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风情滋助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亦洞监江南风情。江南水土柔化士族和作者的心性,《世说新语》人物彰显出尚情的特质及柔媚的女性美倾向。山水秀美陶冶性灵。总之,《世说新语》是时风的荟萃,一个时代的风情造就了《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2.
汉桓帝、灵帝时期,清流名士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记载了这些清流名士中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历来多有人论及此事,但未从《世说新语》的角度聚焦于汉末清流名士.文章首先辨析《世说新语》中的“汉末清流名士”,然后对这些人物及其故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士人新风尚变化的原因,其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对《世说新语》与“汉末清流名士”关系的考论,展示刘义庆眼中的理想士人人格.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了课文《〈世说新语〉两则》后,同学们一定对《世说新语》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下面两个片断均出自《世说新语》,都以人物对话为主构造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众多人物中王戎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形象,引发人们诸多争议,本文试就王戎形象的复杂性进行探讨并由此分析《世说新语》刻画人物的的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5.
针对唐代史论家刘知几《史通》所征引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一书的相关内容,本文从《世说新语》原名的探析、《史通》对《世说新语》所载人物事迹的断限以及对《世说新语》的归类三个方面,依据其他材料,对相关征引内容作出评议。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了课文《〈世说新语〉两则》后,同学们一定对《世说新语》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下面两个片断均出自《世说新语》.都以人物对话为主构造情节。从这些人物的语言中.同学们可以窥见其不同的性格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有关东汉到南朝刘宋人物轶事的杂史,分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载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事,主要是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故事。《世说新语》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其原因除了《世说新语》记述的人物本身与众不同的言行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书中记述了处于血雨腥风变幻不定的时代的士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现实的超脱,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中出现了许多人名异称,这与其编撰特点有关。《世说新语》以人物为纲,人物的社会身份与地位决定了相关称谓;在采撰材料的过程中,对人名称谓的承袭和修改较为明显;异称的多样化还与多录人物对话及较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世说新语》保存了许多关于时代风貌的资料,宗白华据此将此期称为"世说新语时代"。《世说新语》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在书中记载的众多人物中,一群独树一帜的女性以其嘉言懿行,成为中国女性形象长廊中的一道绚丽风景。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的自由和宗教的多样化、文学的自觉、士族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之风是《世说新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世说新语》是魏晋士大夫阶层思想、生活的真实全记录。但《世说新语》并非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神明,进而更鼓励人们超脱礼法及各种外在束缚,去追求人格之美与精神之美。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世说》已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传播社会信息。指导社会生活的社会新闻大全。从题材广泛,篇幅短小、趣味性强、人情味浓三个方面论述了《世说新语》所具有的社会新闻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作为记录描写魏晋时期人物语言的重要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魏晋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式的整理研究,总结分析《世说新语》中存在句、隐现句的相关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两极思维,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的对待性思维,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逻辑思维方式。文章认为,《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两极思维的品评模式。两极思维方式在先秦的文史哲著作中有着详尽的体现,《世说新语》对此既有所继承,又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它通过人物语言和才性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对比,呈现了绚烂多姿的色彩,魏晋士人人物品评的风尚和评价标准是两极思维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两极思维模式对后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汉末到东晋达官名士的言行、故事,并按照当时人物品评的习惯将这些片段故事分类。魏晋“士人言行”特别是士人所谓的“隽言逸行”构成了《世说新语》的几乎全部内容,书中所记一方面成为当时名士交往时的谈资;另一方面也成为某种标准,变成了士人仿效的对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  相似文献   

14.
在会话时,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人称代名词,有了这些人称代名词,可以更好地分清人物所处的场所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世说新语》一书“人”的自称词用法入手,对该书所描写的人物感情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物品评与《世说新语》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说新语》以人物品评为主要叙事内容,并辐射到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名士风流,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志人小说。其“分类开放式”叙述结构,实际上是从36个不同的角度去品评人物,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世说新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语言,在中外小说叙事史上都具有“革命性”意义,也是“世说体”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反映了魏晋时代的社会风情。张华是西晋时期的名士,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文章通过对《世说新语》有关张华的条目进行分析,指出在魏晋时期人物的品评标准发生了变化;学术从经学流变到玄学;士人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士庶矛盾中掺杂着南北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对《儒林外史》有广泛的影响。在思想上,两都强调个性自由,重视个体价值,要求摆脱世俗名利。在对现实真实客观的描摹、对人物的全面认识与塑造、小说结构与体等方面,《儒林外史》也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末魏晋六朝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记载了这个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自由、解放、智慧、热情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从生态美学的视野审视《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对原生态自然和人之自然状态极为推崇,品评人物时喜欢用自然事物作喻,喜欢把人物放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品评,同时,魏晋人也从自然事物中获得了许多人生启示,而这些都很好地阐释了汉末魏晋六朝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再现了魏晋风度。谢安是《世说新语》重点记述的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谢安的形象来领略魏晋名士风范,并对谢安的隐居与出仕行为所反映出的魏晋士人心态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20.
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开创了小说评点的先河。他对《世说新语》的评点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训释疏通、指出归类不当、指漏纠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骘人物故事、品评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其评点内容对《世说新语》的传播及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