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在全球电影业日渐靠拢好莱坞商业模式的潮流中,德国民族电影在秉承其传统美学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寻求突破,融汇其一贯浓郁的民族文化于现实气息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世纪十年中德国电影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从风格、题材、主题等各方面辨析电影的艺术使命、社会功能与商业化潮流的冲突融合,并为中国本土电影在电影资本化运作过程中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勾学海 《图书馆论坛》2002,22(2):108-109
198 9年 11月 9日 ,德国柏林墙倒塌了。二战后形成的东德、西德于 1990年 10月 3日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自统一至今已经 10多年了 ,那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公共图书馆目前的状况如何呢 ?1 分散的图书馆制度1990年 ,东西两德联邦及各州代表组建了图书馆团体 ,就统一后的图书馆制度进行了商谈 ,主要针对如何再构筑东德图书馆制度进行了讨论 ,1992年决定在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推行原西德的模式。现在 ,德国由 16个州组成 ,每个州的独立性很强 ,通常情况下 ,行政上连邦政府把权限下放给各州 ,有关文化的政策由州政府负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是为…  相似文献   

3.
不要以为崔卫平写的是影评!尽管身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她却不甘心埋头做技术工作,琐碎地分析光、影、摄影机的运动和演员的技艺。相反,她力求也乐于从电影中解读社会,拿电影——如莎翁所言——"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然而不同的是,更多的时候,她只能以中国电影反照我们悲凉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德国统一 瓜熟蒂落 1989年东欧剧变,东德人心思变.11月9日,东德当局开放了柏林墙和两德边界,形势更加动荡,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涌向西德和西柏林.11月13日,东德人民议院主席团宣布集体辞职.17日,组成了以莫德罗为首的东德联合政府.莫德罗提出了改革东德的一系列建议,并提出要与西德建立"条约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电影,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近年来,聚焦社会现实的电影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这与它展现的故事背景——校园欺凌,有着莫大的关联.本文以《少年的你》为例,通过对影片中展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教育、家庭、法律三...  相似文献   

6.
刘芳 《新闻世界》2012,(7):236-238
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它可以反映和表现社会的问题和症候,同时也维护和灌输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本文以美国电影《在云端》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故事发生的背景,从媒介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一种症候式的解读,从而揭示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把握社会现实的深度,并且认清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德国病——德国人的恐惧,(Die deutsche Krankheit-German Angst)萨宾娜·伯德(Sabine Bode)著,Klett-Cotta,Stuttgart,2006德国人一向是以"硬汉"的雄性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的。的确,德国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德国文化也表现出典型的"阳刚型文化"的特征。在跨文化研究权威霍夫斯泰德的调  相似文献   

8.
到德国公干,是在西南部的杜塞尔多夫,这里在东西德时代属于西德。与德国友人谈到旅行计划,我在地图上圈上了中部的魏玛——在东西德时代,这里属于东德。柏林墙虽然倒塌有十多年了,但原西德属地的人对于原东德属地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眼神。我以为把魏玛列入旅行计划也会得到这样的眼神,但事实却相反,这位德国友人却赞许:去吧,那里有德国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9.
他人的生活     
与几年前风靡世界的另一部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不同,《窃听风暴》并非是对昔日东德的怀旧之作,相反,它揭示了东德政权丑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正艾尔雅维茨曾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都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中。"1从印刷术的发明到摄影技术的革新,电视电影的广泛应用,以图像为传播媒介的视觉景观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已被大量的视觉图像符号所包围,图像文化已成为日常文化的一种主导形态,而早在十九世纪中晚期的中国晚清,就开始见证着视觉文化的兴起。晚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媒介体裁——  相似文献   

11.
与文字记录相比,电影本身的对物质现实的机械记录特性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然而"电影档案"这个概念一直具有模糊性,电影的档案职能也是备受争议。不仅记录电影可以作为档案,有些虚构电影也可以作为特殊意义上的档案,电影的档案价值不仅表现在它的凭证参考方面,而且在平衡社会记忆结构、参与社会记忆的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十余年的传媒改革,即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处理传媒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这一过程,深化了我们关于传媒公共性的认识。传媒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走向公共性。公共性是传媒在具体的现实场景中的实践逻辑。在社会变迁、政策变迁和媒介变迁的现实背景下,传媒公共性实践就是作为多元主体之一参与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以平等、公平、公正、开放为圭臬,为多元社会中的各利益群体提供意见表达和沟通的平台,从而"制造社会共识"。这也是传媒和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目标和利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柏林墙50年     
都知道柏林墙,但不一定都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反法西斯防卫墙"。柏林墙,50年。2011年8月13日,德国政府举行纪念柏林墙50周年活动。德国总统武尔夫说,德国统一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德国人应该学会正确评价和保护自己重新得到的自由"。出生于前东德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献花悼念柏林墙死难  相似文献   

14.
李蕊 《图书馆界》2014,(1):46-49
回顾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的背景,介绍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的主要机构,并重点分析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中的国际国内项目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的社会阅读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晏 《今传媒》2012,(9):92-93
《开罗的紫玫瑰》是由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执导的一部富有影响力和震撼性的优秀电影。该影片以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将真实世界与电影中的世界进行对比,通过主人公塞西莉亚在荧幕内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状况和美好心愿,反映了美国经济衰落时期的社会现实,引导观众明辨是非、回归现实,重新审视生活和理想。影片将神奇和荒诞的情节插入到故事的叙述中,透过幽默讽刺的喜剧情节对好莱坞"制造理想世界"的电影模式提出了质疑,同时也意在督促好莱坞电影业调整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汤亚和上海这段缘分的起点,还要从她六岁的时候说起。那时候的小汤亚是一个特别爱看中国电影的德国女孩,尤其是《少林功夫》这样的功夫片。汤亚说,成龙的七部电影她都看过,也由此对这个拥有神奇武术的东方国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汤亚的妈妈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面,而这家店的旁边就是一家中国餐馆,小汤亚中午放学后就经常去这家餐馆大快朵颐。从十二岁开始,她就学会了如何使用中国筷子,还在餐馆的厨房里跟厨师学做中国菜。餐馆老板特别喜欢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送给她许多中  相似文献   

17.
从解放前的军队管理到解放后的军管会管理,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对电影实施的"统一管理",正表现出新兴国家急切希望控制电影这种大众传媒,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其中,去影响公共领域建构的明确意图,这正是哈贝马斯所描述的公共领域的"社会的国家化"进程."社会的国家化"强调的是国家的公共权力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渗透与影响,并由此导致公共领域发生结构的转型.本文通过对建国之初电影的"社会国家化"进程进行回顾与检讨,使之对今天的电影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与警醒.  相似文献   

18.
李靔 《今传媒》2012,(2):77-78
德国的双轨广播电视制度是一种公营、私营广播电视并存的独特制度,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追求民主和多样化。在双轨制度下,公营、私营、非盈利组织的电(视)台并存,它们在节目理念、覆盖范围、节目内容、目标受众、运作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也为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受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本文即结合笔者参加的"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的参访所得,分析德国双轨广播电视制度的背景、现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  相似文献   

19.
两德统一对德国传媒体系的影响[德]贝特·施奈德徐慧译直至1989年,柏林是一个分裂的城市。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墙横贯整个城市。柏林也因此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东柏林是东德的首都,西柏林则归属西德。处于城市两半的人们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体制之下。东西柏林...  相似文献   

20.
叶翰 《文化遗产》2014,(6):135-142
德国汉学研究历史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慕尼黑大学是第一所在德国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学府.19世纪后半期,德国许多大学相继开设汉学研究专业,到20世纪初已形成了法兰克福、汉堡、柏林、莱比锡四大德国汉学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汉学也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德国汉学的研究机构也相应地得到调整,今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代中国的变化.由于目前大部分汉学研究机构都背离了德国汉学以古典研究为主的学术传统,转而专注于无法准确把握的现代中国研究,因此德国汉学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抵制关闭传统汉学研究机构或将其改造成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趋势,而应有目的地保留研究和教授古代汉语和古代中国历史文化这一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