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倩倩 《语文知识》2012,(4):105-107
王安忆擅长书写女性故事。对女性的生存境遇进行深切的审视和观照。《天香》中细腻、丰富的女性形象刻画和生动、真切的女性命运描写,延续了王安忆小说中对女性人物的精彩书写。《天香》中的女性充满了自我意识,面对感情的受挫和命运的不济,她们敢于从爱情、生存的困境中突围,并通过建立姐妹情谊和对劳动艺术化的追求实现了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一直被认为是当代男作家中最关注女性命运的人。无论是在他的城市题材小说诸如《哺乳期的女人》《林红的假日》,还是在他的乡村题材小说诸如《玉米》《平原》等小说中,他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在代表作《玉米》系列小说中,毕飞宇重点书写了权力话语逐渐植入下的女性的生存经验。他笔下的女性也逐渐有了对男性的妥协,有了对生存环境的不满和出走,有了对权力的追求。女性作为毕飞宇小说中的弱势群体,其个体生命的困境成为作家反思和启蒙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女性形象一直是历代文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前景的关注。而中国文学作家莫言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也揭示了男权制度下女性的凄惨命运。福克纳和莫言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本文对《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作家对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期许。  相似文献   

4.
女性命运的历史演变--简析铁凝《玫瑰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通过庄家三代女性司猗纹、竹西、苏眉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人生轨迹的刻画 ,形象地概括了大半个世纪里中国女性命运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5.
作为独立的主题,鲁迅作品对女性的命运寄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同情。在《祝福》中,鲁迅在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描写中融入了一些传统的妇女观进行刻画。我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揭示造成女性苦难的社会根源,以及因袭的文化积淀对形成妇女自身弱点所产  相似文献   

6.
陈厚才 《文教资料》2010,(18):202-203
《史记》描写了不同阶级、阶层的众多女性形象,她们风姿有别,其中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史记》善于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来刻画女性形象,让她们妍媸毕现。  相似文献   

7.
电影《红颜》讲的是陷入精神困境的中国女人的故事,是一部关注女性生存和命运的电影。导演李玉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都投注了深厚的女性情感,从探寻小云的精神出路入手,揭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车绮珩 《文教资料》2013,(10):17-18,33
作为同一时期的两位著名女作家,萧红与张爱玲都在创作中融入了自身的女性意识与体验,并以各自不同的女性视角,刻画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女性生存状态,对旧中国妇女的生存困境和悲惨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简爱》和中国的《雷雨》都塑造了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两部作品中花大量笔墨对女性人物进行了细腻刻画,不同国度的简爱和蘩漪都是敢于反抗命运的女性代表,但结局却大不相同。本文就简爱和蘩漪的形象进行对比,并揭示造成其不同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史记》描写了不同阶级、阶层的众多女性形象,她们风姿有别,其中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司马迁通过精谋巧构,专辟两卷集中写刘汉朝廷的贵族女性,将其他众多女性附列于别人的列传之中,并善于通过特定环境来塑造女性。《史记》善于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来刻画女性形象,让她们妍媸毕现。尽管对女性的描写多数仅涉及片言只语,但司马迁的女性观是爱多于憎,并对每位女性给予了较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