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科学体系中的三大主干门类,这三大科学门类之间相互差异和相对独立、呈三足鼎立之势,又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共生共荣、三位一体的整体科学系统。科学的这种三位一体关系要求我们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科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综合平衡,也即必须坚持和贯彻促使三大科学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谢鸿昆 《科学学研究》2006,24(3):360-363
对当今社会深有影响的科学、宗教、邪教存在着明显不同:科学是为人、求实、理性的,完全与之相对立的邪教是为神、逐虚、盲信的,宗教就其本性看则基本上介于科学和邪教之间。  相似文献   

3.
科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波动转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波动性(1)科学发展的波动性。无论是科学发展的积累规范,还是科学发展的变革规范,都建立在科学发展的波动性基础之上。日本的汤浅光朝从科学中心转移的角度,苏联的凯德洛夫从带头学科的角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波动性。据上海《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出的图1反映近代自然科学较明显的更替有三个  相似文献   

4.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的本质和真实面目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他自己的一种新的科学观——自然主义科学观,他的自然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的科学哲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并且注重对“真科学”的社会的、认知的和实践的方面进行探究。齐曼对科学的这种解读方法也被称作元科学多元论。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09,(2):74-75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加深公众对"科技迎世博"的理解,普及科学生活方式,培养大众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共同发起"首届上海科学生活大使、家庭、社区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将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与平台,以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王冠。数学美是科学美的核心,是科学美的标志,对数学美的探索和研究将推动和促进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数学知识的科学美、理性美,体现在逻辑美、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有序美、奇异美和统一美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美育,就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发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如何更加高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除了课堂内的科学教学外,创设适合小学生课余的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科学兴趣课、组织科学素养比赛、举办科技节、参加创新大赛等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它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很好的辅助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全方位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经济、社会三者已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密切的统一关系。与此相应,自然科学工作者、经济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内进行合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正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内互相渗透。《科学·经济·社会》的问世,为我们研究科学、经济、社会的关系,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广泛合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做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它问世之际,谨寄数语:1、希望它能加深人们对科学、经济、社会三者发展关系的认识,用三者一体化的观点制订规划、进行决策、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将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作为主要行动之一。文章认真梳理近年来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情况,依托"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中的"科学思维与决策"课程平台,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广东、湖北、新疆的公务员群体科学素质建设情况,总结公务员对科普活动、科普内容的态度认知及其科普需求,分析了当前面向公务员群体开展科普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公务员科学素质的目标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后现代主义打开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批判科学的社会大门后 ,社会运动逐渐从对科学在战争与获利问题上滥用的批判 ,发展到对科学内容与方法在意识形态上的批判 ,表现为对科学内容和方法上 ,对科学理性、科学真理和科学精神的肆意攻击。其中 ,女性主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潮之一。在对文艺复兴的传统解释中 ,科学革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扮演着象征性的角色。然而 ,自从女性主义开始解构和贬低 17世纪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以来 ,科学就被想象为处于一种原罪之中 ,那就是说 ,科学从一开始 ,它就充满了男性主义、权力斗争、政治偏见和认识论上…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才会兴味盎然,事半功倍。在科学学习中,以"趣""、疑""、实""、活"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陈仕伟 《学会》2016,(8):5-11
从科学的社会运行视角分析,科学共同体不仅要倾心关注科学奖励系统,同时也需要建立必要的惩戒制度。从科学社会学、科学职业化、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技管理等视角分析对科学研究活动建立相应的惩戒制度是有其必要性的,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由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特殊性,建立相应的惩戒制度可能会对其产生不必要的困境。因此,科学共同体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完善相应的惩戒制度,进而实现科学研究活动的奖惩均衡和科学社会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大型科普读物,以一种大科学的视角审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探讨其与经济社会和科学人文的内在关联展现科学对生活和人的至美表达,设有"科学史话"、"科苑观察"、"科技前沿"、"文化视点"、"经济关注"、"社会广角"、"科教论丛"、"一线技术"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与思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1)中国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没有真正搞清楚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本质差异,不知道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2)没有真正搞清楚科学是一种文化,与人们的哲学思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想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首先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而要想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解放我们的思想,让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的国家科学信息门户建设与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以求对国家级科学门户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作出大致概述.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04,(3):64-73
科学一直都是与高贵、迷人和挑战这几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充斥着危险,粗野和令人彷徨的索然无味。我们认为科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工作,当一名科学空舍弃了华丽堂皇的头衔和高高在上的学位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往好了说是对工作感到厌倦,往坏了说就是不堪忍受工作的重负。在本刊英文版  相似文献   

17.
何为科学,科学即是通过对客观世界及规律进行经验性总结猜想,并通过大量实验计算加以验证,获得的能广泛运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系统性知识体系。而非科学是指一切无法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和归类的知识体系。其中,我们必须识别非科学之中的伪科学,它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试图掩盖其荒诞与不合理性,来谋取钱财。对此,我们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高,而这,需要人民、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界定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从四方面展开的:一是科技政策和创新政策的一般理论研究,二是各项具体政策的实证研究,三是各国政策的比较研究[1],四是政策的评估研究。然而对于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区别和实证研究却较少。在系统地阐述了三种政策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剖析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区别和内在机制,为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度(即第2次)颁奖大会于10月19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著名科学家黄昆、唐敖庆、叶笃正、彭桓武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港元;谷超豪等40位著名科学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10万港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在诸多公共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与媒介的关系成为传播学者关切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从文化属性、系统结构和知识生产三个层面寻求可能的理论框架,试图勾勒出二者关系的动态演化图景。一方面,科学与媒介的关系以"差异与区隔"为表征;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社会化和民主化进程加快,二者日益产生"勾连与互动"。最后,本文聚焦在"科学媒体化"概念框架上,理解其对考察科学与媒介关系的理论意义,并为未来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