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境明理悟神———借助“想象”教学古诗○戴启钤(江苏省宝应县教研室)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借助想象启迪形象思维,帮助小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意,品析鉴赏诗情,推敲领悟神韵,使古诗教学相得益彰。一、用观察法启迪直觉思...  相似文献   

2.
<正>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他们文化底蕴上的积淀,也是他们语言拔节过程中的锦上添花。文言的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古诗意境的丰富,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逐步体会古诗的感情美;发展形象思维,体会诗中的形象美;抓住景和情,体会诗的意境美;抓住关键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语言美。下面我着重谈谈自己是如何一气呵成,让小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早已久远的年代,逐步去切身感受古人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法是探讨“意象”在中西诗学中的内涵及其演变的可行方法。在对“意象”内涵进行历史性描述之后,分析了意泉在中西方诗歌创作中的审美作用及表现形式,由此展示“意象”一词在中国古诗与西方诗学中的差异,着重体现其与西方意象派所指意象的差异,以此充分体现中国古诗意象内涵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郑先猛 《江苏教育》2023,(14):41-44
“六模”古诗教学是解决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古诗教学理念陈旧,方法老套等问题的优化路径。“六模”即“造境—通言—品语—想象—悟情—记诵”六大基础模块。古诗文语言含蓄凝练,精致优美,体现在“节奏”“韵律”“意蕴”“意象”“语用”等方面,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尝试建构微学习任务群,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感知语言的丰富内涵,提升思维,提高审美。  相似文献   

5.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教学应跳出传统的"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简单化教学模式,倡导精于导读、深于品析、重于拓展等创新教学,让学生学会读诗,领悟诗意,体会诗境,提高古诗教学实效,焕发古诗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体悟作者情感,走出诗歌教学的困境,提升教学成效,文章从“读”诗歌、“品”意象“、析”情词“、悟”景语“、知”作者五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诗歌教学策略,即诗歌五字教学法———“读、品、析、悟、知”。  相似文献   

7.
当古诗中描写的"物象"同作者心中的"情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古诗的"意象",这也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所在。因此,古诗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探寻古诗中的意象,通过对意象的组合、想象和品味,感受古诗的神奇魅力,开启古诗教学的神秘之门。  相似文献   

8.
守住“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发挥教学设计功能,完整语文教学元素,紧贴语文“本味”;借助潜入语境功能和图式建构功能,激发语文“趣味”;在善用资源中悟“巧”,在品析语言中会“巧”,体验语文“巧味”;读出真感,写出真情,审出真美,践行语文“真味”。  相似文献   

9.
王捷 《青海教育》2013,(9):42-43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立足语言,运用多种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意──境─—意”古诗教序童舜柱(泰和县沿溪乡潋溪小学)古人写诗,十分重视意境。“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要使儿童...  相似文献   

11.
学界通常认为意象是思想感情与形象的结合;王元化认为"比"附理、"兴"起情,"比兴"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近于"艺术形象"。詹锳释"意象"为"意想中之形象""心意中的形象",表明形象可能但不一定与思想、概念、情感、意志结合;并指出比、兴相当于心理学上的类比联想和接近联想。本文以詹锳的心理学解释分析比、兴概念及二者与意象的关系,认为:比喻是人的某个表象记忆联系着某种情意或感觉,一个相同或类似的表象能够唤起这种情意或感觉;兴是变形、综合的表象唤起复合的情意或感觉,此即象征、暗喻。前者可谓单一意象,后者可谓复合意象。二者只有寄意显隐之别,没有附理还是起情之分。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中意象是物象的一种,不是普通的、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特别小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更期待古诗教学能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这种解读依存于人的记忆表象和知识结构。结合近几年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自我实践与思考,作者提出并践行"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空间,展开意象"、"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还原意象"、"训练想象写话,情辞勃发,拓展意象"的意象还原模式。实践证明,"意象还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朱红梅 《考试周刊》2015,(19):47-48
古诗词中意象是物象的一种,不是普通的、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特别小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更期待古诗教学能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这种解读依存于人的记忆表象和知识结构。结合近几年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自我实践与思考,作者提出并践行"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空间,展开意象"、"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还原意象"、"训练想象写话,情辞勃发,拓展意象"的意象还原模式。实践证明,"意象还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中意象是物象的一种,不是普通的、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特别小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更期待古诗教学能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这种解读依存于人的记忆表象和知识结构。结合近几年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自我实践与思考,作者提出并践行"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空间,展开意象"、"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还原意象"、"训练想象写话,情辞勃发,拓展意象"的意象还原模式。实践证明,"意象还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它包含“意”和“境”两方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事物的意象。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境意象,获得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以《夜宿山寺》为例,谈谈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两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汇聚成一大宗十分宝贵的艺术财富,一直放射着灿烂的光芒。古诗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古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和谐和富有音乐性的特点。教学古诗,通过朗读和背诵等训练,可以让儿童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儿童的语言修养。古诗又是形象思维的结晶。教学古诗,让儿童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隔阂和古今汉语的差异,古诗的…  相似文献   

17.
探究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形式,应引导学生读懂遣词造句、领悟意象情感、拓展语言能力,通过“三部曲”使古诗教学更加顺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是思维中一种富有审美情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和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唤起联想,激活想象;比较揣摩,细心体味;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丰富意象,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19.
联想教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第三次研讨会综述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研究》,本年在南宁举办了第三次研讨会,主题是“联想教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区...  相似文献   

20.
古诗教学应当遵循古诗特点而展开。品析语言,关注通假字的用法、词性的变化、倒装句的使用和补足句的省略成分.在咬文嚼字中了解诗歌内容;紧扣意象,细心揣摩,用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的情感;连点成线,合面成片,关注同主题、同题材、同作者作品的整合,在板块中构建古诗词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