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业不断深化的改革和由此激发出的巨大发展活力,更给杂志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斗转星移,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出版业也在改革、发展中一路前行作为出版专业期刊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摘期刊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江 《出版广角》2011,(9):50-53
数字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传统出版业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自身优势与劣势都非常鲜明的文摘期刊能够采取怎样的发展路径?面对数字阅读带来的版权争夺战,文摘期刊是隔岸观火还是有所作为?数字技术对文摘期刊来说到底有何价值?面对新媒体大潮和数字出版时代,文摘期刊乃至传统出版业究竟该向何处发力?本文尝试从版权经营、数字内容资产管理、未来出版业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期刊出版业与图书出版业不同,图书出版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国资本控制,而期刊出版业则主要为本国资本所控制。加拿大联邦政府也比较重视期刊出版业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随着图书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加拿大期刊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80年代,是加拿大期刊发展的高峰,曾有5000多份期刊。随着电视在家庭的普及,加拿大民众对阅读的热情有所回落,但这几年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4.
期刊是新闻出版大军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也是党和国家的一块重要的舆论阵地。近20年来,四川省期刊出版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新闻出版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就20年:走出盆地的又一座"金桥"1978年以来,四川省期刊出版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78年,四川省有期刊84种,年总发行量8875万册。到1995年,四川省有各类期刊389种,年总发行量6500万册;平均期发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期刊门种、其中,《四川党的建设》、《党员文摘》的平均期发量在80万册以上;期刊的规模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1997年初,四);I省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重庆成立直辖市,…  相似文献   

5.
新年的钟声响过之后,时间的脚步已经走在了公元21世纪的路上,虽然世纪跨越的瞬间前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人们依然有一种新时代开始的感觉。过去的世纪,中国出版业成就辉煌。新的世纪,中国出版业将如何面对? 知识经济的来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给全球出版业带来新的活力,中国出版业也不例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人认为出版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有人认为出版业将进入网络时代,也有  相似文献   

6.
"入世"对我国期刊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双川 《传媒》2001,(11):10-11
期刊出版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加入WTO对我国书报期刊出版业有可能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如果不实事求是地正视"入世"将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并及早提出对策,我们可能会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7.
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数字化对出版业的影响首先是再造了出版流程,由此带来了出版产业价值链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其次是数字化生产极低的边际成本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最后,数字化条件下媒介融合的加快形成了相应的范围经济效应。这些效应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正负双方面的影响,相关出版管理制度的革新成为去弊存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给我国的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活力。由于我国出版业特殊的意识形态性和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经营的某种垄断性 ,出版业在转轨的过程中 ,市场在调整与重组的过程中 ,仍然还有许多明显的政策性特点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 ,但出版业已向着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图书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嬗变 ,在嬗变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态势。   一、发行体制变迁 :逐步向市场靠拢在我国 ,出版体制和发行体制的每次变革都会给图书市场带来变化 ,因为我国的出版体制改革总是以发行体制的改革作为…  相似文献   

9.
网络与现代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和软件的升级换代 ,对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给期刊编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电脑和网络是编辑的高效工具和得力助手 ,许多编辑事务有了电脑的参与变得更方便、更快捷。网络刊物正在不断涌现 ,并将成为未来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编辑也越来越受欢迎 ,可以预计 ,在不久的将来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必将被新型的电子编辑所取代。作为一个期刊编辑 ,在不断提高传统编辑水平的同时 ,加强现代编辑知识学习 ,掌握计算…  相似文献   

10.
《编辑之友》2016,(8):12-18
本刊记者:大数据给出版业带来了新机遇,之前对于读者购买行为和阅读行为的洞察,是出版业缺乏的,但大数据使得这一影响出版业发展的外部难题解决得以可能.另外,就出版社的经营管理而言,大数据也可帮助编辑更好地配置出版流程上的各种资源.诸位专家,请各位就大数据给出版业带来变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此分析大数据到底给出版业带来哪些机遇?或大数据出版到底具有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11.
呈现在您面前的,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期刊年鉴。 在纪录出版业发展的各类年鉴中,将期刊年鉴独立成册,这是我国期刊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要求。早在十多年前,期刊界人士就针对出版业重图书轻期刊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12.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在经历了网络的冲击与洗礼后,部分报纸、期刊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地,更多的报纸、期刊出版单位转变经营方式,纷纷加入数字化的竞争中.近年来,网络报纸、电子期刊的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在全国的经济龙头地位使其出版业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以统计数据为依托,从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角度探讨长三角出版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曾绚琦 《东南传播》2010,(3):113-115
我国传媒出版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媒业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传媒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身的一席之地已成为业界非常重视的课题。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好地分析了产品在市场环境中的发展规律,并根据产品在市场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营销策略。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期刊经营中,会为市场竞争环境下期刊的出版经营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在经历了网络的冲击与洗礼后,部分报纸、期刊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地,更多的报纸、期刊出版单位转变经营方式,纷纷加入数字化的竞争中。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缘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世界经济正一步步走入"寒冬".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出版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宏观经济的波动起伏,出版业必有切身感受.已置身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出版业自然无法规避大洋彼岸袭来的阵阵寒意,但同时也应看到金融危机对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双刃剑"效应,它在使出版业走向低迷的同时也给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金融危机肆虐蔓延的背景下,关注全球的图书出版业,探寻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寒冬"突围之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印刷型刊物正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由此产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出版物形态——电子出版物。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科技期刊领域。尽管印刷型刊物长期以来在出版业中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但电子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势头渗人到期刊的编辑、印刷和发行的各个环节。因此。科技期刊工作者应正视这一嬗变。  相似文献   

18.
版面有限拓展空间无限如何抓住目前国家对出版业实行审批制形成的政策保护屏障所带来的缓冲期,把期刊业做强做优做大,成了我国加入WTO后,期刊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发达国家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办刊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大期刊市场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期刊投入、产出比值,是发展期刊产业,做大期刊产业的有效途径。期刊经营的实质,是在出版连续性出版物的基础上,利用出版连续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出版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全面介入出版业,给出版业带来了空前的变化与发展。出版业由原来的铅与火的出版方法变成了现在光与电相结合的出版体系。这就使校对的致讹规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校对虽然是出版业中查找差错的工作,但它并不是外行眼里简单的字对字的工作,研究计算机出版工作流程中致讹规律(即排版过程中出现文字或图表差错的原因)更是它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国外出版界的深入了解和国内出版业的发展,社办期刊引起了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新闻出版署启动的"社刊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目的有二:一是将社办期刊作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出版业自身的发展;二是利用出版社办期刊的优势,努力办出一批"双效"俱佳的刊物,为目前期刊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进而实现期刊业的自我调适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