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题就是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应写成什么文体,该确定怎样的中心,该选用哪些材料,怎样安排详略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环节。写作文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若审题不清就会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影响作文成绩,被判为四类文或五类文。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审清题意呢? (一)审清话题及内涵、范围,弄明白题引的作用。一般来说,作文试题由题引即引出话题的一段或几段话、指定的话题和具体的  相似文献   

2.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3.
一、审题篇审题就是准确、全面理解命题的含义。它是作文的重要环节,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因此同学们在审题时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文题形式。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命题作文、半命题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供图像材料作文等。只有认清题型,才能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4.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命题人给出多道作文题,要求习作者任选其一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叫选题作文。选题作文降低审题难度、鼓励考生各展其才的命题意图,与新课标张扬个性、吐露真情的导向完全一致,所以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宠"。选题作文如同文摘类期刊一样,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借助其他命题方式"合成"。具体说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非选题作文,都是选题作文的备选项。  相似文献   

6.
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因审题不仔细而导致偏题跑题的作文仍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度较大,但不等于可以随便写,不等于不需要审题。在写作前,慎思明辨地审读话题是非常必要的环节。通常,话题作文的命题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和要求语。如果说话题作文的命题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尽情驰骋的广阔草原,那么全面分析命题内容提供的信息,就是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命题内容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含信息,准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隐含信息,是成功写作的前提。下面从命题内容的四个部分谈合理审读话题的策略。一、选话题语作为第一视点目前,在各种考试中,不少考生还没有打破类似材料作…  相似文献   

8.
比喻型作文是通过比喻的形式来命题的,它以形象性的语言隐含观点,需要根据喻体找到恰当的本体,把握关键词及其内涵,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用心揣摩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这类作文题目由"材料+提示+话题(命题)+要求"四部分组成,审题时必须把这四个部分都"审一审",才算完成了审题,然后运用"由实入虚"的技巧多向思维、多角度联想,不拘泥于浅层表面,深入挖掘、巧妙立意。  相似文献   

9.
审审清题意永远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于话题作文“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许多考生就片面地认为可以淡化审题。其实,“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是指不人为地增加隐含信息,但要有明确的、适度的限制。从2004年各地中考话题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考生不重视审题,文章因而失分。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话题作文的审题,一定要在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一、重推敲,吃准话题的含义用作话题的词语,词义无论是单一的还是丰富的,我们都应掌握其具体含义。对于表意单…  相似文献   

10.
综2笔者看2004年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明显地发现命题形式更趋规范化。一般都有话题材料、话题、作文要求三部分组成。这里更趋向命题成熟的则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设计上,真正体现了话题作文自由中有约束这一特点。但从阅卷情况看,很多考生因审题时只关注“话题”的开放性,而忽视了对话题“材料”设计意图的领会,导致许多考生偏题、跑题。看来,加强话题材料的审视,明确设计意图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话题材料设计的目的有哪些呢?一、诠释话题,理解内涵话题材料具有双重的身份,它不单是话题的导语,更重要是为揭示话题实质。材料既给话题一个形…  相似文献   

11.
指导条件作文,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怎样进行材料的分析呢?我认为务必把握这样几个关键: 一、找出材料中隐含的“条件因素”条件作文命题者总要提供一定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既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和要求,也蕴含着作文应该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的根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全命题式、半命题(话题作文归入半命题式)、不命题(由作得自己命题,如材料作文),尽管它们有交叉的关系,但在审题立意的方法上本是一致的。06年全国卷Ⅰ一改几年前的话题作文为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作文题表现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不同作文题型,准确把握命题意图,明确作文主题,选定作文体裁,确定写作范围,选定写作角度等,使写作切合题意,否则偏离题意的作文,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14.
陈燕君 《学语文》2003,(5):28-29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题型 ,但它不是全方位开放 ,而是有所限制。所以 ,把握好作文题的限制仍是关键。话题作文就给出的材料来看 ,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三类 :1.启发性话题作文 ;2.隐性限制性话题作文 ;3.限定立意性话题作文。下面就来谈谈这三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启发性话题作文的审题。这类作文题给出一个启发思维的材料作引言 ,这个材料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给学生提供许多侯选角度 ,或让学生由侯选角度类推一个新角度来行文。这类作文的限制比较宽松 ,审题一般可从给出的话题上下功夫 ,仔细审好题目。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5.
审题就是准确、全面理解命题的含义。它是作文的重要环节,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因此同学们在审题时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文题形式。文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命题作文、半命题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供图像材料文等。只有认清题型,才能从容应对,以此来决定写作的范围、方法和要求。因此,不可忽视审文题,以避免文与题不符,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第二,审写作内容。审写作内容,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中考命题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下方面: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自身成长;关注人生,崇尚美德,其命题都十分注意与…  相似文献   

16.
李阳海 《中学文科》2004,(11):43-43
材料作文是近些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大家都知道,材料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审题是关键,也是写此类文的难点。难在哪里?难在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难在对材料精神实质的准确挖掘与表述,难在认识范围的开拓与迁移。据2004年河北省中考考生写的材料作文来看,有一些考生读不懂材料,抓不住实质,审材料偏离题意,结果被打到四类文之列,断送了“半壁江山”。由此可知,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必须把握好审题这一关。材料作文审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新材料作文谈一下审题立意的“三字诀”,以期对高考作文的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19.
审话题是非常重要的写作环节,话题作文要想在立意上不出偏差,就得踏踏实实,从审题做起。通常,话题作文的命题由四部分组成: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和要求语。若从合理的审题顺序看,应打破前三者的排列顺序,下面分条论之。首先,把视点锁定在话题语上不少学生还没有打破类似材料作文审题的步骤,往往是先看材料,再看话题,最后看要求。其实,这种做法用在话题作文上已经非常不合适了。我们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有不少同学正是由于先看了材料,被材料中的只言片语锁定了目光,于是就开始有感而发,大写特写,竟全忘了顾及话题。比如,2002年高考话题“…  相似文献   

20.
笔者看2004年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明显地发现命题形式更趋规范化。一般都有话题材料、话题、作文要求三部分组成。这里更趋向命题成熟的则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设计上,真正体现了话题作文自由中有约束这一特点。但从阅卷情况看,很多考生因审题时只关注“话题”的开放性,而忽视了对话题“材料”设计意图的领会,导致许多考生偏题、跑题。看来,加强话题材料的审视,明确设计意图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话题材料设计的目的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