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先后担任我军炮兵司令员、成都、新疆、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是一名骁勇战将,红军初创时就担任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累累。生前他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曾留下二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可四十多年后,吴克华在病危时又留下遗嘱:死后一切从简,不造墓,把骨灰撒往当年塔山战场与牺牲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为什么对自己的后事会作如此处理呢?那就要从他的家庭出身与戎马一生的经历说起……  相似文献   

2.
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是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奇峰突兀,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时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累累,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二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可40多  相似文献   

3.
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是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奇峰突兀,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时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累累,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二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  相似文献   

4.
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是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奇峰突兀,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时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累累,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二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吴英德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生前曾担任隆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7年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红军精神。父亲常给我们讲的红军长征故事已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红军在长征途中因战略部署必须穿越四川大凉山的彝族聚居区。作为一彝族部落统领的小叶丹以民族大义为重,与红军司令员刘伯承歃血为盟,帮助红军渡过难关。小叶丹一直收藏着红军留下的红旗,以英勇的红色情怀兑现着对红军的承诺。  相似文献   

7.
曾在国民政府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的叶挺,在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后担任新四军军长,但却与副手项英矛盾重重,权力处处受制,军事战术屡屡受挫。情绪低落的他曾三次向中共中央以及蒋介石请辞军长之职…… (一) 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究竟留下多少遗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发祥 《浙江档案》2003,3(1):34-36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处处为民请命,时刻准备为国牺牲。每逢国家外患日亟,或自己处境险恶,他就预先写下遗嘱。因而,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遗嘱。对此,史家已有多文论述,如韦《冯玉祥四立遗嘱》(《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3期)、郑永彪《冯玉祥的四次遗嘱》(《民国春秋》1999年第1期)、郑永彪《冯玉祥的五个遗嘱》(《炎黄春秋》、《中州古今》1999年第4期)、王冬霞《冯玉祥六留遗嘱》(《北京党史》,2000年第4期)。但冯玉祥在其一生中,究竟留下了多少遗嘱?笔者通过对《冯玉祥日…  相似文献   

9.
胡云彪 《档案时空》2011,(11):15-16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长沙县黄兴镇桂花村萝卜冲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战场上咤叱风云,全国解放后,担任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10.
胡云彪 《湖南档案》2011,(11):15-16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长沙县黄兴镇桂花村萝卜冲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战场上咤叱风云,全国解放后,担任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11.
正1990年12月4日,中顾委常委、中联部原常务副部长李一氓逝世。临终时,他向前来探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郑重地留下遗嘱:"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它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1991年4月27日11时左右,一架直升机在淮阴市上空绕城一周,然后在广袤的淮海平原盘旋,李一氓的骨灰洒在淮阴大地,撒在洪泽湖畔、大运河和六塘河两岸,骨灰盒存放在淮阴市区水门桥南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后花园。一位为革命奋斗了65年、足迹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相继报道了发生在四川省的一宗民事案件———一位与他人非法同居的男性公民在去世之前立下遗嘱:将自己价值约4万元的财产赠送给与其同居多年的一位女性,并将这份遗嘱作了公证。而他去世后,其妻没有执行遗嘱。这件事引发了一场民事诉讼,媒体报道的结果是其妻获胜。在报道的事实中,有两个重要的情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案件在第一次开庭时,受赠女子(原告)就被参加旁听的群众愤怒地赶出了法庭,以至于以后的几次开庭也无法参加;二是法院在公开宣判中认为:尽管《继承法》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周刊:小平同志走了已经七年了。你们是不是非常想念他?在你们家里,每年会用什么样的形式纪念他呢?邓榕:我们非常想念他。每年的2月19日,是他的忌日。他老人家去世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他的遗体捐出来供医学解剖,角膜也捐献了,骨灰撒在了大海里。他这个人对于生死问题非常达观,一再明确地反复地跟我们交待,死后不留骨灰,不要修纪念馆,不要竖铜像,不要这些钢筋水泥的东西。他说与其修这些东西,不如多种几棵树。我们知道,他是想回到大自然中去。所以,每年到了2月19日这一天,我们就买好多花,每个人拿一个小花篮,妈妈带着我们全家所有在北京…  相似文献   

14.
9月15日,作家秦牧在人民日报第八版的副刊上写了一篇文章《哲人丰碑》,文中写道,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胡传揆逝世前留下亲笔遗嘱,要求“遗体不火化,不留骨灰,解剖后,尽量利用其他组织及骨架,以利教学。”遵照遗嘱,一位技术人员怀着尊敬之情,小心翼翼地为胡传揆的遗体骨骼加了工。当这副骨骼不久前陈列在北京医科大学报告厅,举行庄严的揭幕仪式的时候,一副牙雕玉琢般的人体骨骼展现  相似文献   

15.
正1938年1月白求恩率医疗队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支援抗战,1939年11月他在为战士动手术时不幸感染了败血症以身殉职,临终前留下的遗嘱,曾感动了无数的人宋庆龄召唤下来到中国白求恩为什么会从加拿大来华支援抗战呢?之前有各种说法,1958年白求恩传记的作者西德尼·戈登曾写信询问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有没有以任何参与促成白求恩大夫来中国,或者帮助他从汉口抵达延安?"宋庆龄于  相似文献   

16.
在钱之光的革命生涯中,曾从事过党在白区的秘密印刷工作,担任过中央苏区对外贸易局长,参加过红军长征,还长期担任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区办事机构的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纺织工业部工作长达32年,是我国现代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绝不搞特殊化。  相似文献   

17.
<正>他,凭借破译敌军电报密码的高超技能,领导中革军委二局指引红军一再化险为夷,被毛泽东誉为:"没有他的二局,就没有红军",被周恩来看作"为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被叶剑英称为"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他,曾同时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和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成为唯一的一位兼任两个省委第一书记的人;他甘冒风险,率先在全省推行包产责任制,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把火……他,就是曾希圣。"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  相似文献   

18.
我与将军相识是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明中将介绍的。那是1997年5月,我致信张明司令员,向他汇报海曙楼收藏馆进展情况,并提出要征集将军题词的想法。张司令员便为我推荐了陈靖将军,他在信中说:“有一位传奇老红军,他既会打仗杀敌,又会著书作诗,并进行了举世绝有的二次长征,是个文武全才,在红军将军中会书法能著书的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他是电影剧本《金沙江畔》、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实文学《贺龙毕生纪略》、《贺英》、《往事情深》以及大型话剧《贺龙前传》等军事题材文学作品的作者,他性格坦诚,为人豪爽、热情,你可联系一试。”于…  相似文献   

19.
5月19日是越南前领导人胡志明诞生124周年纪念日,越南报纸刊发社论,提到要执行胡志明主席遗嘱等内容。但是至今为止,胡志明遗嘱没有全文对外公布。胡志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对华亲密派,与不少中共早期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很多中国领导人的老朋友。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9月9日越南为他举行国葬的同时公布了他的遗嘱。不到2000字的遗嘱,却在公布之后,留下了长久谜团。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曾参加中国大三线建设,当时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大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这里流传着他专程拜会红军抢渡金沙江时为红军划船的老船工帅仕高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