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汉语词类问题的复杂性,辞书标注词性困难重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词性标注。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词性标注难免还存在一些失当之处,主要有:一、词性标注不够准确;二、词性标注前后矛盾;三、兼类词词性标注不全面;四、同类词词性标注不一致。笔者抽取一些具体的词,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辞书标注词性是为了让用户明确认识词目的语法性质,因而词性标注必须充分显示词的语法功能,兼类词、罕用词的词性标注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不同词性的词目,释义用语应有区别,释义词语需要注意词性或释义短语的语法性质与词目相同。词目配例应体现一类词的典型功能,同时其所体现的功能应尽可能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存在前后不够协调统一的情况,主要有“大类与小类并存、兼用异名同实术语、标注有误、当标不标”等四种情况,这是该部高质量辞书的瑕疵所在。  相似文献   

4.
王专 《语文知识》2012,(3):109-111
本文主要从部分属性词词目失收、属性词词性标注存在失误、个别词的义项遗漏了属性词标注、属性词兼类的标注问题四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属性词标注失误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据此进一步思考辞书编纂时应遵循的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蛋/混蛋"的处理存在差异,但使用现状却高度一致,即"混蛋"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浑蛋"。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对"混水摸鱼/浑水摸鱼"的处理一致,即"浑水摸鱼"为推荐词形,但"混水摸鱼"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浑水摸鱼"。从两对异形词发现,规范性辞书或词表应处理好辞书规范原则,应明确彻底地贯彻和统一异形词的标注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重要性、中国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词类情况,评析其分歧,提出辞书标注词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重要性、中国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词类情况,评析其分歧,提出辞书标注词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文和英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文字。在这两种文字的辞书中,中文辞书自然首屈一指。但数量、种类虽多,而与英文辞书相比,最大缺陷就是很少给词标注词性,因此,给广大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9.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条书证,在辞书中往往被反复征引,多次使用。在征引同一书证时应保证其前后的一致性,这是辞书用例严谨性、准确性的体现。但考察现今几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其书证均普遍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辞书的质量,也会给读者带来错误的信息。因此,高质量的辞书应该尽力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文章以代表当今国内辞书编纂最高水平的《汉语大词典》为例,具体指出其书证存在文字不一、标点不一、体例不一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同一条成语的异读词在不同汉语成语辞书中标音不一致,这会让辞书的使用者无所适从。辞书标音不一致,因此广大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种有声媒体对成语的误读屡屡出现。造成成语读音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什么原因,各类成语辞书对同一条成语的标音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11.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在义项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立项失当、失收义项、义项分合欠妥,并尽可能地作了一些理论探讨。可供《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大字典》在例证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缺少例证、义例不合、引文错误、溯未及源、探未及流、源流颠倒,并尽可能地作了一些理论探讨。可供《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文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型汉语辞书在收录或选择不区别字义的异读字的字音时,有时彼此之间互有差异,或者辞书选择的读音虽然一致但跟今音又不相符,遇到这些情况,可以借助中古音释文献所透露的相关语音信息,找到审音定音的依据,以此确定规范的读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说明汉语动词介词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义项缺失、书证年代偏迟、词语释义不准确、词类标注缺失及义项排列不恰当等方面来探讨这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文》2007,(9):19-19
辞书是不见面的老师,仿冒辞书危害很火。2006年《人民同报》曝光了儿部辞书被仿冒的现象,引起社会热议。中国辞书学会一直呼吁建立辞书出版准入制。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专业分工出版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辔再次颁发的《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白2006年5月1日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部好的辞书,要通过辞条给读者以系统的学科知识,并且,辞条要力求做到知识表述准确、简洁、富于逻辑性,尽可能避免不确定知识的出现以及作者的主观臆想、特别是感情成分的流露。但是,近年来出现的鉴赏类辞书,打破了辞书编纂体例的一些特点,由于艺术鉴赏不可避免地要将鉴赏者的情感成分和对艺术作品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书,按照国家的语文政策、法规、标准,具有较高的规范性:词典标注了词性,按词义的发展脉络排列义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是辞书编纂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轻声词条的标注存在两方面问题1、同一轻声词条重复标注;2、同一轻声词条前后标音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薪之忧"是"自称有病的婉辞",但故训和辞书的具体解释不一致,有的认为是"言已有担樵之余劳",有的认为是"言病不能采薪"."采薪"是修辞用法,表示"低贱"的意思,与是否采薪没有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辞海>、<汉语大词典>相关的条目和释义,提出了当前辞书编纂中存在的几个原则问题:修辞与辞书的释义、立目;包孕词目的立目和释义;同义异形词语的立目和照应.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大型词典,它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我国文献典籍数量众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统纂辞书时搜集资料不全,可能会漏收一部分已经存在的词语;或者引用晚于该词实际产生时代的书下来证明该词的某一义项的存在,因而出现书证过晚的问题;或者产生误解词语意思的问题,等等。有关辞书,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篇文章也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作材料的搜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