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誉为"东方伽利略"的徐继畬,是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在《瀛寰志略》中,徐继畬表达出自觉的海洋意识和深刻的洞察力,主要体现为海洋意识的觉醒、对来自海上强国威胁的预见和向海洋强国学习的愿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1840年到1861年间,中国共著有22种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无数学者对两者见解不一,或肯定《海国图志》,或肯定《瀛寰志略》。  相似文献   

3.
《历史档案》1986年第1期公布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闽浙总督崔应阶审拟卢茂等结会起事奏折》、乾隆三十五年正月《福建巡抚温福为报李阿闵等起事奏折》、乾隆五十四年五月《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审拟行义等奏折》,提供了许多早期天地会的史料,使人耳目一新。细读这三件奏折之后,我感到这些文件表明天地会带有鲜明的军事组织色彩。中国的秘密结  相似文献   

4.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现正分批陆续出版。该书系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册,16开本,精装影印。该书1988年8月首批出版1~10册,拟于1991年全部出齐。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两处。这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本馆及台湾故宫博物院在此前影印出版的《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的汉文奏折,收集到一起,合并汇编,从而成为一套完整、系统的原始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5.
正《清宫扬州御档》一书,所收乾隆七年的奏折百余件,其中有近50件内容涉及是年发生的特大水灾及赈济。这使我们可以通过档案史料及相关典籍记载,较为全面地了解乾隆七年江淮一带发生的罕见水灾的真实情况。灾情惨重从现存乾隆七年初的相关奏折里可以看到,乾隆六年(1741)江淮一带就曾经遭受水灾,以至七年初的奏折仍有数件涉及两淮(六年水灾)赈恤之事。而乾隆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农历,下同)、五月二十二日,两淮盐政准泰等上奏的《奏报淮扬等处雨水二麦情形事》《奏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编译的《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50万字,16开,精装,定价480元。 本书是将现存的5000余件(其中有台湾藏740件)康熙满文朱批奏折,首次全部翻译而成的。按清初的规定,这些奏折多为满官员所奏,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皇族、宫廷、天文、地理、气象及民族、宗教等种种方面。经编译者与汉文朱批奏折相较,这两种文字的奏折,不仅内容不相重复,而且区别甚大。与康熙朝《清实录》、《起居注》相较,奏折中内容多有未收入两书者,即使收录,内容亦过于简略。特别是在康熙朝汉文奏折不多(相对清圣祖在位61年而言)情况下,这批满文奏折的翻译出版,对研究清代前期各  相似文献   

7.
奏折制度是清代独有的官文书制度。由于奏折往往附有皇帝的朱批,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记载,所以史料价值甚高。奏折始见于康熙朝,目前,康熙朝朱批奏折分藏于北京、台北两地。七十年代,台湾故宫博物院将该院所藏的康熙朝朱批奏折影印出版了,全书共9册(其中最后两册为满文奏折),命名为《宫中档康熙朝奏折》。1984至1985年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该馆所藏史料价值较高的1千多件康熙朝汉文奏折与《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中的2千多件汉文奏折汇集一起,分8册影印出版,命名为《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以下简称《奏折汇编》)。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发生的天京事变与丁巳七年五月发生的石达开出走,是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一次十分重大的事件,它给当时的整个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但是有关这次事件的原始资料留下来的很少,以致史学界至今仍无法明瞭这次事件的详细经过。 本馆所藏清政府的档案内,有少量文件曾经涉及此次事件经过,虽都属于得自探报或传闻的间接史料,未可全信,但仍不无研究价值。现选辑二十一件予以公布,以作为纪念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一百三十周年的一点表示。 这些历史档案文件分别选自本馆军机处上谕档、剿捕档、录付奏折以及宫中朱批奏折等文种,大都是属于第一次公布的新鲜史料。凡文前有*号者,表示该内容录自《随手登记档》。  相似文献   

9.
近读周百义写的《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刊于《出版史料》2020年卷)有点感想.唐浩明1982年进入岳麓书社做古籍图书编辑,曾任副总编辑,2016年退休,有34年编龄.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近代名人的文集.他还点评了曾国藩的家书、奏折、嘉言,写了数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他不仅是著名的古籍图书编辑,还是研究曾国藩的学者.在业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作品多次获奖,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10.
正《清宫扬州御档》收录的近6000件奏折件中,有为数不多的与明廷阁部史可法相关的折件,其中顺治朝6则,乾隆朝5则。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既真实反映了清廷统一中原的历史瞬间,也留下了顺治、乾隆帝对史可法的评价与褒奖。笔者以相关清代奏折为线索,试分析史可法的民族气节。清廷的劝降与史可法拒降《清宫扬州御档》一书首篇收录的《题为书致史可法情形事》(实录),即为史界炒得炙热的多尔衮《致史可法书》(影印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藏有千余万件(册)清代档案文件,满文档案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文档案姑不待论,即满文档案就有300万件(册),其中与汉文档案不相重复的即有150万件(册)左右。其中,满文奏折是史料价值高、数量多、世人鲜见的重要档案之一,据估算约有17万余件。如果加上相当数量的满文录副奏折,其数量就更可观了。它记录了清代自康熙前期以至清光绪朝200余年间的军政机密要务,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外交乃至风俗人情、宫廷生活、天文、地理、气象等。且因满文奏折文书上有皇帝亲笔朱批,这就使它成为在当时具有法律依据和行政效用,而今研究清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满文奏折为数很多,内容反映社会方方面面,欲全面研究则笔不能尽。本文仅就清康熙朝满文奏折的尺寸款式、朱批特点及其始用时间等问题,试作概述。  相似文献   

12.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的《锡伯族档案史料》一书,已由辽宁省民族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上、下两册,共计60万字,收录了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清宣统二年(1910)的有关锡伯族档案史料,共300余件(不含附件)。这些档案史料,主要来自本馆所藏满文《月折档》、《上谕档》等清代官方文书,内容翔实,弥足珍贵。本书所录,对东  相似文献   

14.
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举族返回祖国。当乾隆得知此事,立即谕令定边左副将军、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等全力查访。此间奏书频仍,形成了现存本馆的《土尔扈特档》。它详细记载了清政府对土尔扈特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态度、方针政策和救援、安置的具体情况,是研究土尔扈特问题的珍贵资料。这些档案均用满文记载,鲜为人知。许多研究土尔扈特问题的专家学者,史料多来源于乾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后记》、《清高宗实录》、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椿园《西域总志》等,少有利用档案者。现从《土尔扈特档》内选译几件奏折,予以公布,以飨读者。小标题下所注时间,均系朱批日期。此稿由本馆安双成审定。  相似文献   

15.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即将分册陆续出版。该书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预计40册,16开本,套色影印。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  相似文献   

16.
<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台湾正式被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版图,开始了与内地"一体化"并轨的历史进程。在清朝统治台湾的二百多年中,台湾逐渐完成了从"化外之地"向边疆重地的转变。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社会主体性文化内涵的局面,长期积淀而牢不可破。近期,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编辑的《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30册)出版(1)。其中选辑汇编2000多件皇宫档案,包括起居注、朱批奏折、录副奏折、上谕、敕  相似文献   

17.
华云 《中国档案》2005,(5):63-65
现存于海军档案馆的《徐建寅禀复察验北洋海军札》以及所附《各舰管带评语》、《察验北洋海军枪炮弹药数目清折》等几件清末奏折,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原件。1992年为编写海军史,海军司令部编研室的同志在琉璃厂搜集资料时,发现并花1200元征购了这几件历史档案。《徐建寅奏折》是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5月12-14日,以擅长举办书刊资料拍卖而闻名的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了2005年春季拍卖会,给收藏家们提供了包括古籍善本、奏折题本、信札手稿、碑帖拓片、舆图版画、期刊资料等的470余件拍卖品。此次拍卖的活字本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清道光十二年至十三年(1832-1833年)李瑶校辑的泥活字印本《校补金石例四种》,为现在十分难得的泥活字古籍善本。同时拍卖的40枚阳  相似文献   

19.
档案和报刊,同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文革”前,档案资料整理出版较少,也没有象《历史档案》、《民国档案》那样的专业性期刊。就“戊戌变法”来说,1953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仅辑录了少量奏稿和附上《故宫博物院所藏有关戊戌变法的奏折原稿目录》45件,1958年,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有《戊戌变法档案史料》②,分综合、荐举新政人才等项目,载有大量奏折,  相似文献   

20.
正打开《清宫扬州御档》第8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有关编纂《四库全书》的折件计有9份。从这些奏折中,可以看出清代扬州地方官员、商人特别是马氏家族对该书编纂作出的重要贡献。今细读一二,以加深对这段史实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