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图表进行分析,能认识数据、公式、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发现相似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区别;能把握不同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根据图表、数据解释说明有关概念或能图示相关概念.能阅读、理解、选择、使用适当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和解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仓定权  陈穆 《物理教师》2002,23(6):58-59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的第二条指出 ,综合能力测试要体现考核学生能“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的背景材料 ,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存在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原因和趋势” .显然 ,高考试题的演变成为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命题立意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考查考生对概念的全面认识或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所谈的“图表和数据类问题”就是一种以图表和数据信息为背景的新题型 ,此题型的特点是 ,所给予的图表、数据信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产和生活 ,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给的…  相似文献   

3.
许瑞刚 《考试周刊》2011,(81):181-182
生物图表能以简明的图形,使枯燥的生物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单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生物学信息简洁明了。因而图表在生物教学中收到了语言文字所不能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概念与同义词、反义词及多义词之间存在着各种对应关系:(1)同义词与同一概念的对应关系。一切等义词都表达了同一概念,而一切近义词都不能表达同一概念;(2)同义词与全同概念的对应关系。一切等义词都不能表达全同概念,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均相同.仅仅是词的色彩意义不同的这类近义词表达了全同概念,但词汇意义相近、语法意义相同、色彩意义不同的这类近义词及词汇意义相近、语法意义及色彩意义均不相同的这类近义词都不能表达全同概念;(3)反义词与概念的对应关系。绝对反义词表达了一对矛盾概念,而相对反义词则表达了一组反对概念,但极少一部分反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灵活地充当一组矛盾概念或反对概念;(4)多义词与概念的对应关系。多义词在表达概念时,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灵活性的一面,在非语境中,多义词有多少个义项,就能表达多少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具体语境中,多义词的义项是单一的,因此,它只能表达一个确定的概念,必须注意多义词与同形的同音词及同形词的区别,同形的同音词与同形词都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不同的概念,而不是用同一语词来表达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考试大纲>要求生物学科考查考生能力之一是"能用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因而在多年高考中,图形、图表类试题比例一直很大,这不得不引起广大考生和教师的重视. 图形、图表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图形、图表类试题能较好地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既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等,又能高度概括、浓缩知识,反映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6.
正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三看":一看图表的标题(表格名称)。二看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三看表注(备注)。"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唆;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设计理念本课教学立足于为学生搭建探索和交流的广阔  相似文献   

8.
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图表信息要求考生通过对图表的数据和文字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系统准确地表达内容,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图表信息的表达形式可以用表格或图表。这些图形可以是统计表、线形图、条形图或圆形图。  相似文献   

9.
姚映江 《成才之路》2010,(6):I0008-I0009
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规律、事件发生的过程等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图表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识别图表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Word文档中要加入图表时 ,通常用Word的绘图工具和表格菜单命令来绘制这些图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 )画好的图表在排版时常常发生“错位”现象 ,需反复对图表进行调整 ,甚至需要重新绘制 ;(2 )图表插入的位置很难变动 ;(3)绘制的图形会产生庞大的字节数 ,占用很大有存储空间等等。文章介绍了一些处理技巧与实践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写作目标具体要求为:(1)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2)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3)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4)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范国军 《考试》2003,(12):46-50
一、生物坐标曲线题的概念及特点生物坐标曲线题是应用数学坐标图形的原理,通过曲线表示生物生命活动与其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类题型。生物坐标曲线题特点是: (1)情景:即通过图表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2)重能力:以图表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功能等,对学生能力要求高。(3)出现频率高:每年高考试题中均有出现。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数学都绕不过数学阅读这个学习的基本环节,数学阅读是学生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数学阅读的技术结构在于领悟数学语言、符号、图形或图表的涵义;把文字的涵义与符号、图形或图表的涵义这几者联系起来;分析符号(包括图形或图表)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将这几个方面组织成一个整体;解数学文字应用题四方面要素。这种技术结构的发现对培养数学阅读这一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图表信息题是历年高考常见题型,旨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这样的要求:能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的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图表信息常以数据记录表、曲线图、化工流程图、实验装  相似文献   

15.
一、考点破译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图表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知道图表的概念,了解各种类型图表的特点。2.使用“图表向导”创建、编辑、修饰图表。3.能从图表中获取数据信息。4.能选择适当类型的图表表示数据。  相似文献   

17.
图表分析类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将数据、文字内容及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将它们系统准确地转化为表意的说明文字,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由于图形、图表能更加直观、实用,同时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及语言驾驭能力而倍受高考青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课标八级关于写的技能要求:(1)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2)能根据用文字或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3)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4)能在写作中做到文本规范、语句通顺。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学习就能做到的,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地抓起,不断反复输入,训练习得,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图表式作文是当今高考书面表达一种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通过对数据和文字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准确地表达图表内容,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类试题是高考英语试题中令考生们感到较为棘手的题型之一。【命题形式】一是以统计表形式,即将统计的数字或被说明的事物直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二是以图形形式,包括以条形方式表数量的大小或数量之间差异的条形图,以曲线形式显示数据变化的线形图,以圆内扇形的大小表总体内部结构的变化的饼形图。【题型特点】图表作文实际上是将图表中的数据、图形转换成文字说明,并就图表中所反映的情况作出分析或发…  相似文献   

20.
正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形、图象及易懂的文字说明来提供问题情景的一类问题,它是近几年所展示的一种新的题型。这类问题题型多样,取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解决图像信息问题的关键是抓住"识"、"用"、"建"三点,具体做法:1."识":(1)先整体阅读,对图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搜索有效信息;(2)关注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的提示作用。2."用":通过认真阅读、观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根据信息中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