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晓英 《精武》2012,(16):9-10
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粤西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扶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存在激励问题。论文分析了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概念,政府提供农民体育公共产品上存在供蛤效率低下的问题,由此引出农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问题分析,设计好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农民体育发展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存在激励问题.阐述了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概念,政府提供农民体育公共产品上存在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好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农民体育发展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体育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与特征,西方成熟公共产品理论对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帕累托最优理论为创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要求在我国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与公共决策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并重视需求结构差异和空间布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央及农村基层政府的体育事权职责与范围.但由于搭便车心理以及我国农民缺乏显示偏好及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次优供给似乎成为合理选择.林达尔均衡既是一种良好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与理想供给模式,也是一种较好政治决策途径.虽然其实现条件同样具备理想色彩,但其隐含的社会公正原则和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思想意义重大.而蒂布特模型的迁移偏好与"用脚投票",启示我们重视农民工及其子女体育公共产品资源与服务的均等分享问题,同时推动发展小城镇体育,促进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查找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运用哲学的观点对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探析,为农村的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参考。提出实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任重而道远,必须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建立在自下而上的需求机制下;结合地域特色,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充分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市场在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相似文献   

5.
邰程苏 《当代体育科技》2021,(8):177-180,18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满足农民公共体育需求、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建设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幸福感。因此,解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形成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的供给局面就显得极具意义。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取得更加健康、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农民体育公共品的供给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现状分析的同时,对政府、企业、私人提供农民体育公共品供给效率和激励不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农民体育公共品的供给需要融资激励和管理激励,并对权力和财富激励机制等手段进行阐述,为解决农民体育发展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当前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研究内容、作者情况、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展示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相关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理论研究的优势与存在缺陷,以期为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研究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为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实践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特征及供给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主要包括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服务、农村体育政策、法规等.基于有效供给的分析视角可将其分为:实物公共体育产品与非实物公共体育产品;显性公共体育产品与隐性公共体育产品;公池体育产品与俱乐部体育产品.农村公共体育产品除具有准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外,还具备如下特征:从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视角来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滞后性和强依赖性特征;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形态和变迁来看,其具有形态的地域性和文化传承性特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需求的高层次性特征;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实来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决定性特征.其特征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陷入政府积极作为与农民自身需求不强的现实悖论,并导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总体供给低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文献述评为基础,概述了"十一五"期间农村体育研究涉及的领域与阶段性成果,并从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农村体育保障机制、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以及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热点方向对"十一五"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认为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单一陈旧、不规范、难与国际接轨,研究结果应用价值不高等。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农民体育权利、农村体育文化、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农村体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农村体育组织等命题在"十二五"期间仍有待于深入研究,同时对"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外三种典型类型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模式进行分析,从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对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给制度的启示及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从而为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并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