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要使创新人才辈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起.  相似文献   

2.
创新精神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的灵魂。而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新世纪伊始,我国正处在科教兴国的关键时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要使创新人才辈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起。  相似文献   

3.
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教学工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就能形成民族创新能力,促进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就能提供知识创新成果。从而能够更好地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学教学怎样才能对此作出贡献呢?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而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而,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讨论,领会其精神,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任重道远,它不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为了适应新形势,优化课堂教学,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思维”为重点,向课堂要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主席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民族衰败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乃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立华  王瑞成 《德育信息》2002,(6):35-35,71
民族精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让学生学习民族经典文化,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据此,我们确立了“十五”期间的办学思想是“用民族经典文化,育当代创新人才”。我们有计划地落实办学思想,走出了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0.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高中数学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经历感动     
田静 《陕西教育》2007,(10):22-2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作为政治课教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金国良 《教学月刊》2006,(12):32-33
面对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已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已是我们语文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语文是一门最富有文化艺术灵气的情感教育学科,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注意其与创造性思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下面就介绍几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思想政治课作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我们每一个思想  相似文献   

15.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致力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究并培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摄取和输出。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与分析,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与创造等引发并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切合实际的,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反复论证,可谓不言而喻。而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才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一,科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优势。因为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教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复演科学家创新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科学家在科学创新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二,科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千百年来,人类就是凭借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认识世界和利用世界,  相似文献   

19.
1教师自身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前苏联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新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全社会关心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贯穿始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