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生成背景 为了使幼儿度过快乐的晚间生活,我们想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于是,我们对幼儿晚间需要进行了调查,有的幼儿提出想去看月亮。在一次“看月亮”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天空有很大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月亮上有什么”、“月亮上的阴影是什么”……于是,我们决定沿着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月亮”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小小探秘者”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了“探秘循环进阶圈”的游戏基本流程:情境浸入,构建探秘游戏场景;问题生发,标定探秘游戏方向;设计方案,勾画探秘游戏蓝图;探究发现,展开探秘游戏行动;分享进阶,提升探秘游戏经验。幼儿通过层层深入的游戏获取关键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成为热情主动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3.
田薇 《文科爱好者》2023,(6):232-234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引下,幼儿教师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以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基于此,笔者聚焦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中班班本课程“探秘蚂蚁”系列研究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指导幼儿自主选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言:"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我园围绕"幼儿科技小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的整合"这一课题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小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快乐DIY中进行科学大探秘。通过实践我发现,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小制作时的指导语对小制作中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持续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适时的赞赏与质疑能相互交替、相互渗透地支持并推动着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5.
张文 《天津教育》2022,(17):60-62
<正>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大特色,《解放桥探秘“连续剧”》是在幼儿“十一”游玩谈话的基础上生成的课程活动。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解放桥”为契机,为幼儿提供宽松、自主的研究环境,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深入了解“解放桥”独有的建筑特色,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在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同时,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在体验与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汲取德育养分,获得社会认同感,在传递文化自信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探秘小蚂蚁     
<正>一、活动背景一次户外活动,桐桐在小山坡的滑梯上发现了几个黑黑的小东西。可可走过来说:“没事,是蚂蚁,等它爬过去了,我们再滑。”他们的对话引来了大家的围观,“我在家门口的花坛里也看见过。”“我怎么看不见蚂蚁的眼睛。”“蚂蚁好小呀!”“蚂蚁的家在哪里?”“这么小的蚂蚁吃什么呢?”回到教室后,他们依然兴奋地交流、讨论着蚂蚁的话题,这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大家都想去看看蚂蚁。于是,“探秘小蚂蚁”活动就此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我的美丽城堡”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利用,新的生活经验得到丰富和提升。一、利用原有经验幼儿原有的经验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选择、设计相应的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活动。“我的美丽城堡”不是一个纯粹的建构性主题活动,幼儿的原有经验不仅体现在对现实生活中房子的认识,还包括社会文化经验。房子是一种社会文化载体,每种房子都代表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幼儿知道城堡是公主、王子的家,蒙古包在草原上,高楼大厦建在城市里。城堡里点蜡烛,蒙古包里的主人喜欢喝奶茶……这些文化经验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常常发现幼儿围着椅子绕圈跑、上上下下的情形,问及原因,会得到“我们在运动”“这样很好玩”的回答。尽管这样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幼儿依然乐此不疲。由此,教师基于幼儿的游戏兴趣,支持幼儿开展“椅子游戏”,将幼儿“围着椅子玩”的随机行为转化为自主游戏活动,集中引导幼儿并监督、保护其人身安全。现以大班幼儿“椅子游戏”为例,探索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9.
一、创造良好的园内环境“幼儿生活素质教育”立足于孩子的生活 ,对幼儿进行“劳动服务”、“合理消费”、“自我保护”、“环境适应”、“合作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以“好孩子争章活动”为载体 ,在“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课”上专门传授生活中的技能 ,从而让孩子懂得怎样高质量地生活。自开展该实验以来 ,我们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围绕课题布置 ,我们在幼儿常经过的地方贴上自制的“我会系鞋带了”、“我不乱花钱”、“鼻出血了怎么办?”、“借给我玩玩好吗?”、“迷路了怎么办?”等等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的图片。在每个…  相似文献   

10.
<正>一、缘起在大班的“春天探秘”户外主题活动前一天,周庄迎来了一场大雨。就在大家议论和担忧明天的天气时,天天爸爸从他的厂里拿来了一块大大的遮雨布和一个架子,为明天的班级户外主题活动做起了准备。面对头顶这块庞然大物,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咦?这块布好神奇啊,这么这么大,而且小雨点落在上面没淋到我们身上来。”  相似文献   

11.
在对探究性活动的认识上,过去我们一提到“探究”,就认为是科学领域的活动。其实不然。幼儿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有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一日活动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理念,积极采集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教学策略,创设环境,引导幼儿探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有关水的流动探究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量杯。幼儿在玩水车时,就会发现水流速度不同,水轮转速不同;水流速度相同、量杯大小不同,水轮转动时间不同,等等。最后由幼儿将探究结果用他们自己设计的标志、符号记录下来,交流分享。这样的探究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表现能力。可见,我们教师只要放开视野,向纵深处看探究性活动,就能保证探究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让科学与生活更加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斯宾塞语)。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也不例外。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我们恰恰遗忘了这一点,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教授技能。至于“到底幼儿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他们可以在生活的哪些方面运用到这些知识”等问题却极少思考。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的认知与言行脱节,如看见红灯亮着仍冲过马路,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如果教育没有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知识就难以被幼儿掌  相似文献   

13.
黄舒琳 《福建教育》2023,(12):46-49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来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鼓励幼儿主动地接触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或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中班上学期,幼儿自发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主题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心妍带来了家里养的仓鼠“暖暖”和“懒懒”。它们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幼儿的热切关注。由于大部分幼儿都没有饲养过仓鼠,“如何照顾仓鼠”成了幼儿讨论的话题。于是,我们开始在幼儿园饲养仓鼠。  相似文献   

14.
杨玲菊 《文教资料》2006,(23):171-172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环保内容的有机渗透教育,由浅入深地渗透环保知识,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专题活动。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并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环境教育的专题活动,培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小卫士”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针对我所开展的一项环保主题活动“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美丽——浅谈幼儿垃圾分类教学”的意义、实施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幼儿将来面对的环境问题会比现在更加严重,因此将环境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引导幼儿通过实际参与体验爱护环境的重要,进而形成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保护环境的行为显得十分重要。我园以主题活动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们以主题活动“垃圾”为例加以说明。主题活动“垃圾”的活动目标是:1.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尝试减少垃圾和利用垃圾。2.学习用调查访问、观察统计、讨论等方法获取有关知识。3.初步养成垃圾分类和废物利用的习惯。在主题进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实践体验才能建构知识和获得经验。我们在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幼儿成长环境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祖辈带养的幼儿成长环境相对封闭,活动内容单一;二是受办园条件限制,幼儿的活动空间相对局限;三是受互联网异化的负面影响,幼儿的活动类型和内容被制约等。受中小学研学活动的经验启示,我们尝试探索具有杭州本土特色的“小伢儿”游学活动,通过其独特的资源载体、活动形式、操作方式,丰富幼儿对杭州生活的美好体验,助力每一名幼儿“美好成长”,这也是我们对杭州“美好教育”的践行与回应。  相似文献   

17.
科学活动“插花”,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沈新益 《动漫界》2022,(12):37-39
持续时间:2021年12月17~28日 年龄段:大班 探秘动物是幼儿探究科学、 亲近自然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结合大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探秘动物的主题活动.随着主题的推进,幼儿对动物的食物链产生了很多问题, 甚至自发地展开了辩论.我们认为,辩论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解释自己的观点、 提高倾听能力, 还能培养幼儿的...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对玩纸特别感兴趣,一个废纸团、几张碎纸片也能让他们你争我抢地玩上半天。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结合我园园本课程“六个一”中的“一张纸”活动,我设计了本活动。其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画画、贴贴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中班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图形”主题活动。中班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我们组织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