去主体、非中心等特征在师生权力互动中明显存在,既与传统权力形成矛盾,又因规训权力的泛滥成为师生冲突的诱因.微观权力理论为师生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两个方案:局部斗争和现代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