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学生伤害事故是困扰中小学校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事故处理。而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更是让学校不堪重负。因此,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如何进行合法、有效的抗辩,是中小学校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保障学校合法权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和影响 ,在探讨了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的基础上 ,对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进行了责任分析 ,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校、幼儿园是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近几年来校园经常发生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引起不少民事赔偿纠纷。对校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学校的法律主体资格、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适用责任的原则以及处理办法和措施进行论述,对校园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的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和影响,在探讨了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进行了责任分析,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了巨大危害,给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当今强化管理、加强立法、制定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以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事实为切入点,明确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学生体育人身伤害的对策,旨在为提高体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各地方条例等都缺乏中小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明确规定,因此在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存在很大分歧。然而依据《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某些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承担无过错责任,这样既有利于维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规范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林米珠 《时代教育》2010,(8):222-222
在当下,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但是近年来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怎样使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减小到最小,成为当前众所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找出了当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多种原因,并结合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避免当前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44):104-105
中小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还对家校关系造成了影响,预防中小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成为学校安全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确保体育课安全,实现"零事故",建立健全学校保障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未成年学生学校伤害事故案发率逐年上升,给中小学校及学生、家长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本文就我国目前中小学未成年学生学校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以求从学校教育防御着手,寻找减少中小学学校伤害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处理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分担时,存在专门立法层级低且适用依据不完善,中小学校承担补充责任有争议,监护人过失视为被侵权学生过失,受害学生自杀、自残时学校责任确定不清等问题。应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担规则,以正确处理中小学校的替代责任和过错教师的最终责任、中小学校的补充责任、中小学校因被侵权学生过错的分担责任,以及第三人、学校和被侵权学生及其监护人的三方责任分担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以后的法律责任划分固然重要,但在事发之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或接受学校教育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在校或接受学校教育期间”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应理解为“在校”或者“接受学校教育期间”。  相似文献   

13.
学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家长、学校、教师都不希望出现学生伤害事故,但伤害事故又总是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具有不同于其他伤害事故的特征:涉及受伤害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诸方面的利益,具有利益复杂性特征;涉及学校、教师的声誉等问题,又具有敏感性特征;受伤害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伤害事故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难。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既保护受伤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又把伤害事故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就成为摆在中小学校长、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期开始。我们将系列刊发一组文章,从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替代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等方面,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解读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一起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经过和结果对什么是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的种类、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免除的抗辩事由进行了法律思考,最后对该案进行了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依据什么原则(标准)认定学校的法律责任?学校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是否必然意味着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十分关注又感困惑的问题。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学校担责及免责的情形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一、学生伤害事故与学校民事侵权责任《办法》第5条和第7条明确规定,“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  相似文献   

16.
章建民 《上海教育》2001,(19):14-15
近年来,本市校园内在校学生伤害事故案发率不断攀升,由此引发的纠纷及基金索赔与日俱增。校园内发生的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不幸,也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于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推进。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处理学校伤害事故的专项法规,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往往滞后于实践,使得学校伤害事故的处理和纠纷的解决无法可依,无据可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一且出现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和学生家庭在如何处理伤害问题上经常出现意见分歧、甚至是很大的分歧的现象,给学校和家庭造成许多麻烦。本文着重谈一下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以期对学校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校中小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后,学校是否应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怎样承担责任,成为近几年损害赔偿的热门话题。由于我国《民法通则》中没有明确规定,故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社会舆论,可谓众说纷纭。2001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6月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确立了以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19.
浅析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伤害事故是当前困扰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一个严重问题。学生伤害事故一重预防,二重处理。要从法律角度正确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明确学校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之后应否承担及以何种方式承担法律责任,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及正常的教学秩序。  相似文献   

20.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常发的意外事故,在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学校应当从及时救治受伤学生、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调查取证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现场处理。其中,学校应当掌握一些法律程序上的常识,争取合法利益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