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性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对2012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武汉站)的比赛视频进行观看与分析,本文认为在舞蹈啦啦操的创编上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并提出了提高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在创编方面的创新性的建议与对策,为创编者在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在总结和分析2021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花球啦啦操前三名队伍成套动作的编排技术基础上,分析查找中国啦啦操队伍在成套动作编排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促进提升中国啦啦操队的成绩、推动项目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队伍的成套动作内容较丰富;芬兰队伍成套动作稳定性较好;中国队伍成套动作力量感强,但在队形创编和难度运用上缺少创新。  相似文献   

3.
戴菲 《新体育》2023,(10):104-106
花球啦啦操是一种新兴起的体育运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对花球啦啦操的动作编排、队形变化、音乐选择进行详细探讨,希望通过实例研究对中学体育花球啦啦操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花球啦啦操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视频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22年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舞蹈啦啦操项目成套动作进行分析,探讨该项目的编排特点与发展趋势,为备战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舞蹈啦啦操比赛提供成套编排建议。研究认为:舞蹈啦啦操中学生运动员基本掌握成套动作中的阿拉C杠难度技术要领,优秀队伍能完成集体4-6圈的转体;成套动作的跳跃难度呈多样性发展,运动员能较好地掌握花球项目的原地、行进间跳跃难度,爵士动作编排,跳跃难度种类丰富但分值偏低,缺少结环类动作;托举动作编排紧跟国际潮流,使用难度方式进入、姿态变换基本符合新规则对舞蹈啦啦操发展要求;队形变化较为丰富,队形、音乐速度的选择符合国际走向,展现了中学花球啦啦操编排强度大、运动员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技巧啦啦操是一项需要团体协作,运动员之间紧密配合的体育运动,该运动项目主要是通过托举、抛接、金字塔和翻腾等动作来体现运动员竞技能力。金字塔动作在参赛队伍的成套中是不可或缺的,对最终竞赛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2019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技巧啦啦操集体项目的前八队伍中金字塔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从难度性、尖子空中姿态及完成情况方面进行分析,探寻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动作变化趋势,把握金字塔动作特征和编排规律,为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动作的发展提供方向,提高金字塔动作技术,促进技巧啦啦操项目发展。  相似文献   

6.
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黄楚姬 《体育科技》2003,24(2):40-43
阐述啦啦操由来 ,啦啦操成套动作的结构 ,以及编排啦啦操的原则 :①健身和激情性 ;②独特性 ;③实践性 ;④音乐旋律与动作节奏的吻合性 ,为啦啦操的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啦啦操世界锦标赛美国队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翻腾难度作为开场,并贯穿以全套各类高质量、高规格的难度动作编排,是技巧啦啦操创新艺术编排发展趋势,是有效提升团队整体运动能力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现场观察法、摄像法、统计法、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2005年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中参加啦啦操比赛的9支队伍规定成套动作编排部分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啦啦操的动作编排与口号设计应体现独特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建议多组织各级各各类学校的学习培训,多举办比赛,增进交流,提高成套编价值,促进啦啦操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个集体项目,舞蹈啦啦操编排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统一性原则。团队的协调合作能力是决定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而在舞蹈啦啦操这一项目中的主要合作体现就来源于成套动作完成的一致性。所谓一致性,也就是指全体成员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整齐一致地完成相同的动作,不论是成套动作的复杂性还是成套动作的多样性,都必须依靠队员在成套动作完成中的一致性来实施与展现。舞蹈啦啦操作为一个集体项目,在要求每名队员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艺术表现力是衡量啦啦操实际表演效果的重要指标,高校体育运动开展啦啦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本文主要从艺术表现力在高校啦啦操的重要性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高校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动作质量,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度,成套动作的艺术性,以及学生的个体特征方面,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法,为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通过对2006和2010年版的啦啦操竞赛规则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提出提高舞蹈啦啦操成套运动负荷、强度;充分挖掘头、颈、胸、髋等部位的动作;引入体育主观评分裁判评价模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洁茹 《新体育》2022,(4):15-17
啦啦操是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教师在开展啦啦操教学时,不仅会教授他们一些动作、技巧,还会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更愿意投入其中,并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互动,训练的同时还能实现啦啦操的动作创新。为了充分保证在高中体育啦啦操课程中开展体能训练,笔者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中体育啦啦操课程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又从游戏式体能训练、竞赛式体能训练、创新式体能训练以及整体式体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开展体能训练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汪敏  张鹃  李灿 《体育学刊》2012,(4):107-110
依据艺术价值基本编排评分体系,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编排内容是艺术价值评分体系的核心要素,时空运用形式不均衡、器械动作陈旧化、身体动作低质化影响艺术价值提升的空间。凸显成套动作编排质量、提升成套动作空间感、保障成套动作完美、提高成套动作整体效果,是提升艺术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花球啦啦操双人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以2015年和2016年世界锦标赛花球啦啦操双人项目前三名为研究对象,从成套动作整体结构和编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花球啦操双人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ICU规则评分标准,对2013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花球组前三名队伍的编排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水平队伍均在服务成套动作主题思想的大前提下进行创编,突出主题和特色,且具有创新性、复杂性的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一个从事舞蹈啦啦操教学与训练的工作者而言,具备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创编能力是参加舞蹈啦啦操比赛和表演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必要条件。好的成套动作离不开好的创编,新颖的创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因此,如何进行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创编也将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一、明确舞蹈啦啦操的创编依据与创编目的在进行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创编之前,教练员首先要明确创编依据与创编目  相似文献   

17.
牟狄 《新体育》2023,(2):41-4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2019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前八名队伍成套中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并分析成套中旋转类动作在成套中的动作数量、类型、动作结构以及编排对比等数据。结果表明:一是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占成套动作比重较大,并且组合的运用以及完成的情况对竞赛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唯一决定成绩的因素;二是旋转类动作的类型相对单一,衔接动作也较为单一,需要更加的多元化,多增加衔接动作以及创新动作;三是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的完成大多数为集体完成,各队需要在编排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提高成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国、内外舞蹈啦啦操队伍在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中的旋转类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从旋转类动作旋转技术、难度的选择等基本要素,力图探究中国队与优秀队伍之间的差距和差异,从而使我国舞蹈啦啦队难度动作的技术更加合理、完善,比赛成绩得到提高,缩小与国际强队之间的距离。同时为我国舞蹈啦啦操教练员对成套动作的编排训练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中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文章从啦啦操的起源及发展谈起,探讨了啦啦操的分类和啦啦操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关系,论述了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价值.啦啦操运动作为众多新兴体育运动之一,它凭借自身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啦啦操是一项集体操。  相似文献   

20.
<正>队形变化是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的一大亮点,也是创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丰富而巧妙流畅的队形变化为成套动作增光添彩,同时在舞蹈啦啦操的竞赛中,队形变化也是其评分标准的重要参考因素。在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中队形的变化并非使用得越多越好,过多的队形变化可能会增加运动员的完成难度,从而影响成套动作完成的一致性与完整性,而队形变化太少又会显得单调乏味,缺乏观赏性,因此,需要教练员根据动作及成套动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