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援立体地图模型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军事领域里使用沙盘作业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军事沙盘作业的国家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从书本上的理论进入到军事三维空间的实践,使中国古代军事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军事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不仅在冷兵器时代有着极高的军事实用价值,就是在今天高科技时代军事领域里依然有着重要的军事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第一实践者,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一系列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本文仅就他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改革军事制度、加强海防建设等方面的努力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3.
学习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就是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深入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军事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理论启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以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于晚清军事变革战略的评价,应纳入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总体性和现代化进程中考察.从思想文化意识上看,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存在着"先天不足";从国家运行机制上看,晚清中国的整体国家社会机制与制度对现代化变革存在着严重的滞固作用;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上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是个系统工程,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远远不能跟上军事变革的步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导致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失败最根本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指导,对中国革命战争的一系列的经验、规律作出了科学的、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在许多重大的军事理论问题上,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军事技术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向近代化迈进,并在发展武器装备技术、培养军事技术人才以及发展军事协同技术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和突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同这一时期西方军事技术发展开始进入系统时代不同的是,洋务期间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在整体上更呈现出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并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时期中国军队综合战斗能力的提升,使得这一时期中国军事技术水平和列强之间的差距不降反增,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就是其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军事成语通用于其它社会生活是普遍的语音应用现象。中国社会任期的大一统格局,使中国社会组织、社会文化有强烈的军事化特色,这是军事成语得以通用的文化大背景。同时,任何社会组织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军事化倾向;这种同构关系也孕含着军事成语通用的可能性。而军事成语通用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以整体系统、直觉体语、取系类比为三大支柱的中国思维,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深层文化基因上决定着军事成语通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军事制度和军事伦理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基于信念伦理的价值合理性的追求逐渐变为基于责任伦理的工具合理性的追求 ,实践理性迅速上升成为其伦理理念的基本特征。先秦诸子关于军事伦理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古代军事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四次军事革命,即金属化军事革命、火药化军事革命、机械化军事革命和当前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军事革命。金属化军事革命发韧于古埃及和古西亚,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对其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古代中国将金属化军事革命的发展推向了高峰。金属化军事革命是人类智慧第一次与蛮力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魏源、曾国藩、黄兴和近代中国军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军事逐渐由封建阶级军事演变为资产阶级军事。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过程中,湖南人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其中魏源的军事思想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思想的萌芽;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实践的开端;黄兴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国民革命的开展,与我国近代军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云南陆军讲武堂对云南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办学特点更是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在军事教育和学校管理方面的特色及军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对我国近代军事人才培养及近代云南辛亥革命和近代云南革命运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现代军事教育仍然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掌握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共产党人之—,他在战争观、建军思想、战略战术原则等方面,逐步超越了当时占支配地位的资产阶级军事观点,开始用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分析中国军事问题,将中国的军事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其军事思想反映了中国军事学术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在军事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出现,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思想成熟和发展的标志,在中国军事史、军事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奠定了古代兵法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一部体系严密、说理透彻的军事哲学名著,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一般的哲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共振现象与共振实验,指出共振效应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的特点及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美国却在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冷战结束以来的15年,美国先后掀起五波"中国威胁论",在过程上具有反复性;在内容上,"中国威胁论"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出于战略上遏制中国的需要,在军事上确保美国绝对优势的需要,在政治上丑化中国的需要以及服务于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上展示的陆地、空中和海面上的先进的军事武器,都是我国自行研究、自主开发、自主制造的,体现了我国军事科技发展的水平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物理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推动了我国军事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马江战役则是这次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中法战争在军事上就总的情况来讲,是中国方面取得胜利的,在水、陆各战场上,多数战役,中国都获致辉煌的战绩,而且往往是以粗劣落后的武器战胜有先进军事技术装备的法国侵略军,  相似文献   

18.
王松  郑永红 《历史教学》2003,1(9):39-45
抗战时期,中、德军事关系十分复杂,从整体上讲,中国政府开展积极的战时外交,努力发展中、德军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德军事顾问的作用,设法运用各种渠道进口武器装备,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对坚持抗战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德国军事顾问支援中国抗日、促进中德经贸往来等积极作用应予肯定,对陶德曼调停中的诱降活动应予否定.中德军事关系的维系,受制于德国的远东战略,德国的远东战略的变化导致中德军事关系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19.
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采取一系列“自强”“求富”措施,虽然目的是为了帮助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却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进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百年中国近代史,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功不可没。湘军及其杰出领导者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及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开端。欲实现军事现代化,核心是"人"与"器"的发展。通过考察湘军在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培养(人)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器)两方面的成就,足以评价湘军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