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农村家庭中,还存在着对家园共育认识不足、家教水平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园共育有效性比较低等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幼儿园的指导作用,通过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坚持普遍性和个性化活动互补,多形式、多方位地与家长沟通等策略,提高农村家教水平,整合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科学的、适宜的、一致的教育环境,实现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幼儿园师资力量弱、教学设备简陋、教学管理小学化,农村家长家教意识淡薄,缺乏家庭教育,要通过听、看、交流、互动的形式,使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意识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落后教育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配合。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的家长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与孩子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不注重孩子的培养,耽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能否运用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家教宣传活动等有效方法转变幼儿家教观念是幼儿园对农村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的一项常规工作。本文在对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幼儿园只有努力提高教师的家教指导能力,不断改进家教指导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细微的任务。”因此,家园携手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谈谈我园从科研课题的研究方面进行的家园共育的探索。一、课题研究促观念转变家教指导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负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在过去漫长的日子里,我们勤勤恳恳地以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意图及方式,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并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但…  相似文献   

6.
因势利导     
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幼儿园在贯彻《规程》过程中,在家园配合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清华大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在深入进行幼儿家庭教育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召开了家庭教育研讨会,交流家教经验,并将好的经验汇编成册,发给家长。我们将陆续选登一些清华大学幼儿园及其他幼儿园家长写的文章,以供交流学习。欢迎更多的家长为本刊提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7.
孔庆红  崔冰 《山东教育》2013,(Z3):82-85
理念先行——家园共育中的新思考在《纲要》践行十年的今天,有效的家园合作的途径、方法越来越多,优秀家长资源库、家教沙龙、宝贝俱乐部、辨析会……正当我们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家园互动活动而高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事件让我们对当前的家园工作有了新的思考。院子里的广玉兰悄然怒放,硕大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家长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地方的教育机构有不少好经验,不仅家园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广泛,指导的内容越来越全面,而且从家庭,到幼儿园,到教育部门,到社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家教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幼儿园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日益更新,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理念的矛盾导致家园沟通不畅。新西兰"学习故事"不仅是学前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幼儿教育评价方法,也是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育儿,促进家园合作的新途径。幼儿园应以"学习故事"为契机,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进而鼓励家长尝试撰写发生在家庭的"学习故事",形成家园合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孩子的家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对话,也是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长与老师的家园对话,将非常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有一些家长与老师正在尝试进行这样的交流,从她们的对话中,您一定会有所启发。 老师的话: ★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  相似文献   

11.
从基层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家校合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家访、家长接待日、家长沙龙、网络平台等方式与途径,来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在此基础上,我校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家校合作的有效模式,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家长同伴互助沙龙"这一模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从2011年12月成立至今,"家长同伴互助沙龙"以"助人自助、互助共赢"为宗旨,在提升家庭教育理念、整合家长教育  相似文献   

12.
改变传统家长会"独角戏"召开模式,将"参与式研讨模式"引入家长会,把家长会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将家长会开成家长们探究、交流、合作的沙龙,并通过校讯通、班级QQ群等沟通平台,延伸家庭教育链条,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吴菊 《湖南教育》2022,(8):56-57
<正>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园合作尤为重要。为打造家长课堂,建立家长学校,慈利县慈心教育成立了吴菊家庭教育工作室,开展讲座、沙龙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吴菊家庭教育工作室每个学期都会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家长了解各行各业,体验课堂之外的乐趣,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家人也是“教师”的那份自信与满足。这种近距离的沟通,不仅增长了孩子的见识,也使家园关系更加和谐。一直以来,慈心教育践行国家教育方针,致力于构建家长学校,探索家园共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然而,家庭教育,由于难以列入国家教育计划,统筹安排,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虽然家长都有把子女培养成才的愿望,但往往因教育不得法或家长素质不高而事与愿违。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为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优化家教水平开通了新的渠道,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家长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力则是基础的基础。通过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家教素养是家长胜任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家长首先将自己定位于学习者角色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努力实践这一角色,这是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于是乎,家教信箱、家教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引导着家长对于教育,对于孩子,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教育好孩子,家长须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入手抓观念转变首先,必须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成员的思想认识,从校长、名誉校长、校务委员会成员抓起,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紧迫性和使命感。给家长介绍家教知识、纠正家教行为、转变家教作风是教师的天职;忽视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会失常。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更新观念,端正指导思想,摆正家长学校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真心真意地为家长服务。在工作的开展中,还要从家长的认识人手,降低家长入学的畏难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家长函授学校,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所省级家长函授学校。自1992年成立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普及家教知识、交流家教经验、推广家教成果、提高家长育人素质为宗旨,创建科研特色,探索家教新路,拓展和延伸学校教育,推动江西的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家教发展之路。(一)知难而进,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之路家庭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造就一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发展家庭教育事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以“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服务社会”为办学方向,针对家庭…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大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我园在不断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同时,又寻求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家长工作方式——促进家长间的有效互动。下面谈谈我园的几种做法。一、教师为家长提供互动的机会教师创设机会和条件是家长互动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和家长默契配合、同步教育,家园的教育水平才能共同提高。1.开辟多样化的家长园地本学期,我园每个班级的家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搞好家园共育,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情感沟通、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激发家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目前我园的幼儿家长们正逐渐意识到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许多家长愿意把自己的育子经验写下来,让我们张贴在“家教园地”进行展示,开始时家长们只是在“宣传栏”边看一看,后来就有家长向我们索要这些资料,我们萌发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出一份报纸,把众多家长的教育经验、育子心得发表出来,通过报纸为众多家长服务,让更多的家长得到家庭教育指导,让更多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