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科研项目"雪莲果汁对高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探讨"为案例,依托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设计相应在线虚拟实验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用虚拟实验平台开设综合性设计实验,易于操作、节约成本、学生参与度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其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其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的图像采集工具箱,设计了一套集图像采集与处理的图像数据处理软硬件平台。该平台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与采集函数,实时从图像传感器采集并处理图像数据。较传统的图像处理平台,该实验平台能提供更多的实验项目和实际体验,提高学生的临场实验效果,并使学生专注于图像处理实验项目的创新思路与算法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7,(7):121-1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校内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六大子平台组成,其中体现工业4.0理念的是"智能工厂实验平台";而"智能工厂实验平台"的核心,是智能工厂实验系统。基于此,文章搭建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实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中设计的13个实验项目,并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实践训练。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实验系统的搭建及应用,成功打造了基于工业4.0的现代制造工程实验平台,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前瞻视野、工业4.0理念、"两化融合"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化工专业精品实验项目内涵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精品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与内涵:以解决工业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同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以实验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的注重过程与方法,将科技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之中以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以及不失时机地拓展学生全局观的视野,使得化工专业一些实验项目命题的理念得以更新,实验项目更具工程内涵,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实效的创新实践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从"实验室资源整合、教学科研相融合"的角度出发,整合柴油机故障诊断科研实验台与本科生柴油机测试实验台,采用"基础实验台设备共享,具体实验项目相分离"的设计思路建立柴油机综合实验平台。综合实验平台包括基础实验台、科研实验台和教学实验台,其中基础实验台为资源共享部分,占整个实验平台设备总投资的90%以上。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将柴油机方面的一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使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科研究的前沿内容,实现教学科研深度融合。该平台在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和教学科研融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自助实验平台构架上,设计了电机实验监测平台,实验者能够自行完成登录、电机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并自动生成实验报告等操作。电机实验平台基于Lab VIEW实现,能够方便地完成电机拖动基础性实验。介绍了自助实验平台的结构、电机实验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并进行了直流电动机工作特性测试实验,得到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和曲线。电机实验平台是在自助实验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的,是自助实验平台的一部分,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设计不同的接口模块,还可以将自助实验平台应用到其他实验项目中,实现平台在软、硬件上的多种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器人技术"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内容组织、机器人实验平台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机器人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利用模块化的实验降低实验入门的难度,采用了学生自制实验平台与高级通用实验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分层训练实验模式。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将机器人技术实验课程变成实验技能训练、项目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互平台,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与综合实验技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虚拟教学实验系统。根据课程需求,充分利用虚拟实验系统对于交通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能力,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实验"、"交通产生和吸引量分析实验"、"车辆行驶特征分析实验"等三个实验项目,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通过数据发现交通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开放实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我国高校因开放实验平台建设理念滞后、激励机制缺乏、开放模式失效、学生主体性差等问题,多数高校开放实验"空虚化"。本文在分析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超市"理论为基础,通过经济管理开放实验项目超市项目建设、项目超市运行机制建设和项目超市管理信息建设3个模块的开放实验项目超市平台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效果,为开放实验平台的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需求,设计了"云充电"实验系统及课程对接方法。系统装置利用LwIP协议栈实现网络接入,使用霍尔传感器与继电器进行电流监控与过流保护,通过搭建在阿里云上的服务站点完成平台管理。实验表明,系统能满足多设备动态接入,监控并记录充电过程和运行数据,使教学实验平台与行业有效结合。同时,依托实验系统设计了对接课程与实验项目,可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实施和技术培训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如何培养师专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问题,从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工业工程教学实验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提出一个用于工业工程专业的新的教学实验体系,该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企业教学实验模式,综合型实验和开发设计型实验以及实验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它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由若干实验系列和具体的实验单元构成。该体系使用一个较典型的工业产品作为主要实验对象,通过实验体系来模拟生产产品的企业的工程活动,达到验证专业理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得到工业工程师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训练,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研究条件。同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对实验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改革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生物科学、农学及动物科学本科专业10门课程实验优化整合构建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单独设课的背景,阐述了按实验内容构建5个模块,按实验技能构建3个层次,突出应用生物技术基础能力训练主线,构建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内容及其相关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董焱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236-238,241
实验教学环境建设是保障高等院校经管类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突显出来。探讨了经管类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列举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包括实验教学运行管理、队伍建设、软硬件环境、模拟实验室利用率、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发挥等;分析了形成这些瓶颈问题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了克服经管类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压裂实验仿真平台主要由仿真实验设备和仿真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以压裂试循环实验为例,介绍利用该仿真平台实现压裂实验的仿真。该平台具有操作安全,结果演示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压裂实验的教学效果,提升了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压裂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6.
按照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规律,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实验理论渗透到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 的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显著,是一条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途 径。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实验中心自身特点,提出了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网络应用系统结构。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实习课程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块、毕业设计课程模块。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现有实验过程管理中主要依靠教师对预习报告进行修改从而获知学生预习情况的问题,把信息管理平台和实验教学相结合,采用"C/S+B/S"架构,设计了基于实验过程管理的实验台电源管理系统。系统根据学生的上机预习检测成绩来控制实验设备的供电状态,对预习情况不佳的学生进行实验进程的限制,实现了对实验过程的集中监控管理,从而增强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保障了教师的实验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轻视实验教学环节,轻视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轻视实验作业设计与批改,轻视实验教学安排与管理,轻视实验考核与评价等问题,提出了对本课程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夯实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当前通用的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为主,其它一些主流的媒体创作工具为辅,制作了高分子化学悬浮聚合实验教学系统。它由7个模块组成,即实验目的模块、实验原理模块、实验设备模块、实验步骤模块、实验问题模块、实验设计模块、退出系统模块。它不仅可以作为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使用,又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实验的预习和复习。该教学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针对性强、是一种较实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